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漫溢的中国文学散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茶香漫溢的中国文学散文

时间:2020-11-28 12:19:0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茶香漫溢的中国文学散文

  上下五千年,从望着河山长太息的屈原到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淘气中夹带一丝悲哀的王小波,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感受到他们作品中质朴的力量。

茶香漫溢的中国文学散文

  中国文学有如一杯热茶,文学家用一腔热血烫开它的茶香,让它围绕在中国人民的心头,久久不得消散。把中国文学比做茶是因为它是质朴的、淳真的,不沾染一丝世俗之气息,它浑身散发出的就只有一股清香。它不用华丽的辞藻夺人眼目,它平实的叙述与深刻的思考就足以吸引人,让人不由得沉醉在它思想的香气中。

  《朝花夕拾》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孩子的`纯真与朴实,它挥去我们心灵上铺盖已久的灰尘,重新擦亮了我们被压抑许久的童心。《边城》把我们带入自然、纯朴的小村,重新拾起人与人真挚的情感。张晓风的《行道树》朴素中带着一丝柔软的美。中国文学让我们怀着一颗良善之心行走于人间,抵御人生的风寒与暴雪。

  热茶入口,先涩后甘。中国文学的“涩”来自于它毫不留情地刺破虚伪,直指现实,刺激人们的味蕾。鲁迅狠狠地撕开现实虚伪的嘴脸是“涩”,但这个“涩”刺醒当时沉睡着的人们,让他们挺起腰杆子,寻回中国人的坚韧骨气,也警醒着现在的我们,勿要麻木沉沦,要保持清醒。他的“涩”经过多年的品,终转为了“甘甜”。《 丑陋的中国人》揭开中国人丑陋的一面,让我们真实的看见自己的缺点,这难免有些许直接与残忍,让人产生抵触。然而,这“涩”却帮助我们一步步跳出酱缸的范畴,我们的思想得以重新流转,视野得以开阔,这难道不是由“涩”转“甘”了吗?中国文学的“涩”促进社会的“甘甜”,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文学是一剂药,喝下去药到病除。我觉得不然,药为医治疮痍而产生,且药不得多喝,有病时才喝。而茶不同,茶为了享而产生,喝茶有益身心,茶涩而甘甜,让人不至于麻木,又能让人期待后面的甘甜,“喝茶”可以预防心灵的疾患,可净化周遭的风气。茶多多益善,正如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唤起中国人心中一抹余温,不至于太冷漠 ,不至于太愚钝。

  中国文学这杯茶,宜身也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