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人生感悟
最近看到微博上小婷的事情,一个精神病患者,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外界的语言刺激都会造成她的强烈反应,其实这些语言正常人可能觉得不会太在意,但对于一个精神病患者来说,在意的东西与正常人可能并不一样。
每个人都是精神病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是精神病,因为每个人总有些在意的点是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你并不知道在哪个点会引起他的强烈反应。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是一本讲述精神病人的书,虽然这本书要当作小说来读,但也从某种角度上表现了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书里讲了很多案例,有一部分是精神病人对某个特殊的现象感兴趣,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还研究出了一套正常人不能接受的理论,有一部分则是对某种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反应异常,会恐惧,会害怕,会有特别的应激反应。
在微博上关注了@安定医院郝医生,这个逗逼的精神病院的医生,给出了不少处理这些问题的办法,当你的周围有一个这样的人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伴。因为你并不知道他的点在哪里,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他可能就是无法接受。更可悲的是,更多的精神病人都比你还要清楚,你说的一切他都懂,并且还比你想了更多、更深,他知道他说出来以后你可能不会理解,所以就表现出了你觉得是精神病的行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自五年以前我写过一篇《你应该》以后,再次提起这个话题,那篇文章因为自认为太过自大,新博客建起之后,没有迁移过来,没想到五年过后,我依然还保有这个观点,虽然原因有所变化,那篇文章的主题是:有很多人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我怎么能这样做之类的话,但我比谁都更清楚我到底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不需要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因为多数人告诉我的我应该都是我曾考虑过的。
最近出现了一次异常低落的情绪,原因是想做的事情遇到阻力,而且是多件事情同时遇到阻力,心情异常低落,当时甚至想放弃一切,就这么混了。但人总要释放,于是我跟两个人说了这件事,一个是看我情绪低落主动询问的(称之为W吧),一个是我主动告知的(称之为N),但两个人的不同做法,对我的感受造成了巨大反差。
W问及我时,我描述了状态,他什么都没有劝,只是说该休息一下了,如果想休息,我可以陪你散心或者喝酒,这话题很快就放下了,虽然我没有让他陪着散心和喝酒,但我也因此考虑了这种方式,并且试了一下,效果显著。
我向N描述同样的状态时,他开始了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我的反应就是用更多的'证据证明不是你劝的那样,就是我所描述的这样,而且他劝说的那些正能量,无一不是我知道的,只不过在一些情境下,那些正能量并不生效,哪怕是在心里已经想过无数遍,听别人说过无数遍,甚至自己也用这些话劝过别人无数遍。我对其的反应就是,懒的再理你,不想跟你解释,你根本不懂我。本是好意,结果却并不美好,甚至可能会获得无尽的加成伤害,至少双方印象都可能会因此变差好多。
我有一哥们,参加了一次培训以后,用异于其他人的方式来践行培训的内容,到后来甚至到了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我们三个哥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他要走向“歧途”(是我们普通人所认为的歧途)。从那开始,我们私下就一起讨论怎么劝他回到正道,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等着,谁也劝不动,虽然期间我们都在喝酒之后借着酒劲骂过他。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都关注着他,互相沟通。现在我看到的结果是,根本不用劝,他只不过比我们发现的晚一些,但在慢慢改变,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甚至还可能会因此受益。昨天我还跟他说,需要就说话,无须劝说,只需陪伴。
正常人的认知误区
人们总有一种认知误区,想给予这个世界一种强关联的关系,看到结果就去找原因。前两天看到一个小故事:
去银行取款时,因为手里拿着一张其他的优惠卡,就打算试试优惠卡能不能打开银行的门,结果门开了,于是得出了结论:不论任何磁卡都能打开这个门。但站在他旁边的妻子问他:“你怎么知道是这张卡的作用打开的门?”结果试了一下,原来是个感应门,刷卡开门的功能早已经被替换成感应门了。
我们在劝说别人时,也有同样的心态吧,觉得只要状态不好,或者心情不好,都是有强关联关系的,我们会试图找到我们认为的原因,用身边的故事劝说对方,但实际上这些东西,被劝说方可能已经自己想过,多说真的无益,如果劝说就管用,还要那么多心理医生干嘛?
我们都不想被别人所左右,我们却总想左右别人,这是我们每一个精神病人共有的属性。
不过请记住: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人生感悟】相关文章: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散文04-06
陪伴是种长情的告白作文04-18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文09-08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的日志08-21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散文01-10
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散文01-0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600字12-16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情散文06-29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散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