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师:怎么样?
生:好!
师:请像老师一样读。
(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
[评:课文内容怎么才能懂?反复诵读才能懂,所谓“披文以人情”。诵读得充分,才能感悟得深切]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
师:再看“收拾”。这个词谁读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负我。我就打你。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最后两节:
(生读书)
师:懂了吗?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师:是我吗?(笑声)
生:就是把杂草毒死。
师:对,“收拾”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读了后面的课文懂的,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师: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灭了。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师: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房间弄干净。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
师:再看“收拾”。这个词谁读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负我。我就打你。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最后两节:
(生读书)
师:懂了吗?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师:是我吗?(笑声)
生:就是把杂草毒死。
师:对,“收拾”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读了后面的课文懂的,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师: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灭了c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师: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房间弄干净。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读--
(学生读“有气无力”)
[评:强调让学生感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教师导得得法,学生才能悟得真切。正是由于于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对“收拾”一词的理解才逐步到位]
师:“纷纷”读懂了?请懂的同学站起来。我读课文,你们做动作。
(学生纷纷站起来)
师:“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不一会,杂草就纷纷倒下。”
(在老师的读书声中,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倒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师: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学生齐答:懂了)刚才有个同学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那里的“纷纷”是什么意思?
生:那个“纷纷”是指毛毛雨慢慢地下。
师:不是慢慢地下。
生:是指不断地下。
师:对,是指不断地下。课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评:同一个词语,所在的语境不同,意思也可能不同。于老师教学“纷纷”一词,不忘照应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其教学安排得严密、周到之处]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这些词语都懂了。现在再读,就会读得更好。下面我们找一个读书最好的同学来读。
(由同学推荐出来的一名女生,到前面配乐朗读。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同学们听得人了迷。读完,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还记得第三题的要求吗?“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请大家
简单地说一说。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它就被杂草抢营养。(师插话: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杂草就来抢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喷了一些化学除草剂,把杂草消灭了,小稻秧这才脱险。
生: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就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
那些杂草抢去了它的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来了,把杂草给消灭了;小稻秧终于
脱险了。
师:说得好,一个比一个好。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评: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由于诵读课文比较充分,课文内容理解得较好,学生完成这项作业并不困难。由此看来,让学生熟读课文是关键。正如于老师所说,“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师:下面,请大家把课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正确、规范地写生字。注意,一要正确,二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没有?(放古筝曲)好,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需要老师帮助?
生:“杂”、“欺”这两个生字的笔顺我拿不准。
(教师范写“杂”、“欺”)
师:还有哪些字?
生:器。
师:(范写后)一起把“器”字书写一遍。
师:写字课再把仿影、临写两项任务完成。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实录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小稻秧脱险记》优秀课堂实录06-06
语文《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03-17
《小稻秧脱险记》的语文教学反思01-14
《小稻秧脱险记》语文教学反思01-14
《小稻秧脱险记》课堂教学设计06-26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5-26
课文《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08
2017年《小稻秧脱险记》评课稿汇编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