天地之间散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天地之间散文

时间:2020-12-30 14:03:33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天地之间散文

  “天地之间”——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不免惊叹了一句——好大的题啊!

天地之间散文

  而天地之间是什么呢?《推拿》里面的盲人推拿师张一光说“天堂”和“地狱”之间是“炼狱”,即指“人间”。从一个角度来说,我对这个答案深信不疑。把“人间”比作“炼狱”,不仅仅是一个在生活中经历过重大创伤的人(张一光)会这样想,事实上许多人都会有此等体会。这是现实环境所决定的,而他们的处境又总是如歌里所唱的“我想离开却又无法离开”,迷茫、无奈、痛苦的感觉可想而知。

  问起“天地之间”,我想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天”为“头顶的天空”,“地”为“脚下的大地”应该是大众的思考范围,有少量的眼界更为宽广的青蛙或许会联想到我们所处的地球,而“宇宙”这个词往往就显得过于虚无,以致教人遗忘或压根不愿提起了。思忖片刻,我们大概会意识到,“宇宙”、“宇宙观”这类名词大多是在古代人事中提到的,现而今,除了在一些哲学和天文学书籍(专业书籍)里,我们还能在哪儿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呢?“宇宙”和“宇宙观”的说法在人们的口中笔下换成了“世界”与“世界观”,虽然二者原指趋同,但放入现实中便能很轻易地察觉出:“世界”是地理概念,而“宇宙”还充满着浓厚的哲学意味。可见的是,现代相比古代,人的眼界变开阔了,心界反倒狭窄了许多。

  天地之间即为“我”。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种定位。无论是“天地”还是“天地之间”,它可以宽广远大,也可以小到只有“我”这个个体;它可以虚无缥缈,也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并非“普天之下唯我独尊”,一味强调自我意识,相反是将“我”放在“芸芸”之列。然而这里所指的“芸芸”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超大范围的“芸芸”,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芸芸众生”。宇宙万物皆可为“芸芸”,于我入内,方可感到自己与万物同生同在。

  我喜欢并欣赏这种看待人生的宏观视角,事实上,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言语之间都会有这种思想的闪光。譬如作家简媜在《眼中人》中的一段话——“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并不是敌对状态,它们在时光行程中互相辨认,以美为最后依归”,她从树木的支干相生中感慨世事难料、人生无常,强调经历的弥足珍贵。又如作家格非的一句诗——“死亡,在太平间的天花板上”,仅用十个字就写明了生死之间的界度,让人觉得生死之间不过只隔了一个轮回而已。而这些语言无一不是以宏观视角为前提的。哪怕撇开这些书面化的'东西,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听去看,也会发现大量诸如此类的词话,什么“吃一堑,长一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等等。这些话大抵都是用来指导人生的,换句话说,从一个宏观的角度看人生,对人生会更具指导意义。

  听到一些人曾说“我享受孤独”“与孤独为友”之类话语,我首先反应的就是,他们指的一定是最广大意义上的孤独,不是失恋、失意、人走茶凉或众叛亲离,而是我们作为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是在我看来最真实的孤独,即使周遭人来人往,我心依旧感到旁若无人。我想他们一定是意识到了天地之间的“我”的,不是家庭里的“我”,不是学校里的“我”,更不是办公室里的“我”。否则,他便只会在我们常指的社会狭义的孤独或寂寞里走走停停,一会儿感到温暖,一会儿感到冷清;一会儿感到幸福,一会儿又感到不幸,怎会病态地低吟“我享受孤独”“与孤独为友”呢?

  当我的年龄和经历到达我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这种宏观孤独的时候,心中便升起一种极想突破现有的社会局限、去天地之间走一遭的冲动。所以,我给自己的成人礼物不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生日蛋糕或是一台价格高昂的笔记本电脑,而是独自一人去武汉待了三天。三天中,我顺着中南路、珞珈路等附近几条宽广的大路走了几十公里,一个人吃饭、看电影、逛外文书店、游览名胜古迹、路过几所高校的门前、听嘈杂的市声、观赏乞讨者的艺术表演……看似漫无目的,实则目的清晰而明确——去一个诺大的城市体会最真实的孤独。在我刚刚度过的十八年的人生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充满着大大小小的遗憾甚至失败,而那只是存在于我这个个体生命中的。当我对万物平视,当我将万物赋予形状、涂上颜色,当“天地之间即为“我”,这时,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有了属于人类的生命迹象,或者是,我也成为了这“所有的一切”。在这独处的时刻,我竟可以真的感受到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中所说的——与万物同在。生活的孤独在一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境界的圆满。如此这般,先前的所思所想在此刻便都置若罔闻,成了前一小段人生中赚取的财富,目光从而转向脚下了。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这种感觉就是在这次的独自远行中,那是在国庆假期,天气刚好是闷热,它就像充满着汽车尾气的热浪朝我小而柔软的身体扑来,强大的冲击力使我立即倒在地上。

  佛说“放下”,尘世之人看来难免带有些许消极的意味。“天地之间即为‘我’”,看似是对当下或过去的“无所谓之”,实则全然不同。因为持宏观视角,所以它传达的是“放松”,并非“放下”。真实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我们放松的时候,往往会收获更多,也会更积极坦然地面对过去、当下和未来。它不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姿态,却能更好地指导你活在当下。同时,它也会使你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不应活在生活里,而是生命里。

【天地之间散文】相关文章:

天地之间现代诗01-14

情思天地心灵森林散文12-03

别有天地,别样世界散文12-03

父爱如天地800字散文11-20

天地一沙鸥与流浪散文11-10

她梦长不过天地间散文11-16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02-12

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02-26

《语文天地十》教学设计02-24

语文天地五教学设计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