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李坑的散文
一个村庄可以有多种形容方式,整洁、清爽、古老、广袤、浪漫、靓丽、古朴。但是,有一个词语是绝对没有的,那就是深邃。融入这个词并与之匹配的地方就是江西婺源的李坑。
李坑古村落距今近千年历史。古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涧依山而建,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村内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这两岸。整个李坑的面貌构筑了一幅“远树平林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相传北宋大中年间,南唐后主李煜的儿子们为了避免皇族的抄家灭族之祸,纷纷以封地的名字立为自己的姓氏。唯独李煜第七子李从链率族人不改姓氏,从封地出逃到江西婺源,看中了这片山水逶迤的地方,便扎寨而居,这就是现在的李坑。
中国的古村大都风水独特。步行向村里走去,沿一道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进入。走不远,眼前就出现了一座建筑特别的盖着像屋子似的桥。上边是屋子,下边是桥。这桥叫中书桥,其建筑艺术的内涵十分深邃,内藏着许多神奇的故事。
据资料介绍:李侃是宋徽宗大观进士,历任多职,卓有成绩。后由翰林司书,升为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见宋室奸佞当道,逐上疏求归退,隐居家乡。回乡后,李侃在村外河道上建一桥,让百姓行走方便。后人称为中书桥。中书桥建成后。又在桥的不远处建一文昌阁。(如今看到的文昌阁是李坑人在原址上重建的)。看到了这些,就会联想到古代的徽商。婺源也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早先被称为无徽不商。徽商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拉动是巨大的。每每看到徽商的文字,一种敬仰会油然而生。
过了中书桥,就是李坑村的显目牌坊。牌坊上边写着苍劲有力的“李坑”二字。牌坊前面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阁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犹如一座江南名亭,景致诱人。进了院子才知道,原来这是由十一世祖李侃始建于北宋末年间的文昌阁。文昌阁主要是文人汇集、吟诗对诗之场所,也是书香人家为求子求孙“金榜题名”而供奉文昌星君的一处庙宇。
过了文昌阁,踏上了靠山脚下一条弯曲的水泥板小路。走在李坑途中的小路中央,见有一房舍式凉亭,扁扁长长,里边有木凳可供人坐。过了房舍式凉亭,便是狮傩庙。那狮傩庙建在路边,大肚弥勒正满面笑容。相传狮傩庙会保佑村人的安全,能驱除瘟疫的庙。村边。河两边植满了绿树,有小有大,有古老和年轻。小河最宽的地方约三米左右宽,穿梭在村子中间。河的两侧是民房,河面距地面约一米多。河的左侧河沿居民房约两米,河的右侧河沿居民房不到一米。河上有数十座小桥沟通着两岸。间距不远,相隔几米就是一座小桥。小桥多数没有江南拱桥那样的古色古香,有的只是石板相交,而两边的民房确是年代已久,看了心中会有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
说到李坑的.深邃,是在于它的经历和渊源。宋抗金名将李知诚和抗元名将李芾就是李坑人,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出了两个民族英雄,于是李坑因此而名声大振。在徽州这些地方,凡是有山有水就被称为坑,前面再加上一个姓氏,就成了地名。李坑除了李名诚和李芾这两个南征北战的武将之外,从南宋到清代,还出了十八个进士。再加上古村的建筑工艺一流,别具一格的木雕工艺以及小桥流水的江南风貌相融,这个古老的村庄自然而然就拥有了深邃的内涵。
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俗称“鱼塘屋”,建于明代。最奇特的是院内有棵古老而奇特的紫薇树,树龄五百年开外。看似衰老不堪,树干和树枝几乎枯萎,似乎是只靠树皮吸收养分,但至今仍然开着花,且花期可以长达九十天。对于这棵紫薇树,历代文人墨客都有诗文赞赏。有诗赞:“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三月久”。可见紫薇盛开时的美丽景色宜人了。走进武状元的故居,中间屋中有一长条桌,一供桌。长条桌上边挂着一条幅,写着一个大大的“武”字,上边悬挂着“尚武堂”匾一块。旁边有几盏灯笼。一盏写着状元府,一盏写着李氏。整个武状元故居除了上述几件物品外,除了还有一份简单的说明,就别无他物。但观后印象颇深。
当历史的时空到了明代末年这个极为特殊的时代的那一刻,在万历十五年,从明王朝自动告老还乡的吏部尚书李申,为了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最后也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李坑……
李坑的古建筑群毫无疑问是当时最为华丽的建筑。白墙上镶嵌着古色古香的雕花和书法。以及灰色的屋瓦,黑色的房檐。远处的高大但又不失细腻的牌坊,近看虽然有些陈旧,但有着独特气质的乌篷船貌,朱门似乎是回响着历史的声音,而脚下的青石板路,细看,却是刻满了岁月流逝的伤痕。
李坑的建筑除宋朝剩余的部分外,大多是明清风格,集赣中民居之精华,融木雕、石雕、砖雕、彩绘于一体,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映于青山绿水之中。到了李坑的高处。这里可以俯瞰李坑的全景。瞧:一道弯曲的小河顺村中弯曲而下。河上三五步一桥,河两侧全是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的四周,群山松竹连绵。绿色的山,怀抱着那些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在这青山绿水之间,这南国的小村风光秀美,走在其中会让人畅想无比,李坑真的是一幅色彩浓烈的山水画妆扮。
李坑不但风光好,而且民俗文化风情也奇特。据文友介绍:著名的李坑傩舞和中秋节舞龙颇成为一大文化特色。傩舞是在李坑村十分盛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面具翩翩起舞。傩舞的面具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忠奸。傩舞动作粗犷而朴实。舞剧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也充分表现了李坑人的豪放。另一特色是李坑的中秋舞龙。中秋舞龙是从村头开始,蜿蜒而入,每到一家门前就舞,这时主人就会燃放鞭炮。舞龙要走遍全村,一般会通宵达旦。
深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坚实的底蕴。从白色的灰墙到黑色的屋瓦,从雕花的窗台到残破的河边码头。昔日的繁华和兴盛在这一切中都能看得无比明了。灰墙黑瓦,窗台码头,在江浙一带比比可见。然而在江西,能够被称为深邃的,只有李坑而已。李坑的美丽不仅因为有了自然的田园风光,而且还有和古朴厚重的文化遗存相融,透着浓郁的乡村气息。悠远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绚丽的水乡风光,淳朴的乡间风情,会令每一个游者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离开李坑,仍然想着李坑那建筑、那小桥流水人家、那独特的民俗,那幽静的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李坑是一处宁静的休身养心之地。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污染,四周静谧,是“天人合一”的古村典范。李坑,永远是深邃的!
【深邃的李坑的散文】相关文章:
李特的流民大营01-09
关于李建成的故事11-11
李远的唐诗赏析05-29
李晟兴复唐朝的故事06-24
关于李泌归山的故事11-04
李特的流民大营故事10-28
李寄斩蛇的故事04-22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差距06-26
李世民和李绩的关系06-26
历史上的李建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