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那碗油泼面散文
说起学生时代的课文,脑子里第一个闪念的就是《一碗阳春面》。
大概讲述的是在大年夜,开在北海道的一家夫妻面馆,正要打烊的时候迎来母子三人,三个人却只要了一碗阳春面。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的大年夜母子三人都来这里吃阳春面,当面馆夫妻再次等待时座位空空,但每年在大年夜这天面馆夫妻都会为他们预留座位……可是一直等到第十四年,当母子三人再来面馆吃阳春面的时候,面馆夫妻才得知他们这么多年的不易和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和努力。这次母子三人要了三碗阳春面,吃的非常香,吃的是面条,吃的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我当时读此文,完全是觉得这碗阳春面该有多香啊,怎能吸引母子三人每年大年夜都去吃呢,我也想吃碗这么香的阳春面啊!
现在想来倒是觉的好笑,当年完全没有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因为在它朴实的语言下,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
这么多年,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看过许多次美丽的风景,吃过许多种类的面,却对童年的那碗油泼面记忆犹新,至今难忘。
诸如在平遥吃的正宗刀削面;在北京吃的炸酱面;在成都吃的担担面;在贵阳吃的肠旺面;在郑州吃的河南烩面;在丹东吃的朝鲜冷面……品出了面食在各自城市独有的味道。
诸如百吃不厌的裤带面,蘸水面,biangbiang面,拉条子,棍棍面,扯面……品出了家乡人可以做面食做到如此多样但味道还不重复。
诸如在家里吃的爸爸妈妈亲情手擀面,在机场同学请的那顿66一碗的兰州牛肉拉面,在港妹妹请的88元一碗的乌冬面……品出了浓浓情谊。
但这些面都没有童年的那碗油泼面那么香。一提到童年的那碗油泼面,还是香香的,馋馋的,我的脑子就像时光机一样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年代的情景再现……
那是1991年的暑假,我正好三年级,妈妈告诉我单位明天要前往北宽平送货下乡,我一听乐了说我也要去,当时爸爸社教出差,妈妈看我这么情愿又不放心我一人在家就答应带上我一起去。
当时商业上很流行“送货下乡”,意思就是可以使农民不用进城就可以买到需要的商品,又可以开拓农村这片广阔市场,有利于商品销售,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事。
一大早我就跟随妈妈来到单位,只见一辆大卡车上正在装货,忙碌一阵后,司机,上货的,卸货的,出纳妈妈再加上我五人行出发了。原以为出来是玩的,其实不然,我们沿途遇到的村上的、镇上的大小商店都要停下来问人家是否要货,有些老顾客看到大卡车来了满心欢喜说不用去城里进货了,这下方便多了。
我告诉妈妈我饿了,妈妈告知我必须把货送完才可以吃饭,让我再坚持一下。走到北宽平的最后一站已是下午3点多了,又是卸货,搬货,开票,收钱……此时的我已经饥肠辘辘,我一遍一遍告诉妈妈我饿了,可是他们四人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空打理我,何况是一个小孩呢?终于看着他们全部完成工作后,妈妈告诉我可以吃饭了。
这是一家很不起眼的饭馆,现在回忆起来还清晰可见,青砖铺成的地面刚扫过可见依稀撒过的水,两张红色方桌子,旁边分别是四条长凳子,白的发黄的墙,虽简陋但整洁。同样面馆老板是夫妻问我们要几碗油泼面,¥1.2元一碗,我抢先说我要一碗,大人们都笑了,说是孩子饿了这一碗面也够大,是吃不完的,还是和妈妈分一碗吧,我执意说自己能吃完。
不一会,五碗热气腾腾的油泼面端到了我们桌上,不由分说,大家都饿了,顿时安静下来,席卷在风中的那一道油泼香气,柔柔地蔓延在夏日阳光中,跳跃着的弥漫整个屋子。触动着的味觉神经,是那极富弹性的`面条在香气里穿梭,滑过舌尖,盛开着倾城的最美味道。这味道中还夹杂着农家小青菜的新鲜,实在是极为好吃的享受。再喝碗面汤,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大人们都夸我吃的好,妈妈还说平时在家不爱吃面,出来锻炼一下也不挑食了。我告诉妈妈,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妈妈说,“傻孩子,那是饿了”大人们又笑了。临走时,面馆夫妻还说,看娃这么爱吃面,欢迎下次再来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然我也再没有去过北宽平的那家面馆,时至今日,是拆了,搬了都不重要。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和妈妈说起当年吃那碗油泼面的样子,妈妈都好奇我的记性怎么那么好,我想真的是舌尖上的美味啊。
那碗面的香气依旧伴我这么多年,想想面馆夫妻热情质朴的模样,想想妈妈及同事们不怕吃苦不怕流汗的来回上下装卸货的情景,想想妈妈一暑假辛苦的上山下乡送货挣了¥16.5元给我买了梦寐以求的布娃娃,现在的我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想不通的事,唯有面带微笑大步朝前走,因为明天依旧阳光明媚!
【童年的那碗油泼面散文】相关文章:
那碗红烧肉开心日记03-25
赌书消得泼茶香散文05-02
《一碗阳春面》读后感01-21
那年那地的月光散文04-30
那地方那些花儿|散文11-19
叹那无知岁月散文11-19
难扑那约散文11-14
告别那青衫年少散文04-30
那收稻的时节散文欣赏04-29
高考素材积累:一碗清汤荞麦面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