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还是打沙发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打孩子还是打沙发散文随笔

时间:2021-04-25 11:13:3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打孩子还是打沙发散文随笔

  有位家长问我,“我孩子在家很不听话,也没责任感,好像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老师、为了爸妈做的,这是怎么回事?”

打孩子还是打沙发散文随笔

  我看了看办公室的沙发,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孩子在家里走路,撞到了沙发,然后坐在地上开始哭。这时候家长会怎么做呢?能够确定的是,当这位家长遇到这种情形时,必然把孩子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打沙发,口里还念念有词:“臭沙发、坏沙发,把我家宝贝撞疼了!”

  可能孩子还不能分辨是非对错,但是作为家长,应该能够做到冷静思考了。我这样问家长:“你觉得孩子撞到沙发是谁的错?”家长沉默了一会,并没有回答。我接着问:“沙发一直放在那里,怎么可能会撞到孩子呢?”家长点头表示赞成。紧接着,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孩子由于自身的调皮和疏忽撞到沙发,非但没有被责备,还得到了安慰,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会有责任感吗?”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看到孩子受伤,心里肯定不好受,但是如果此时光顾着去安慰孩子,还将责任转移给“沙发”,那这种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家长在无形之中给孩子灌输了这样的想法:我现在的所有情况都跟我没什么关系,完全是别人的责任,就像我现在摔倒了,并不是我不小心,而是沙发的错。当孩子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之后,家长会发现孩子永远在推卸责任,遇到问题永远在找借口,不愿意思考自身的问题,甚至从来不觉得自己错了。

  于是,这位家长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呢?因为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宠爱,慢慢地就会得寸进尺,将自己的地位无限放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为什么孩子没责任感呢?因为从小家长就把责任都转移给了“沙发”,孩子将这种认知套用到其他事件上,于是上课没听懂就怪老师没教好,考试考不好就怪试卷太难。为什么孩子什么事情都像是为了老师、爸妈做的呢?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家长的督促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任务。

  我举个和家长们更贴近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去公司上班,老板一天催十八遍,我们的工作还能做好么?我们要领工资,所以上班工作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如果老板没完没了地督促,我们一定会产生抵触情绪,当家长不停督促孩子的学习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消极效应。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我同样用上班来举例:假设我们去上班,每天80块钱,不论干不干活,一天就是80块,我相信这时候所有人都会没有积极性的。因为不管我干不干活都能拿到工资,而且工资也不会多、不会少。现在孩子的学习就像上班,家长们就是老板。如果不断催促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反感。同时,孩子还没有懂得学习的意义、知识技能的价值,每天都好像上班领着死工资一样,又怎么会有积极性呢?

  于是又有家长问我:“我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管都没用,打他都没用。”我反问家长:“你能把你的孩子打死么?”家长告诉我,其实打着自己也心痛,但是真的恨铁不成钢啊!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我的观点,凡事需要动手打孩子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

  为什么这么说呢?凡是学过教育学的人都知道,如果你需要动手来教育孩子,说明你已经“黔驴技穷”了。不止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注、肯定和正面的支持。如果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正面的关心,愿意和家长一起思考自身的问题,那么孩子就能逐渐改正不良习惯,并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相反,如果棍棒相加,非但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还会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遇到过在家总是被父母“混合双打”的孩子,也跟他们聊过天,他们中大多抱着“敢怒不敢言”的态度,挨打之后内心并不服。我跟家长开玩笑地说:“说不定哪天孩子长大了脾气一来连爸妈都打!”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研究,研究发现,如果家庭中父母经常采用暴力手段,那么子女长大后有很大几率也会对他们的下一代采用暴力手段。也就是说,这一打就是好几代人了。

  我们应该通过积极的引导,并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些都能够从教育学书籍中学到,当然如果有家长想更直接地了解具体做法,可以单独找我谈,我们会共同制定方案。那到底是“打孩子”还是“打沙发”呢?家长们也可以自己考虑一下了。

【打孩子还是打沙发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打鸟经典散文随笔04-29

打蕨菜散文随笔05-04

梦见打孩子的寓意05-04

该打的鱼还是要打08-26

散文随笔:打碗花03-28

打酱油的年代散文随笔04-27

打碗花散文随笔01-17

打洛江风情散文随笔05-02

收打山核桃散文随笔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