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张总叫老师散文
应该叫张总为师,虽说没亲自教过我,可那时他是学校的老师。之后和教书的父亲同过事,我妹出嫁时还来家里帮忙张落过。张老师个头高,人也长得壮实,特别是说话的底气十足,有领导老大的派头。之后张老师辞职去省城了,应聘为一家政府企业的CEO,从此风生水起。张老板在那些年里也是省城里知名的企业家,更是乾州老乡中的活跃人士。几年功夫张老板的肚皮渐鼓,熟人不称张总则叫张大肚子了。这称呼我不敢用,一直称张老师。他说应该叫师哥,既是师又是张老哥,我仍不敢乱叫的。
张老师的老家就在我的邻村,又与我有师生之谊,又与我父是好同事,故这关系便亲近自然了许多。
张老师在政府国企那些年确实很辉煌,也结识了不少的大官大款,也资助了不少同乡的各类困难,的确阅人无数,灯红酒绿,可似乎张老师更多的顾了企业的业务,忙了朋友的琐事,棒了许多人的场面,自个儿除了将军肚圆外并没给自个儿私存硬货。我想张老师是不想给聘他的朋友添堵,更多的还是要守住教师的本份。后来张老师自立门户办公司,业务则成了会展广告业,并没利用原来国企的`人脉。
在西安也常与张老师见面,精气神依然是那般爽朗,仍然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只是张老师年岁也大了,多了些苍桑与深沉。办公室里支着练书法的案子,收藏了许多难见的字贴和古书,每天还习惯性的坚持读几份报纸。老了却又做回了教师的排场。张老师读过不少书,涉猎泛而杂,这些年里也结识了省城不少的书画家,仍旧不忘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张老师比我年岁稍长,阅历比我丰富,也算有起有落的人生。张老师始终不属体制内的人,却也抓住机会风风火火的改变了命运的轨迹,换了事业的平台,也在西安有了根据地,应该算最早跨入城镇化的人士。如今举家生活在省城,两个儿子也已工作,张老师已是当爷之人了。我有时想,按张老师的闯劲和能耐,如在体制之内那必然不是大官也是大款了。
社会上有人以成败论英雄,很难说张老师的成与败的。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如今却自创民企逍遥度日;说败的话那有乡下老师能一番博击后进这省城安家。家乡许多在省城公干的人多数也是平庸平淡一生,风没生水没起,历史上不会留下影响和记载,连江湖上也不知道有这人儿。我以为张老师是充实丰富而成功的,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的教学经商是有回味回忆的内容的,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对生活的感悟自然与人不同的。
张老师挺着大肚子气派不凡,走到那里都与众不同,谈吐有内容,对人又包容,很受人尊敬的。为朋友,为同乡,为亲戚,我知道他除了尽力外也受了不少的委屈和不解,但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从不对人提起。
张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在为我上着做人处世的大课,那大个儿永远挺立在红尘之中,那不亢不卑的说笑依然传染激励我自强不息。有这样一位人生的老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