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我们转变散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孩子教我们转变散文

时间:2021-05-14 18:08:01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孩子教我们转变散文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小孩子不吃饭、挑食。大人责怪说,怎么又挑食了?小孩子憋了一肚子委屈,嘀咕道:买菜时尽挑些符合大人的口味儿,你们当然不会挑食了。

孩子教我们转变散文

  是啊,买菜时,我们何曾问过孩子想吃什么吗?心想,问了也白问,他知道什么?于是匆忙上班,匆忙下班,匆忙买菜,匆忙做饭,似乎一整天都在匆忙中度过。紧张的生活节奏,高压态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不能停下来静心思索。孩子究竟想吃啥?整天都在干嘛?我们又是咋的啦?

  或许有老人带孩子,总是絮叨不停,孩子怎么又不好好吃饭?尽看电视之类的。其实,当今社会整体物质条件丰裕了,不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都饿着肚子,还要养活一大家人,有啥吃都是稀罕物;也不会像八九十年代,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人们都置身奋斗阶段,能快速吃完,结束生存需求,就尽可能缩短行程,将挤出的时间拿出来奋斗,所谓的“挣钱”。而现今,大多数人,吃饱喝足穿暖基本不是问题。孩子更不会为吃饱米饭而感到危机,他们心理成长滞后,物质需求减弱,生活的节奏自然会从血液里放慢脚步。不会像大人们为生活重负所累,因房贷而窘迫地压抑自己,这大概就是“大人们”所谓的“开窍”或者“开智”。其实不然,童真所致,简单而纯洁的世界而已。

  物质条件相对充沛后,人类发自本能地萌生“享受”。走进餐厅,珍馐饕餮,感受环境,享受服务,不会像先前因找不到粮票而窘迫;走进商场,感官享受,琳琅满目,更不会用寒酸来形容自己;到处都是公园,百花娇妍,万紫千红,清香扑鼻,身在百花丛中,自然会轻盈许多;浴足按摩,桑拿温泉,切肤体验,享受皇家般服务,感受先前“地主老爷”们的优越感与舒适待遇;如果觉得广场舞的喇叭聒噪刺耳,那不如去趟歌剧院亲临大师们的高雅演奏,他们不再为个别人而奉献,要让全场观众为之倾倒,呕心沥血,倾情演出,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孩子也一样,出生就沐浴在物质充裕的社会。家庭的爱,已经将他们包覆得喘不过气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怎能不叫他们朝着“享受”的方向惰滑?习惯性地接受,习惯性被娇宠。以自我为中心不是天生具来,而是家庭环境所赐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害怕他们受到委屈,重复自己儿时的苦难,总是让着他,把他当成心肝宝贝,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有什么好的东西都留给他。进一步加剧并巩固了他们贪图“享受”的情愫。

  这些发现,作为父亲开始是不以为然。但从做家务中就会慢慢体会到,该是多么大的失误。孩子将米饭粒、菜羹汁吃得满地满桌子都是,去清扫时,他却双眼盯着电视一动不动。让他挪一下位子,那直勾勾的眼线是多么不情愿被折断,害怕错失动画片里的任何一个精彩的镜头。时间一长,就像老鼠和猫的情节一样,吃饭便成了他的“任务”,看电视才是他的“工作”,而其他的家庭成员则是专职服务生。或许在大人的吼叫声中,淫威怒斥下,他才匆忙地将一整碗米饭捣鼓完毕,吃多吃少只是“任务”完成的品质高低而已。还是“工作”重要,伏案专注,周遭事宜,一概充耳不闻。

  老人看了,又气又急;自己看他日渐憔瘦,也于心不忍,便问怎么回事儿?他一脸正经地回答:我要吃大餐。好啊,吃大餐就去餐馆呗!小时候我们在农村,或许对麦当劳、肯德基闻所未闻。而现今他们把它当作至宝,膨化、油炸食物,热量大,营养价值不高,他们才懒得管这些。吃就吃吧,可不到三天,就腻歪了,又回到从前状态。

  于是,问他,这又是怎么回事?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腻啊!你就不能换一道口味儿?!啊,这样啊!好吧,我们今天去吃披萨。进了意大利餐馆,异域风情,又是刀啊叉的,挺新鲜的,好玩儿!孩子勉强吃了四分之一,算是填饱了肚子。

  回家便开始琢磨,下次去哪里吃呢?!要变着花样儿,换着口味儿吃,那就继续他的刀叉吧!去到巴西烤肉店,牛排还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挥舞着手中兵器,在如火如荼的战场上大动干戈,一手用叉子压着肉块儿,一手切割。有模有样,吃得津津有味,茶足饭饱后,腆着肚子、歪着身子,熏熏的样子走出饭馆。全家人心满意足,看着孩子吃好喝好了,心情无比欢畅。

  再次,陷于沉思。感悟到孩子还是挺能吃的嘛,也会自己服务自己!只是愿在享受中愉悦,在欢乐中感受佳肴,每一次餐饮都是艺术,生活才会有滋有味。不会重复我们那辈或者更早辈的简单饭食,只为填饱肚子,社会太没进步了。

  我便开始学习,努力钻研厨艺,一个星期变着花样儿布置生活,一周没有重复的菜肴。人累、心累,但看着孩子“享受”,姑且原谅他一回。但还是要教育他,体谅别人,做一个不挑剔、不刁难别人的人。因为你的'挑剔和刁难实际上是针对你自己,总有一天,这些曾经针对别人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另一个人还回来。

  享受式地工作、生活,是一个时代的更迭,是新时代构建的理念。也同样是实现自我服务的具体体现,印证古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家扫地装上了智能机器人,他更热衷智能时代带来的新奇玩意儿,也好奇机械的工作原理,并不是一味儿手握电玩敲打不停。遥控器也能在他手上挥舞得像游戏里的刀枪剑戟,只是追求体验享受罢了。

  有需求,就会再创造,他激励着我进步。从植物的培养,阳台布置到墙纸张贴、绘画装裱。无一不是提高生活品质,享受人生,感受活着的无穷乐趣。把我们原本单一的生活,只为“挣钱”复杂化了,有“花钱”的成分,把养家变成了自娱的场所。卸下负担,不必太过权衡得失,回位最原本的自我。人活着不单是苟且,还有自我“享受”。

【孩子教我们转变散文】相关文章:

看吧,我们的青春散文01-25

我们要成功励志散文01-30

人教《槐乡的孩子》教案12-15

人教新课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12-13

2017年《乡下孩子》教后反思?汇编06-13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片段及教后反思03-07

我们应该给孩子讲励志故事吗04-03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精选5篇)12-18

语文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后反思02-01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后反思汇总三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