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尘坠入硝烟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风尘坠入硝烟散文随笔

时间:2021-04-27 09:49:46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当风尘坠入硝烟散文随笔

  《金陵十三钗》上映那一年,我在苏州。苏州水上乐园的边上就有个很大的电影院,圣诞节那天晚上,我和朋友相约一起去看了这部影片。

当风尘坠入硝烟散文随笔

  取了票,时间还早,便到了影院隔壁的教堂。圣诞,耶稣的诞辰日,教徒们正聚在教堂里唱赞美诗。虽然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总是会被他们的虔诚一次次地感动。不管世间有没有天主,能把不同地域、不同出身、不同层次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信仰,本身便是一种令人叹服的力量。

  静静地坐了一会,让心灵接受一次陌生的洗礼,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放下尊卑,放下情仇,一路朝圣,也许,这便是天堂之路吧 !

  我们离开教堂,带着满心的安宁,等待电影的开始。

  张艺谋的电影里总有一种纯中国的东西让我着魔。诸如色彩,诸如故事,诸如景物,不一而足。《金陵十三钗》,就在漫天化不开的浓雾里,揭开了故事的序幕。

  1937 年的南京,便笼罩在这样的阴霾之中,一座千年古城,在铁蹄的的蹂躏下,哭诉着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镜头越过炮火纷飞的战场,把故事定格在一群花季少女和一群风尘女子的交错上。

  一群刚从硝烟中死里逃生的女学生,一群刚从风尘中坠入硝烟的秦淮女妓,或青衣布衫,素面朝天;或妖娆多姿,浓妆艳抹。至纯,至媚,至雅,至俗,似乎从不该交集,却又带着生命的烙印浓墨登场。

  1937 年的南京,国难,把她们推到了同一扇门内。那是一座教堂,神父中流弹丧身,入殓师约翰,远渡重洋,代表祖国来为他的国民完成最后的殡礼,于是,他也挤进了这扇门。

  门内门外,便是生死之遥,如果真有上帝,我希望他此刻便在。

  剧中的女主角之一,是一个叫“玉墨”的秦淮女妓。一个女子,既承载了玉的通透,又浸润了墨的文香,再沾染上秦淮的胭脂粉气,她的生命,注定要绽放出壮烈的色彩!

  玉墨一出场,便爱极了她的那身旗袍,半身血红,半身浓绿,在玉墨的身上牵扯纠缠,便开出了艳丽而庄重的花。于是,再次叹服张艺谋对色彩的.巧妙运用,他总是能把最中国的东西如此壮烈地展现在你面前,慢慢征服你的眼睛,直至嵌入你的灵魂。

  着这样一身浓彩,她就是站在那里,便让你窒息。一个女子,怎可如此轻佻,却又如此肃穆,如此冷艳,却又如此热切,如此高贵,却又如此低迷。她像个尤物,却让你不敢生猥亵之念;她似镜花水月,却又让你真真切切地想拥她入怀,吻她入骨。所以,谁都想像剧中的约翰那样,对她说一句:我爱你,爱你的一切!

  我爱玉墨,更因为她身上的那股书卷气。玉墨曾是一所教会学校的学生,也许正是因为读过书,才让玉墨的生命有了矛盾,有了撞击,也有了突破,有了升华。

  委身于秦淮,是生活所逼,卖的是身;国难当头,绝不与敌人苟且,捍卫的是国颜。

  一群女学生,狭路相逢了这样一群浓粉重俗的风尘女子,即便是在硝烟的缝隙里,也还是生出了本能的鄙夷。因为她们一直是那么地美好,美好到不曾遭受过一丝的亵渎。

  硝烟弥漫中,南京沦陷,即便是那座教堂,也不再是避难所。日军要十三名幸存下来的女学生到庆功大会上唱歌,于是,一场生与死的抉择,再次血淋淋地摆在了面前。

  “不能再让他们糟蹋了我们的身子!”这是那群女学生最后的选择。因为谁都知道,这次赴会,绝不是唱歌那么简单的事!诀别之夜,女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燃起烛火,做最后的祷告。透过门缝,一张张纯洁的脸在烛光下是那么地平静,那么地美丽。

  荧幕外的我忍不住潸然泪下,如果上帝真的在,我多么希望,就在此时,就在那一刻!

  夜幕下,女孩子们手挽手站在钟楼上,准备用最后的跳跃捍卫自己的圣洁。千钧一发之际,那群秦淮女人站到了身后,领头的,便是玉墨。

  “不要死!”玉墨说,“不是还有我们吗?就算被糟蹋,也先由我们来,我替你去!”

  震惊,继而沉默,曾几何时,我们的圣洁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捍卫,我们的尊严需要用这样方式来诠释!风尘一旦坠入了的硝烟,竟会迸裂出这样一种悲壮的旋律,让你如鲠在喉,泣不成歌。

  何谓风尘?何谓风尘?国将不国,何来风尘!

  十二名秦淮女子,加上那个被教堂捡回来的男生,替下了十三位花季女孩,一条生死之路就此交错。救赎,便是天堂之路,壮烈,凄美,却又让你肝肠寸断。

  临行前,突然有一个女子怕了,她哭喊着:“我不是学生,我不去!”我的身边传来几句低声的谩骂,但我却要感谢这样的安排,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人性,有怯懦,有挣扎,但,终于没有退缩。

  车幔轻轻落下,最后的琵琶声中,秦淮女子一一在镜头中定格,从此再也没有了消息,被替下的十三名女学生在约翰的帮助下成功地逃离了教堂。

  还是要再次感谢导演,在影片的最后,透过木板的缝隙,洒下了一缕和煦的阳光,拨开 1937 年的那场浓雾,无论风尘,无论红尘,愿从此一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