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论语经典名句

时间:2024-07-18 11:11:50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论语经典名句15篇

论语经典名句1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论语经典名句15篇

  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1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13、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6、过犹不及。——《先进》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8、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9、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颜渊》

  22、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里仁

  2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处:论语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处:论语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处:《论语卫灵公》

  26、一言而可以兴邦。

  27、欲速则不达。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出处:论语

  29、与朋友交而不信。出处:论语

  3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出处:论语

  31、当仁,不让于师。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4、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3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37、伴君如伴虎。——论语

  38、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论语

  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经典名句2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选用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邪曲之人的上位,这样百姓好会服从了。如果选用邪曲之人,让他们居于正直之人的上位,百姓就不会服从。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评价《韶》乐:“美极了,也好极了。”评价《武》乐:“美极了,却还不够好。(有武力)”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译文:依据实利来行事,会产生很多怨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父母在世,不要去远方游历。去游历,一定要有去向。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而忧惧。

  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言语上要谨慎迟钝,行动上要勤快敏捷。

  23、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

  译文: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从不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从不犯同样的错误。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君子周济急需的,不给富人添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有贤德啊,颜回这个人。一箪饭,一瓢水,居陋室。别人不能忍受这样的忧苦,颜回却不改变自得之乐。有贤德啊,颜回这个人。”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论语经典名句3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1、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

  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5、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9、举枉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选拔重用正直的人,把他放在不正直的人的.位置之上,就会使不正直的人正直起来。

论语经典名句4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2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2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27、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3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36、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7、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3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4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4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以.”

  4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4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5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5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5、听其言而观其行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5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5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59、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60、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6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6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6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6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6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6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6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9、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7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71、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7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7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7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7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8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8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8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时要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用差遣人民时要像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8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86、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8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8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8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9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1、言必信,行必果。

  9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论语经典名句5

  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马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德不孤,必有邻。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2、当仁不让于师。

  33、道不同,不相为谋。

  3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经典名句6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9.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3.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9.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1.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23.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2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2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7.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3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6.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孔子说:“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4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

  4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4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5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

  5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5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5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5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

  5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5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60.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论语经典名句7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4.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定下来。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但一个普通人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8.言必信,行必果。

  讲话诚实,做事果敢。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切勿强加给别人。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好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真正高尚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而卑贱的人仅仅狭隘地从自身利益出发。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

  14.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1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他人工作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自己是否熟悉了?

  16.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而改正缺点。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犹如流水一般,不论昼夜,时刻流逝。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冬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单纯追求速度就无法达到目的,只顾小利,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26.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共事。

  27.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习礼仪,就不能够在人群中立足。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3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性情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

  3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

  3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当初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34.有教无类。

  不管贵贱贤愚,哪一类人都给予教育。

  3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36.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行仁义之事的时候,即使是老师也不用谦让。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38.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刚强坚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4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往,要守信用。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经典名句8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尽善尽美)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

论语经典名句9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篇》)

  3、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4、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

  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篇》)

  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

  10、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篇》)(八佾(yì):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六佾,大夫四佾。)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篇》)

  1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篇》)

  1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1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2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21、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2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尔》)

  2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篇》)

  2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27、、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篇》)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

  3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篇》)

  3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篇》)

  32、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

  3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3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37、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

  38、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篇》)

  39、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篇》)

  4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4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4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

  4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

  44、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篇》

  4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篇》)

  4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

  47、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篇》)(杇:wū,泥工抹墙的工具叫杇,把墙壁抹平也叫杇。何诛:责备什么呢?)

  4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篇》

  49、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

  50、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

  5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篇》)

  52、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篇》

论语经典名句10

  1、一棵树上有白玉韩眉酒吧,村道旁有河桥。

  2、花里的米说丰年,听蛙声一声。

  3、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桂鱼肥。

  4、花期,白色,紫色,粉红色,水红色,美丽。

  5、绿色的梅子香折满袖,暗红的春色一如既往。

  6、没有选择的落花,似曾相识焉归来。

  7、黄色的四朵夫人花满道,千朵压枝低。

  8、前村积雪很深,昨晚一根树枝开了。

  9、紫颜半开篱菊静,红秋如茱莲愁。

  10、它不是菊花中偏爱的`花,这种花没有花。

  11、人间四月,山寺桃花开始绽放。

  12、蜡像开花期后知道渐近,韩梅一直为东风留言。

  13、梅花枝上东有军心,接近雪后花期。

  14、寒梅是最可恨的,去年长的花。

  15、雪喜欢梅花,梅花喜欢雪,喜欢又不喜欢一切的神奇。

  16、小春那里有梅花,要看水篱,几枝斜。

  17、摸衣服要淋湿杏花雨,吹脸不寒柳风。

  18、那一天的荷叶无研碧,映日荷花红。

  19、小溪上的新荷花出水早,花房半红。

  20、雨废深院菊,霜倒半塘荷花。

论语经典名句11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就能听到有关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更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孔子说:“学习以后,能经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力

  则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外出就要尊敬长辈,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修行实践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就再在书本文字上下功夫好好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说:“只知道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孔子说:“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就可以担当别人的老师。”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孔子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能行。就像大牛车没有輗,小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行走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时,我对一切道理都能通达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时,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我对听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贯通、泰然对待了;到七十岁,我便随心所欲,不会有越出规矩的可能了。”

  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孔子说:“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并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

  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孔子说:“君子通常襟怀坦白心气宽广,小人则一般心气局促忧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在某些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不好的地方便改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勤奋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不能的时候,我不会启发

  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阐述不清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教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多个方面,便不再教他了。”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跟随着去尊崇,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就是我的忧虑啊!”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欢古代文化,敏锐勤奋地学习追求而得来的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以实现整个人类的仁道为己任,不也厚重吗?坚持到死才终止,不也长久吗?”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孔子说:“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唯恐再落下。”

论语经典名句12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xx全国)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0xx天津)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0xx湖南)

  ——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0xx全国)

  ——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20xx全国、20xx上海)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0xx江苏)

  ——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0xx全国)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4、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所以爱水;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所以爱山。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刻,我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刻,我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推知其他,我就不再启发他了。(反:类推)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一个读书人,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程遥远啊。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军队的统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但普通百姓立定的志向是不可强迫改变的。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自身端正了,不用发布命令,别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自己想要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自己想通达,也必须使别人通达。

  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谏:匡正,挽回。追:补救,挽回)。

  2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不善于讲话,但办事很敏捷。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2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有三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论语经典名句13

  《论语》传世名句赏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赏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译文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译文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2、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③乎?传不习④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译文: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3)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4)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赏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3、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②则弟,谨而信,③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④。”

  【注释】

  (1)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2)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3)汎:泛的意思。

  (4)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赏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4、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②和:调和、和谐、协调。

  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赏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5、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②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③不失其亲,亦可宗④也。”

  【注解】

  (1) 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2)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3)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4)宗:主、可靠。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赏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

  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①就:靠近、看齐。

  ②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③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赏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论语经典名句14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轲

  2、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轲《孟子》

  3、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4、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孟子

  6、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7、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孟轲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

  1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11、尽心知性,尽性知天。——孟子

  12、告子下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孟子》

  1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14、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

  15、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孟子

  16、志帅气,气帅体——孟子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孟子告天下》

  18、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孟子

  19、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轲

  20、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校人烹鱼》

  21、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孟子《孟子》

  22、人不可以无耻。——孟子

  23、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24、"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

  25、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

  2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27、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

  2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2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轲

  30、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孟子

  3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孟子》

  32、"偏颇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片面;过度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辞,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闪躲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困境。——"孟子《孟子》

  33、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孟子《孟子》

  34、志,气之帅也——孟子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6、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

  3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轲

  3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轲

  3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40、君主视臣子为手足,臣子就会视君王为腹心;君主视臣子为狗马,臣子就会视君主为常人;君主视臣子为泥土草芥,臣子就会视君主为仇敌。所以说,君主仁,则无人不仁;君主义,则无人不义。——孟子《孟子》

  4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4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孟子

  44、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45、离娄下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47、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孟子

  48、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轲《孟子》

  49、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5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轲

  5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孟子》

  52、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5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

  54、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孟子《君子远庖厨》

  5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孟子·离娄篇下》

  5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7、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孟轲

  58、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5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论语经典名句15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知道某件事情并不一定比喜欢这件事情更重要,而喜欢这件事情也不一定比享受这件事情更重要。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9、寝不尸,居不容。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1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一个有品德的人永远都是开明宽厚的,而一个卑鄙的人则总是忧愁不安。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德不孤,必有邻。

  24、译:孔子说:“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2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通过不断地回顾历史,了解旧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并成为一个好老师。

  27、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不要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事情。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这部书中的经典名句很多,今举其一句如下。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其意思是,自已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

  3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7、子不语:怪,力,乱,神。

  3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1、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42、朝闻道,夕死可矣。

  4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7、食不语,寝不言。

  4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54、《论语》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包含了很多经典的名言警句,以下是部分代表性的《论语》名言: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8、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无论和谁一起相处,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6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67、译: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68、另外,《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名言更是具有广泛传承和影响力。

  6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1、因为《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深刻的名言警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7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4、译: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75、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7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7、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1、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82、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8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4、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85、这些名言警句都是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道理、塑造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8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经典名句】相关文章:

经典论语名句06-21

《论语》经典名句07-03

《论语》经典名句03-30

论语经典名句07-04

《论语》经典名句欣赏08-21

论语经典名句【热】07-05

(优选)论语经典名句07-05

经典论语名句[精品]06-22

关于论语名句05-10

《论语》经典名句(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