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4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时间:2021-12-14 09:20:11 三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4篇)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4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1

  1、相关背景

  剪枝:为保证果树正常开花、结果或为了保持树形,对花木的枝条定期进行修剪。工人叔叔每年都要给果树修剪树枝,有的树一年要修剪两次。这是因为果树一年要长很多枝条,如果不去修剪,枝条就会越长越长,越长越密,最后连阳光也透不进去,没有阳光,果实怎么能长好呢?剪枝工作一般在秋冬或冬春之交时进行。

  2、主要内容

  《剪枝的学问》记叙“我”在桃园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对话,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有关剪枝的学问,使“我”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知识的哲理,获得了必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的启发。

  3、句式

  比喻:

  1、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

  2、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拟人: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3、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第二段(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第三段(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第四段(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二

  《恐龙》

  1、相关背景

  恐龙,繁盛于中生代(约两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与传说中的“龙”无关。恐龙种类繁多,一般头小体大,大的长达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小的长不到一米。生活于陆地或沼泽附近。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中生代末期全部灭绝。

  2、主要内容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的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3、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三

  《槐乡五月》

  1、相关背景

  洋槐,豆科,落叶乔木,又名“刺槐”,高15~25米,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25片,互生,卵状长圆形。花冠(ɡuān)蝶形,黄白色,夏季开花,秋季结果。荚果肉质,不开裂,内有种子1~6粒,果皮在种子连接处收缩,使荚果成一串念珠的形状。

  2、主要内容

  《槐乡五月》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洋槐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感人场面,抒发了槐乡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句式

  比喻:

  1、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2

  一、《剪枝的学问》

  1、相关背景

  剪枝:为保证果树正常开花、结果或为了保持树形,对花木的枝条定期进行修剪。工人叔叔每年都要给果树修剪树枝,有的树一年要修剪两次。这是因为果树一年要长很多枝条,如果不去修剪,枝条就会越长越长,越长越密,最后连阳光也透不进去,没有阳光,果实怎么能长好呢?剪枝工作一般在秋冬或冬春之交时进行。

  2、主要内容

  《剪枝的学问》记叙“我”在桃园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对话,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有关剪枝的学问,使“我”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知识的哲理,获得了必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的启发。

  3、句式

  比喻:

  1、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

  2、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拟人: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3、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第二段(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第三段(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第四段(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二、《恐龙》

  1、相关背景

  恐龙,繁盛于中生代(约两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与传说中的“龙”无关。恐龙种类繁多,一般头小体大,大的长达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小的长不到一米。生活于陆地或沼泽附近。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中生代末期全部灭绝。

  2、主要内容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的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3、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三、《槐乡五月》

  1、相关背景

  洋槐,豆科,落叶乔木,又名“刺槐”,高15~25米,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25片,互生,卵状长圆形。花冠(ɡuān)蝶形,黄白色,夏季开花,秋季结果。荚果肉质,不开裂,内有种子1~6粒,果皮在种子连接处收缩,使荚果成一串念珠的形状。

  2、主要内容

  《槐乡五月》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洋槐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感人场面,抒发了槐乡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句式

  比喻:

  1、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四、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五、三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3

  一、多音字

  似 shì似的 假 jiǎ假如 处 chǔ处分 处理 泊 pō湖泊

  sì似乎好似 jià放假 chù到处 处处 bó停泊

  二、词语积累

  1、自然风光:大雨滂沱 夕阳西下 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 连绵不断 湖光山色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2、夏天钓鱼:烈日当空 清澈见底 风景如画 满头大汗 喜出望外 垂柳鸣蝉自由自在 兴高采烈

  3、有“根”字的:根深本固 浇树浇根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

  4、秋天的成语:凉风习习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一叶知秋 天高云淡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5、描写风浪的:波涛滚滚 波涛汹涌 惊涛拍岸 波涛澎湃 滔天巨浪

  6、带颜色的词语:绿树红墙红墙黄瓦 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 白纸黑字

  三、词语解释:

  1、晒蔫了:因失去水分而萎缩。

  2、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3、枫桥夜泊:停船靠岸。

  4、霜叶红于二月花:比。

  5、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缭绕的地方。

  6、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给晒蔫了。

  7、惊涛拍岸: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山崩地裂的声音。

  8、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意:含义“深”:深刻。

  9、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枫树。对:相伴。

  四、填空:

  1、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谁”是指:党、祖国、父母、老师。

  《让我们荡起双桨》: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乔羽,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其中有字词典指《《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无字词典”指生活中的学问。学会查“无字词典”指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爸爸的话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学会查“无字词典”》:“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学会查“无字词典”即学会留心观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课文告诉我们: 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虚心好学、一点就通的聪聪 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爸爸

  3、《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最能表达作者对枫林美景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因为。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写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4、《枫林夜泊》(唐 张继)诗中着重写看到景物的诗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着重写听到声音的诗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泊:停船靠岸。作者看到的景物有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听到的声音有乌啼、钟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山行》《枫桥夜泊》《夜书所见》三首诗都写的是秋天。

  《山行》写的景物:寒山、石径、白云、枫林、霜叶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什么?(背书上诗意)

  重点词语:

  石径:石头小路。 斜:曲折。

  白云生处:白云飘浮的地方。 坐:因为。 于:比。

  《枫桥夜泊》写了看到的景物: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听到的是:乌啼、钟声。描写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孤寂忧愁的心情。

  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什么?(背书上诗意)

  重点词语:

  泊:停船靠岸。 对:相伴。 到:传到。

  5、《做一片美的叶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做一片美的叶子》: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金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无私奉献的精神。

  6、《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写的景物:梧叶、篱笆、灯光。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五、背诵默写

  1、《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古诗两首》

  2、拓展秋天的诗:《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苍山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卧)看牵牛织女星。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作为一个属概念,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都作为它的种概念,再作如下归类: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3.“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乐景哀情、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4.“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顺叙、倒叙、插叙等。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4

  一、多音字

  强qiǎnɡ勉强 几jī几乎 为 wèi 为何 为什么

  qiánɡ坚强强大 jǐ几何 wéi 为难

  jiàng 倔强 和 hé和好和谐

  差 chāi 出差 差事 hè 和诗

  chā相差差别 huò和药和弄

  chà 差劲 差不多 huó 和面 和泥

  cī 参差不齐 hú 和牌

  钻zuān 钻孔 散sǎn 散文 铺 pù 铺盖 难 nàn 灾难 难民

  zuàn钻石 sàn 散会 pū 铺床 nán 困难 难受

  二、易错词语

  侵略 打仗 受伤 磨坊 信心 招集 抵抗 失败(成功) 激烈 灰心动员兵败会稽吴王夫差越王 勾践 奴仆 万般无奈 表示 谋臣 灭掉 免除后患 骄傲(谦虚)夫妇 屈辱 耻辱 柴草努力 转弱为强 肺结核 雷奈克 沿着 疾病 异常 思索 缓步 仔细 分析 跷跷板 清楚 笔记簿 胸腔 凑近 空心木管 诊断 效果 喇叭状 排列成行

  三、成语

  1、历史故事有:纸上谈兵人木三分望梅止渴指鹿为马一字千金

  2、卧薪尝胆成语歌:忍辱负重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以上五个赞美勾践)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3、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牛郎织女》《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开天辟地》

  四、填空

  1、《第八次》是一则外国历史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了信心,后来,从蜘蛛结网的成功中受到启示,重新振作,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者,取得胜利的故事。用一句名言概括这种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第八次》:写了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告诉我们:只有永不放弃才能成功。

  我们认识了坚持不懈的布鲁斯王子。

  形容布鲁斯的成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毫不气馁,有志者事竟成。

  2、《卧薪尝胆》这是一篇历史故事,写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征战胜败的故事。形容勾践的成语有: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忍辱负重、以屈求伸。薪:柴草。卧:躺在。胆:苦胆。卧薪尝胆的意思是睡在柴草上,尝苦胆的味道。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卧薪尝胆》:写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失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告诉我们:只有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才能成功。我们认识了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的勾践。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卧薪尝胆、纸上谈兵、望梅止渴、指鹿为马、一鸣惊人、闻鸡起舞、老马识途、如鱼得水

  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写的是法国医生雷奈克从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主要写了雷奈克从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地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善于观察、勤于实践,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我们认识了善于观察、潜心研究的雷奈克。

  4、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坚持不懈(不屈不饶)的布鲁斯、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勾践、骄傲自大的夫差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雷奈克。

  5、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古今贤文 .劝学篇(上)》

  布鲁斯、勾践、雷奈克最后都取得了成功,但是成功的道路却不一样:

  布鲁斯:永不放弃

  勾践:忍辱负重

  雷奈克:善于观察、潜心研究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语文表达方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体: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古诗词: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4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12-13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2-07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07-3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4篇12-13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5篇)12-08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5篇12-07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单元知识点11-16

三年级下册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苏教版)05-18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