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日志记录着生活中点点滴滴,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志了。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的日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1
今天的研修由实践组的另外两位老师执教《对鲜花》,这两位老师在昨天的几节课中汲取了优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对鲜花》。
余老师以情感入手,创设氛围,用美丽的手工鲜花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为了让学生体会北京民歌的风格,以歌曲《打花巴掌》做类比,引导学生发现北京民歌的特点。但由于学生花了时间在“说风格”上,唱却少了,因此对歌词的掌握还不是太熟,在后面的整体表现环节学生唱得不是很准确,音色上也没能很好的把握。在音准音色上,尹朝霞老师把握得很好,从演唱的细节到歌曲的风格,每一个环节都照顾到,讲得很细致,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民歌风格,同时能在准确演唱的基础上进行创编。但美中不足的是老师讲得太细致,以致学生自主思考的自由度减少。如何兼顾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师如何介入引导比较合适,这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2
《音乐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整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和要求,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原则,找来了许多音响资料,整堂音乐课用以欣赏音乐,这种单一的课型不符合普通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原则。 教师忽视自身主导作用,混同于电教管理员。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音乐教学“视听结合”成为现实,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是,在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依赖多媒体设备,忽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自己变成了电教管理员或操作员。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规划好学期或学年的总目标,以我的小目标去实现学生的远目标 音乐教师在授课同时,教学目标很容易被限制在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上,很难清楚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每一节课下来尽管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完成,但还是存在着深深的缺憾感。教学实践证明,原因就在于总的发展目标没有建立起来。 总目标,就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比如农村的孩子因为条件和专业音乐教师资源的限制与缺乏,视谱成了学唱歌曲中最大的难题和阻碍。那么作为一个音乐老师,视谱是最根本的能力。遇此情况,我就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长时期的训练目标,从音阶的唱名和音准开始,制定一个学年内让同学们准确熟记、唱准7个音,即使是一个学期掌握一个音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如果从一年级开始为其设下这个目标,时常的带上这个小目标去训练,相信到了小学毕业,同学们就可以唱任何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又如,低年级孩子喜欢听到音乐并随着自己当时的情绪,按着自己喜欢的速度和节奏去歌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定个节奏训练的远目标,在平常的歌唱、朗诵歌词等都可以提醒轻轻击打着节拍进行。节奏的训练贯穿于课堂的整个过程,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并植入心里,到年级越高节奏型越复杂的学习时,就会觉得得心应手,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这样才可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实际目的。
二、 实际教学过程中,追求用心、实效、创新。
1、课前带上探索的心去做充足的准备 做为一个老师,我觉得备课是必须的环节。在备课中可以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水平,从而设定一个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应该先吃透教材内容和要求,抽取、发现和挖掘“我的学生我作主”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可以相应的降低或者提高教学要求,准备出教材中和孩子们生活更贴近的音乐内容,让孩子们相信音乐就在我的身边,音乐是简单的快乐的。 2、课堂的开始,带上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 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描绘是进入音乐的主要媒介。对于小学音乐教师,遵守少说的原则的同时,应注意运用较多的儿童语言,尤其是低年级音乐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里,多进行换位思考。在设计教学中的语言时,尽量运用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语气语调也要符合他们的心里特征,把学习中枯燥的练习变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可以把音乐中的小乌鸦生动地比做懂事的孩子,我是这样描述的:“这几天小乌鸦在放学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的,总是没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玩。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小杜鹃、小燕子便悄悄的在放学的时候跟在小乌鸦后面想弄个明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生动的语言搭起一座学生情感与音乐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演唱时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那懂事和孝顺的表现会令人感动不已。 3、示范时,带上声情并茂的表演唱 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有了多媒体设备,仍然不能代替教师的范唱。教师的范唱有着比录音范唱更为直观、形象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小学生还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所以教师表演唱的感染力强于录音范唱。学生在教师的范唱中能否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全靠教师的功底。从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3
诗人常说“功夫在诗外”。艺术表演家也有一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教学也是一样,好的音乐教学设计在于音乐教学的设计者平时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厚积薄发,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近几天的学习我认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 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就像课程中讲到的一样,音乐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想让别人看什么,而是教师想让学生学会什么。新课程的理念与前之不同,主要是爱护学生对音乐的爱。所以先弄清楚教学的对象,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上好课的前提。 如果学唱歌是主要目的,就要把歌唱好;主要的精力要放在学唱歌上;如果歌曲表现,艺术加工是主要目的,就要在歌曲内涵的分析,表现技巧的训练上下功夫;如果欣赏是主要目的,就要在欣赏音乐,体验情感,段落分析方面做深入的研究。
总之,真正有生命意义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师生互动的(但绝不是事先排练好的互动),是有教案而不“走”教案,有设计而随时又有即兴表演的应变过程。这样的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体现了音乐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出精彩。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4
音乐是充满美的一门艺术学科,但因其具有抽象性、流动性的特点,不能单独具体化、概念化。所以它必须与有具体表演力的其他艺术相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教”为中心,而是要促进空间及时间的灵活性,学生思维的活动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来调和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
在《欧洲风情》中有一首歌曲《桑塔露琪亚》,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意大利风光、欧洲民族的艺术风格、威尼斯船歌音乐体裁。让学生有视觉上的体验,然后让学生在歌唱的进程中体验船歌的特点:三拍子,给人以摇晃的感觉,其情绪色彩的开朗、豪放、热情洋溢。
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其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都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语言描绘、音乐欣赏等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游戏,寓教于乐。音乐课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唱歌的乐趣。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二、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蹲下来和学生交谈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去面对学生。
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逐步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喜爱唱歌。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5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五、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6
乐理作为音乐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知识,包括音准、节奏、节拍、音区、音色等,这些知识是学习声乐、器乐、舞蹈及创作必须要掌握的。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去获取并正确运用乐理知识,让学生喜欢乐理知识,积极主动参与到乐理知识的教学中,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身心得到愉悦,活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让乐理知识学习变得充满乐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兴趣来提高小学高段学生乐理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学习乐理的积极性。
音乐游戏是音乐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游戏教学把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变得极富情绪和生动形象,这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我们在授课时加入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如管弦乐《四季歌》中的四段主题,分别用了不同力度来再现,我们在教学中加入了听辨音的强弱的游戏方式,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听到的音的强弱,听到的音越强,身体更舒展,听到的音越弱,身体则蜷缩。学生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主题的力度,准确的表现了mp、f、mf等力度,让学生在准确听辨力度的同时又玩得不亦乐乎。再比如在教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课,第二乐段“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这里的速度突然有了变化,我们运用歌词的内容来表现“慢速、稍快、原速“等力度标记,利用火车的“起动-飞驰-到站“的过程来让同学们边演唱,边用身体当“火车“、手当“车轮“,进行“起动-飞驰-到站“过程的动作演示,使学生在快乐演唱的同时又深刻理解速度标记的含义。
二、运用背口诀的方式,激发学习乐理的兴趣。
口诀即用生动、形象、简练的语言编成的顺口溜,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掌握各种运用方法。因此,我们在乐理知识的教学中,把一些知识编成易记、易背、易理解的口诀、顺口溜等进行教学。比如歌曲《拉库卡拉查》中,出现了很多反复记号||::||,虽然是已经学过的乐理知识,但学生如果稍不注意,也很容易唱错歌词。我说:“四条线分两边,中间还有四个点,如在歌中见到它,请你再来唱一遍“。学生理解这样简单易懂的口诀,就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要求的反复。再比如在学习切分节奏XXX时,我们先利用已学过的“四分音符走走,八分音符跑跑跑跑,十六分音符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这样的口诀来复习,在教学切分节奏时的口诀可以变成跑走跑,这样可以减少繁琐的反复讲解的过程,即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比赛的方式,强化乐理知识的学习。
小学生喜欢比赛,它不仅会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训练,还会使课堂显得尤为活跃。我们把每月的最后一节课作为乐理知识竞赛课,利用一个月当中所学的乐理知识集中起来进行“知识之星“大比拼。再如每学期期末举行“音乐会小报“比赛。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乐理知识记忆力,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师研修日志03-31
小学音乐教师的研修日志10-22
音乐教师研修日志03-17
小学音乐的研修日志10-22
学校音乐教师研修日志03-17
小学音乐研修日志范文05-18
小学音乐的研修日志范文10-23
音乐的研修日志11-07
音乐教师研修日志(精选5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