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的镰刀散文
雨说来就来了,不可谓不及时。雨势舒缓却有力,“哗哗啦啦”把多日的燥闷驱赶的干干净净。雨住云开,信步于雨后的田野间,一股清新清香且满含泥土特有的芬芳之气扑面而来,整个人顿觉神清气爽。虽才初夏,可放眼这满野的蓊郁青翠,竟蓦然涌起一股收获的冲动,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乡下人最常用的农具——镰刀。
在所有的农具当中,似乎没有谁比镰刀更荣光的了。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堂而皇之地走进了伟大的党旗里,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乡下的孩子最先接触的农具也是镰刀。那弯月般的镰刀,放射着光亮,锋利却引诱着无知单纯的童心。但年少的他们却从未把它视为玩具,而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劳动课堂上的工具,首先学会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便是割草。其实刚开始应该还是因好玩好奇的天性所致,根本用不着大人吩咐。放学回来写罢作业,便开始呼朋引伴,把镰刀往筐里一丢,一溜烟的扎进山野里。似乎玩乐是真,割草在其次。
当然,乡下的孩子最喜与山野亲近,这是他们的天性。而因此他们也可能是最幸福的,幸福的理由或许就是自由,一种与山野自然亲密相融,彼此默契,又带有野性的自由。他们终日里成群结伙,呼朋引伴,形影不离。空旷的野地里,幽深的大山深处,弯曲的乡间小路上,欢腾的小河中,田间地头,瓜棚月下,哪里不曾留下童年的影子?哪里不曾发生着足以温暖一生的经典童话?山野陪伴呵护着乡下孩子成长,更无私的赐予他们太多的快乐。这快乐来自自然,自然快乐。
山野的吸引力总是如此强烈,总也不会感到厌烦,每次都会疯玩的过了头,幸好山野从不吝啬,于是匆匆忙忙把草割满筐,大声哼着南腔北调就着晚霞“呼呼啦啦”的往回赶,如一群归家的羊儿。
当他们第一次挎着满满一筐肥嫩的青草回到家中时,父母那一脸的喜悦让他们很有些得意,也品尝到了劳动不仅能让人愉悦,填饱肚子,还会收获一种特别的温暖。
荣光的镰刀在乡野的孩子手中似乎只是一个去山野里戏耍的幌子,只能用来收获廉价的野草,然而收获野草的同时,也同时收获了一整个童年。中国人梦想中的童年,无与伦比。
当庄稼由碧绿变为金黄,即是镰刀大派用场的时候了。看大人们总是早早的霍霍地磨着镰刀,直至铮亮又锋利,那一抹如月牙般的的光辉映在黑红的脸膛上,他们淳厚朴实的快乐溢于言表。他们总是把磨好的镰刀紧紧握在手中反复掂量比划,仿佛手中紧握的不是镰刀,而是曾经的风雨,曾经的汗水,曾经的付出。或许,只有手中紧握镰刀的时候,才是心里最满足最踏实的时候。因为一把轻巧而普通的`地镰刀意味的便是收获:庄稼的收获、岁月的收获、幸福的收获。只须轻轻一挥,即把收获揽在怀中。
是啊,只须轻轻一挥,在那片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翻涌着金色波浪的海洋里,再大的动作都不会感觉疲乏,再多的汗水流出的也是喜悦。而在这片欢腾的田野里,也少不了孩子们的身影。乡下学校的假期与农事总是紧密相连的,此刻镰刀是属于大人们的,他们要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劳动。但这已足够,在大人们眼中这一个个活泼天真,乖巧懂事的娃子才是他们最大的收获,不管他们以后是荆棘还是大树,是野草还是庄稼,都是大人心中永远的念想,永远的爱。
祖先也是如此挥舞镰刀的吧?生机一茬茬退去,一茬茬重现,永不倦怠的重复着一个姿势。经年以后,镰刀还成为一面红色旗帜的恒久图案的重要部分,普通成就了伟大。其实普通轻巧镰刀在农人们的心中从来就不曾“轻”过,沉甸甸如这满野的庄稼。你看这如月牙般纤瘦的镰刀,在大江南北肥沃广袤的田野里,一舞便是千年,也风骚了千年。于是,五谷驱走了粮仓的空虚,自信填满了生活的褶皱。
人不也是庄稼吗?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是一种境界。只要有耕耘,便会有收获。麦子也好,柴草也罢,只当收获是一种心情,一种快乐。人生何所求?如此,可要善待你手中的镰刀,别让你的不小心而让它锈迹斑斑。因为总会有一天,在你浸满努力与血汗的人生旗帜上,定会有一把闪着耀眼的光芒,如月牙般美丽,象征着收获的镰刀,骄傲的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