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白龙江散文
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有关白龙江的记载语焉不详,只有与陇南有关的西汉水的记述,特别是西汉水的一条极不起眼的支流平乐河,只有几十公里长,却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即便是西汉水,从发源地到汇入嘉陵江,也没有白龙江长,这可能与当时白龙江的主要发源地和流经区,历史上的甘南、陇南正处于少数民族政权治辖,不便考察统计有关。
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曲县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流经甘南州的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市的宕昌县、武都区、文县,在四川广元市境内的昭化区汇入嘉陵江,在甘肃境内流长约600公里,流域覆盖面积3.18万平方公里。
白龙江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历史上曾名桓水、羌水、白水。实际上,叫“白水”是错误的。从四川九寨沟发源、流经陇南文县、与白龙江会合后而汇入到嘉陵江的白水江,才叫做“白水”,与甘肃文县毗邻的四川青川县有白水镇,便因白水江得名。三国志里记载的姜维在白水带兵屯垦,就在这里。叫“羌水”也有道理,东晋南北朝时期,白龙江流域曾经是羌人地方政权治辖的地方。至于为何叫“桓水”,就无法考证了。
在我国许许多多著名的江河之中,白龙江不算是一条大河,古代的情况不可考,即使现今,全流域也就是近130个乡镇,藏族乡镇占1/6。总人口约130万左右,其中汉族约110多万人,藏族约1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0。但是,它还是有可说可道之处。
白龙江水系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分布,支流大部分在右岸汇入,主要支汊与主干汇集后向东南顺流而下。白龙江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有13条;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11条。作为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河流,白龙江还是中国西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秦岭、淮河同为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白龙江总长约600公里,流域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年径流量约87亿立方米,5-10月流量大,占全年的75%左右,也是地质灾害容易引发的月份。
其中的支流北峪河,在武都县北部,发源于武都县北安化镇瓦房山,西南流经安化、柏林、马街,至武都县城汇人白龙江。河长44公里,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流域呈掌网状形。长度15公里以上支流有四家沟、马家沟、安坪沟等40条。年均径流量0.32亿立米,平均比降17.7乐。流域内由于长期毁林开荒,加上山高坡陡,滑坡和水土流失严重,是闻名的泥石流沟。水土流失面积为374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86.7%。1949年以来,下游河床淤积抬高5.2米,武都县城形成水高城低之势,洪水季节时严重危及城区安全。
岷江是白龙江的主要支流,曾名白龙江,乾江,在宕昌县境内又名宕昌河。因宕昌县古属岷州,所以叫岷江。笔者认为,把宕昌河叫岷江,也是错误的。因为,宕昌河的上游主要有三条支流,一是南河,二是理川河,三是哈达铺河,南河是常年河,理川河和哈达铺河是季节河,所以它的源头还是南河。而南河发源于与甘南迭部县交界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岷州亦即现今的岷县,属于黄河流域,所以把宕昌河叫做岷江不符合实际,是很牵强的。这条河流经宕昌县城,至两河口注人白龙江。全长100多公里,流域面积223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7亿立方米。至于它何以叫乾江,亦不可考;叫白龙江,就更不合适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白水江是白龙江的支流,曾名羌水,也值得商榷。准确地说,白龙江、白水江、让水河,是嘉陵江三个主要支流,它们在文县碧口镇交汇之后,只几十公里就汇入嘉陵江了。倒是把白龙江、白水江统称为羌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历史上,这两条江流域都出现过羌族地方政权,是羌人久居之地。
白龙江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432.7万千瓦,在历次勘测规划的基础上,水利部成都勘测设计院会同水利部第五工程局,最新规划进行11级梯级开发,干流及主要支流白水江的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共为3557.6MW,年发电量130.59亿kW.h;截止2016年,已建成200余座水电站。
白龙江流域工业不甚发达,上游地区以畜牧、林业为主,中下游地区以农业为主。流域灌溉以完善灌溉工程配套建设,推广节水技术为主,已建的宝珠寺、碧口等水库枢纽能解决部分灌溉与供水需求,后期可建设苗家坝等水源工程,进一步满足灌溉及供水要求。
白龙江流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除了汉族、藏族之外,还有回族、氐族、羌族、蒙古族等,但数量不多。在元代以前,白龙江流域的主体民族一直是羌、氐、藏等少数民族。汉族虽然陆续有进入该流域落业的,但数量不多。盛行佛教、道教,境内沿白龙江有郎木寺、武都龙华寺、武都通化山普化寺、武都城关莲华山寺、武都龙凤山寺院、武都龙凤佛堂寺、陇南汉王寺、万象洞寺院、广严院、琵琶寺、邬金寺、武都坪牙喇嘛庙等数百座佛教寺庙,使得白龙江成为中国西部的佛教文化盛行的圣河。
从明代开始,为了巩固边关,“教化异族”,政府开始了往白龙江流域大规模地迁徙汉人的移民工程。加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更为重要的是两次流民高潮,使汉民逐渐成为白龙江流域的主体居民。第一次流民高潮出现在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期间,川蜀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第二次流民高潮出现在清朝同治年间的陕甘回民大起义的十多年间,陕西移民大量涌入本流域。
由于白龙江流域山大沟深,林密流急,明清以后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的迁徙到来。尤其加上地域因素,四川、湖北涌来的流民更多。今陇南各地普遍流传着其祖先是由“四川大槐树”下迁来的说法。根据民国时期编纂的陇南《徽县新志》和《西和县志》记载,以及现今能见到的一些家谱材料,证明这些说法是确切的。
新中国建立以前,千里白龙江上没有一座桥。要想过对岸去,除了流水平缓处有渡船外,在水流湍急处,只有靠溜索渡江。白龙江上的溜索,是一曲绚丽多彩的生命之歌。白龙江的落差大,在她将近五百公里的行程中,从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一直到海拔五百多米处和嘉陵江汇合,平均每公里就有五米的落差。古代人们是很难在这样的激流上架设桥梁的,于是就发明了溜索。古代把溜索称之为“撞”,所谓“悬撞渡索”即指溜索。制造溜索的材料很多,在铁索出现之前,古人用藤条、竹篾、皮筋等物拧成缆绳悬于江水两岸绳上,套一木索子,可以滑动,木索下系绳套或木板,渡河的人坐在上面用手攀援缆绳使木索滑动向前,从而达到过河的目的。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到过陇南,他目睹了溜索后写下一首“度管”诗:“翩翩翻翻管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四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龙中。”说明了溜索的危险。陇南是有名的古战场,军队行军打仗,多少粮草和辎重都要靠溜索运送,足见我们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建国后许多溜索变成了索桥,其实索桥就是用许多绳索组合在一起的多索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麻网桥、藤索网桥、铁索网桥。桥上铺上树枝或木板,走上去晃晃悠悠,却比溜索安全方便了许多。陇南最早的铁索桥建于十九世纪末的清朝,叫“永济桥”,桥长60多米,方形主索九根,压桥索和拦桥索各两根,全用熟铁锻造。在桥两面各埋碗口粗的铁柱九根,铁索环扣于铁柱之上,和泸定桥的建造一模一样。这座桥的`修造,大大方便了甘川的交通,当时的阶州知府写诗赞道:“架木成桥自古难,而今铁链索江干。行人抬手若相问,西蜀滇南共此安。”但是让我们不解的是那时一无大型的起重设备,二无大型的运输工具,这成吨的铁索是怎么越过崇山峻岭,又是怎样飞跨过湍急江流的?我们不能不对古人克难治险的智慧肃然起敬。改革开放以后,白龙江上的索桥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结束了它们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又一座宽阔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它们横跨南北,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着无私的奉献。
白龙江里主要的鱼种是细鳞鱼。传说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在四川的雅安乘船过江的时候,不慎将自己的一把宝剑掉进了江里,被江里的鱼儿吞了去,久而久之,这把宝剑在鱼儿的脑袋里面安了家,所以四川雅安人也叫它宝剑鱼。不知为何,这种鱼却来到千里之外的白龙江里安家落户了,它的正式名称叫鮦鱼。由于兴修梯级式水电站,拦水坝没留生态孔,故而濒临绝迹了。
传说从前黑龙江叫做白龙江,江里住着条白龙管理着这片土地。但是白龙个性顽劣凶残,导致两岸常发大水,百姓苦不堪言。后来江中来了条黑龙,与白龙大战后得胜,并杀死了白龙,统治了龙江,从此再无大水,百姓爱戴黑龙,从此白龙江更名黑龙江。还有一种说法是,白龙败给黑龙后被黑龙驱逐出北方,只好逃至中国西部。这一传说的依据,就是甘肃有一条白龙江。
【漫话白龙江散文】相关文章:
留白散文11-16
教育漫话读后感作文03-09
马良白眉04-22
白登被围01-09
黑与白散文11-06
资格散文12-25
梦想_散文11-20
《父爱》散文11-20
尘缘散文11-19
年画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