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银蓑衣饭的散文
玉米、土豆和小麦是土家人的三大主粮。在土家族,吃米饭就代表着富贵,历史上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土家人平时吃苞谷为多,但食用起来口感欠佳,因此,土家族人突发奇想,选用大米佐之,滋味便大不相同了,口感变得细腻,吃起来满嘴饴香,而且还提高了食物的营养。
这就是土家族人突发奇想的发明——金包银蓑衣饭。
“金包银蓑衣饭”就字面上来理解,金,即玉米呈黄色,黄为金;银,即大米呈银灰色,灰色为银;“金包银”就是将玉米面与大米混合,合二为一;其蓑衣饭,就有些费解了,据了解意思是这样的:“蓑衣是鄂西土家族人雨季耕种必备的雨具,由棕片缝制,配以斗笠。下雨时节,土家人劳作回来,脱下蓑衣便会吃这种由玉米粉与大米混合的饭。又因为土家人常把蓑衣挂在屋前的柱子上,远远看去极像玉米的苞衣,故得蓑衣饭之名。”
“金包银”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下雨时节,土家人劳作回来,脱下蓑衣便会吃这种由玉米粉与大米混合的饭。又因为土家人常把蓑衣挂在屋前的柱子上,远远看去极像玉米的苞衣,故此饭在当地又有“蓑衣饭”之名。
其中米饭比玉米面多,叫“金包银”;玉米面比米饭多,叫“银包金”。
在家制作家常美食:金包银蓑衣饭。金包银蓑衣饭,本是土家族人的一种地方特色美食,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在湖北、重庆等地,民间百姓家家户户会做、也经常吃金包银蓑衣饭。”
蒸熟后的金包银蓑衣饭。入口清香,拌合渣(懒豆腐)吃,其香味更浓,食欲大开,食后不易饿。
“碓舂大米粲如银,苞谷磨来面似金。青蔑花箍杉木甑,做成熟饭莫能分。”“金包银”好吃,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将大米煮成半生不熟的米饭,再将米饭打散,拌进事先磨好的苞谷粉,然后一起上甑蒸,待苞谷饭快熟的时候浇上少量的开水。这样做成的饭,每一粒大米上都有一层金黄的苞谷粉。在做金包银时,加入的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水多了,金包银会粘成一团半生不熟的面糊糊,水少了,会干燥得呛喉咙。
“金包银”营养丰富、松软味香,其颜色鲜亮,黄里透白,被土家人视为“吉利饭”,因此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宴请宾朋,都少不了“金包银”。
金黄玉米粉裹着雪白大米饭,颗颗晶莹,粒粒剔透,粗粮细粮巧妙搭配,好吃不腻味。
往往现在吃着金包银的蓑衣饭,就会把记忆的闸门追溯到六七十年代那时的老家丹水,那个时候,农村实行的是“大集体”,整个国家都是计划经济,吃粮靠分配,购物凭计划。
出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代人,虽然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硝烟战火,但他们却没有真正的享受过生活。每天天刚亮,全村人即生产队的人都要像部队一样集中排队背语录喊口号,才能去干活;由于贫困落后,那时的农村还是原始村落,偏避山路远,有些农田耕地达十多二十公里远,村民就这样每天挑着过百斤重的担子,爬山涉水去干这种繁重的农活;吃饭的话,每顿只有三两八的米饭,这对于每天干重体力活的农村人来说,是远远吃不饱的,加上每餐基本上就一个素菜,且猪油放的少的可怜,是难见油光的那种,一年难吃二顿肉,一般过年才有机会吃上肉的.,艰苦的农村生活造就那一代农村人瘦骨如柴的魔鬼身材……
哎!那个时候想吃“金包银蓑衣饭”,只能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现在好了,每餐都是鸡鸭鱼肉、荤素搭配。吃得腮窝子直流油。
即使这样,人们还是不满意。时下又兴起了返璞归真,吃农家饭,喝农家汤。特别是土家族“金包银蓑衣饭”更受人们普遍青睐。
金包银蓑衣饭是由大米和玉米面混合蒸煮制成,具体做法很简单。轻轻松松就可以学会,学会后你就成半个“土家通”了。
首先,选用上等玉米,用石磨或粉粹机磨成玉米面,再用细竹筛筛去粗糙部分。当然,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可以直接到超市里购买玉米面。
接着,把玉米面用适量的水调和均匀,待其充分湿润、发胀。
然后,将大米煮成半熟捞起、也可以煮熟,也可以用上顿没有吃完的白米饭,与充分湿润、发胀的玉米面拌均匀。
最后,用木甑或蒸锅蒸制。注意,蒸格上面加块布,以免玉米面从小孔中漏下。将拌和的玉米面、白米饭上蒸格。金包银蓑衣饭上汽后约20分钟即可蒸熟。
“金包银”不但看起来新鲜、闻起来清香、吃起来可口,而且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百益无一害。
“金包银”不光我们土家人喜欢吃,许多外乡人到我们这儿来也都点名要吃“金包银”,有的一吃就是三大碗。
“金包银”风味独特,远近闻名,吸引了众多的客人。
【金包银蓑衣饭的散文】相关文章:
天下第一饭散文11-08
一饭千金成语故事10-13
金桂中秋散文12-15
一饭千金四字成语故事10-13
金鹿自行车的情缘散文11-07
一诺千金须践诺散文11-11
团圆饭作文(最新篇)04-18
一饭三遗矢的经典成语故事03-23
一碗饭的奔跑的励志故事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