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中朱棣经典台词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郑和下西洋中朱棣经典台词

时间:2022-08-02 12:14:08 台词 我要投稿

郑和下西洋中朱棣经典台词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台词的情况越来越多,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你都知道哪些经典台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郑和下西洋中朱棣经典台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郑和下西洋中朱棣经典台词

  朱棣简介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起,朱棣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即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中朱棣的经典台词:

  一、内圣而外王,与父皇的对白。

  父皇,您一定都看到了,京城里已经血流成河,街巷中尸骨遍地,您会责罚我吗?儿臣对祖业忠心耿耿,绝无夺嫡篡位之心。从北平到京师,我被一步步逼到这宝座前,儿臣看明白了,朱允?愚钝,误国误民,大明如果按照他的国策走下去,定会是死路一条,父皇怕是对今天也早有预料,儿臣为了开创新政,出此下策,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一个人与天下为敌,孤掌难鸣;一双手去扭转乾坤,万劫不复。儿臣被逼入了绝境,才知道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什么叫皇位之上孤家寡人。

  父皇,和尚的话您都听到了吧,儿臣今天不是请求您的原谅,而是希望您能看懂,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因循守旧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要铲除毒瘤就必须要流血,为图新政,儿臣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合于天而齐于人。

  尽信臣不如无臣,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祖不如无祖。摆脱前朝掣肘,克服妇人之仁。先破后立,变法求存。

  若能使大明再创盛世,朱棣不在乎骂名千载,因为只有新政才能真正做到天下百姓所求的四个字:太平、富足。

  二、面对方孝孺之诘难,朱棣的反击

  燕王:先生的文章惊天地泣鬼神,真乃当今大儒。

  方孝孺:只可惜笔墨不如如刀枪狠,文章不如剑戟利。

  燕王:错!错在你是非不清分,良莠不辨,枉读圣贤之书,玷污忠义二字!想我太祖高皇帝艰难百战,定天下,成帝业,传之万世,而建文无道,宠信奸佞,首恶齐泰,方孝孺!倾我社稷,屠我家人,心非禽兽,何忍于此?我自受封以来,卫国守疆,惟知循规守法,而奸臣跋扈,加害无辜,蓄意削我护卫,聚人马三十万围困我于北平,甲马奔突于街市,剑声喧嚣于王府,我只得佯疯以求苟活,我乃太祖嫡子,堂堂燕王竟至如此,何况天下百姓?苍天尚有好生之德,而你等奸佞,竟驱大明子民自相残杀,致使天下百姓生灵涂炭,父皇能有多少子孙待汝杀戮?江山能有多少田舍供其损毁?朱允?!才不及学徒!德不及贩夫!以空谈欺天下!以愚顽误家国!变律法,改官制,离经叛道,复井田,乱藩镇,倒行逆施。太祖遗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方孝孺你以当今大儒自居,不行圣人之道,此为不仁,口称君子,却使诡计离间我叔侄亲情,此为不义,允?自焚,你却苟活于世,此为不忠,太祖陵前,你竟信口雌黄,欺世盗名,此为不孝,尔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反咬一口,招摇惑众,狼子野心,天地可鉴!

  方孝孺:你口舌再利,也洗不清你的谋逆之名!

  燕王:你今天算是把本王骂醒了,仁者不以安危易节,义者不以祸福易心,勇者不以生死易志,朱棣在此昭告天下,九五之尊的大位,朕坐定了!

  拓展阅读:

  郑和下西洋事件简介

  为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明朝的影响,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起,朱棣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见郑和下西洋)。永乐时派使臣来朝者亦达三十余国,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泥王和苏禄东王亲自率使臣来中国,不幸病故,分别葬于南京和德州。

  郑和下西洋历史典故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人所建的万里长城,是历史上规模最浩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明朝永乐和宣德年间,中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无论是船只体积还是船队规模,都比接下来五个世纪中各国所建立的船队宏大得多。统领这支船队的,是一个来自云南的穆斯林,名叫郑和。

  显国力,通贸易,招朝贡

  本文开头提到的碑文也说,郑和出使的目的是“宣德化而柔远人”(宣扬皇上以道德感化人,以仁慈对待远方的民族)。谈到七下西洋的`成果,碑文说:“际天极地,罔不臣妾。……海外诸番……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远及天际和地极的国家,全都臣服于中国。海外番邦、异域之人,都带着珍宝和礼物前来朝贡。)

  郑和船队到过的地方

  关于明朝君主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郑和是以大使的身份传播中华文化,向外国显示友好。有些人则认为,郑和出使是为了让其他国家俯首称臣。郑和确实赠送了丰厚的礼物给欢迎他的统治者,也给予他们政治上的支持。他也曾攻打不肯向明朝皇帝称臣纳贡的国家,生擒了他们的国王。结果,印度洋沿岸有许多国家都派出使节前来朝见明朝皇帝。

  郑和的船队也携带了明朝工匠所造的上乘漆器、瓷器和丝绸,跟远方的国家进行贸易。船队带回来的有珠宝、象牙、香料、热带木材和中国人视为稀罕的其他奢侈品,还有一只长颈鹿。据说,这只长颈鹿到达后,轰动一时。通过这些贸易和文化交流,外界有机会一瞥中国在15世纪的辉煌文明。

  很可惜,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后只不过几十年,中国就停止了跟外国通商,也不再派遣使臣到海外。新的皇帝和朝臣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天朝大国根本无须外求,于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为了让郑和的事迹在历史中湮灭,他们看来销毁了郑和的全部航海记录和船队的所有船只。直到近代,郑和七下西洋的细节才呈现在中外人民眼前。

  郑和下西洋简介

  郑和是明朝人,从1405年到1433年曾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郑和船队的船只数目也许有200多,有战船、粮船、水船、马船等等。随行人员有2万7000多人,包括水手、朝臣、将士、商人、工匠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任何国家拥有的船队,规模比得上郑和的船队。郑和的船队到过远东和印度洋沿岸各地,甚至远达东非。

  郑和手下三个随行的下属,分别写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这些著作让后人了解到郑和下西洋的不少事迹。

  郑和宝船的大小和数量

  据明朝史籍描述,郑和宝船(船队中的旗舰)高大如楼,折合成现代长度单位,也许超过136米(447英尺)长,56米(183英尺)宽。有些学者认为,史籍的这个描述很难查证,又认为木帆船的长度如果超过90米(300英尺),结构上会有问题,因此质疑宝船是否真的如此巨大。

  一篇论述郑和宝船的文章说:“所有迹象都显示,宝船的大小被夸大了。如果说每只宝船长200‐250英尺[60‐75米],会比450英尺[1355米]更合理。”无论史籍是否真的夸大了宝船的大小,在15世纪能造出长度超过60米(200英尺)的船已经很了不起了,而郑和的船队有62艘这么大的宝船!

【郑和下西洋中朱棣经典台词】相关文章:

《郑和下西洋》经典台词参考04-14

郑和下西洋05-12

郑和下西洋05-12

郑和下西洋12-08

郑和远航下西洋04-22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04-22

郑和下西洋是哪个朝代04-09

郑和下西洋与造船技术06-08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