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木匠父亲随笔散文
改革开放初期,乡下人还没有大量涌入城市,一些年轻人还没有真正找到赚钱的门道。就拿父亲来说,那时可干过许多苦力。
上世纪80年代,家乡人流行盖土房子,就要用一种特制的木模打土墙。父亲就开始给人打墙;需要大量的瓦,父亲就随村里的老把式牛大叔一起烧窑。烧窑是个苦力活,要挖土、和泥、制胚、晾晒,最后才能入窑烧制。因为父亲常年在窑厂干苦力,不论是冬夏都要光着脚丫子和泥,长期泡在水里,后来落下了风湿病。
那时的土房子都需要做木架排椽子,需要大量木匠,父亲就又学会了木工手艺。此后的十多年光景里,父亲就走村串乡,哪家盖房子,就必定请父亲去做活。房子的木架做好后,又接着做窗子,做房门,做家具。因此,父亲一年四季都不会闲着。尽管那时的工钱每天只有两三元钱,但父亲却养活了我们一大家人。
每年刚刚过完年,父亲就用一个大红木箱子装上他的一大堆工具。什么锛子、斧子、刨子、凿子、手锯、拐尺、墨斗……虽然只是在相邻的村子里,但有时十天半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父亲都是满头沾满锯末和木屑。但见了我们总不会空手,在镇上的小卖部里买一些糖果花生小零食。老远的就喊我出来迎接,见了我就仿佛是相隔了半个世纪,用他那茂密的胡茬在我稚嫩的脸颊上蹭。之后才小心翼翼地从裤腰里掏出他挣回的血汗钱,笑呵呵的交到母亲手里……
那时候,父亲尽管只是个木匠,却令许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羡慕不已,因为在乡下,只有木匠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手艺赚到钱。父亲不惜花大价钱买了台电刨子,此后就更是如虎添翼,不仅快捷省力,而且方便有效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城市,农村里盖土房子的人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一幢幢明光闪闪的小洋楼。即使原先的木式门窗也摇身一变成了不锈钢或铝合金门窗;谁家娃娃结婚也很少再请木匠做老式的.木工家具了,都买时尚家私。这对父亲原先活路宽广的木匠手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尤其近几年,父亲年岁大了,过去的木匠手艺也停滞多年。就连多年不用的工具也锈迹斑斑。每每农闲,父亲还是不忘翻出他的一大堆家计来,好一番打磨才又依依不舍的放回箱子里……
只是偶尔有谁家来请父亲,父亲就显得异常兴奋,开动那久违的电刨子。细心地做好后却从来不收钱,别人拿走后,父亲还会在身后意味深长的叮咛说:“下回有啥活需要帮忙的,你就尽管言传。”
还是前两年的腊月天,父亲赶集回来,一下子来了“灵感”。原来他见集市上竟然有人卖起了小型的木式用具。诸如锅盖、案板、鞋架、小桌子什么的,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过年,居家过日子可什么也不能少,若来赶集,碰见了就会慷慨解囊,而且价格不菲,销售很快。
此后,每到农闲,父亲就会重操旧业,做起他那久违的木工活来。做好许多小家具,用油漆漆得色彩艳丽光可鉴人,有的还会画上惟妙惟肖的图案。存在一间闲置的屋子里。每到腊月天,就拿到集市上去卖。
每到年关,父亲都会卖好几千块。当父亲数着他用自己的手艺赚来的钱时,总会感慨地说:“还是古人说得好:‘良田千亩,不如薄技随身啊’!”
【我的木匠父亲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木匠和鸟兽01-21
退休的木匠励志故事01-22
我的梦一直都在散文随笔11-03
梦见散文随笔05-21
爱情散文随笔01-21
关于散文随笔10-13
散文鉴赏:父亲的味道11-20
关于父亲的爱的散文11-20
散文:父亲已老了11-20
善待自己散文随笔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