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质疑散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声质疑散文

时间:2021-05-19 10:14:5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三声质疑散文

  一声质疑郭成杰:此张继非彼张籍

三声质疑散文

  翻阅《名作欣赏》,读到2005年12期所载郭成杰《也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试用复杂结构范式理论分析阅读和欣赏的基本构成及演变》一文,发现内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如朱元庆的《近试上张水部》……参加科考的朱元庆只是想借这首诗向时任水部侍郎的张继询问……而张继的回答也很巧妙……

  这段文字所引述的是发生在唐代的一段诗坛佳话。

  《近试上张水部》又题《闺意献张水部》,诗题中的“张水部”并非是因《枫桥夜泊》一诗而名扬后世的“落榜考生”张继,而是时任水部员外郎(不是“水部侍郎”)的、与白居易齐名、与王建并称为“张王”的`张籍。

  而此张籍所赏识的人也不是什么“朱元庆”(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而叫朱庆馀。

  朱庆馀,字可久,以字行,有《朱庆馀诗集》一卷传世,张籍给朱庆馀的答诗就题为《酬朱庆馀》。

  二声质疑丛维熙:焉能“垂询”他人

  著名作家丛维熙先生在2003年6月4日的《中华读书报》上撰文,披露自己不久前亲历的一桩"文章奇案",其中说道:

  闻此消息,我再次打电话垂询这位编辑,希望他能给我一个认真的回答.

  句中"垂询"之说,有失妥当.

  "垂询"是一个敬辞,"表示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犹言俯.白居易《答户部催侍郎书》:"又垂问以舍弟,渠从事东川,近得书,且知无恙矣."萧颖士《赠韦司业书》:

  "足下本以道垂访,小人亦以道自谋."

  敬辞,与谦辞相对,是表示尊敬的礼貌用语.上引二"垂",都用于尊称他人的动作.只有欢迎别人问自己时,才能用"垂询",如"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函垂询".而自己问别人,问尊长,则不能用"垂询",如"上课时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我们要当堂向老师垂询",便是把敬辞错作谦辞用了.

  江南某都市报副刊发表《激流里的石头》一文冒用丛先生的大名,令丛先生"啼笑皆非",想搞清楚"编辑何以说是我写的,将真正作者丢了呢!隐藏于这桩无头案背后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丛先生打电话给该编辑,口气严厉点是"质问",口气平和点是"询问",谦恭一点是"请问",但决不应该是"垂询"的.

  三声质疑课文编辑:“汝心之固”非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一句,课本注解为(见初中课文第五册《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笔者以为此注颇有商榷的必要。

  故事中的智叟对愚公“笑而止之”时,是首次亮相,他一开口就立即遭到愚公的斥责和反驳,于是乎“亡以应”(哑口无言)了。可见智叟这个自以为聪明的老头儿并未固执己见,昏昧不化,——那么,“顽固”之说从何谈起?

  固,从口,古声,本义是四面闭塞,难攻易守,即许慎所说的“四塞”。

  “四塞者,无罅漏之谓也。”(段玉裁语)用于人的思维,引申为陋。《礼.曲礼(下)》:“君子谓之固。”注:“固,陋也。”《史记.司马相如传》:“鄙人固陋,不知忌讳。”又“今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悖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

  固陋,就是见识短浅。“汝心之固”的“固”,就是用的这个义项,因而全句的意思应该是:

  “你的见识太浅薄了,真是不开窍。”

  愚公之所以斥责智叟固陋,是因为智叟不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是错误地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不可变更,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三声质疑散文】相关文章: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习题(附答案)06-12

从凡事质疑到再愿相信背后是见识和格局励志文01-24

黑与白散文11-06

资格散文12-25

梦想_散文11-20

《父爱》散文11-20

尘缘散文11-19

年画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