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一】
第一部分的教学就紧扣有感情地读进行,因为这一部分的重点无非就是两个词:敬畏和热爱。我让学生说说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为什么敬畏海洋?找到有关语句之后,抓住“提供航行便利”、“······食物”体会人们对海洋的热爱;抓住“掀翻”“冲垮”“毁灭”等词语体会人们对海洋的敬畏。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读出人们对海洋的这种矛盾心理。
第二部分的教学紧扣“海洋给予21世纪的人们哪些希望?”进行朗读、交流,提炼小标题。本来课前认为提炼小标题应该没有困难,结果我的预设不足,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说完之后再来看第四小节,联系上下文,学生自然能感觉到其承上启下之作用。最后让学生认识“只有更好的保护,才能更好的开发利用。”
可见课前的预设还是很重要的,要真正地去了解学情,这样才能事倍功半。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选文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正符合这一特点。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一、说目标
根据本课的内容,我设置了3个目标,并用三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能够说出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具体描述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悟,能够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在揭示目标时,我没有采取以往的幻灯片出示的形式,而是教师口述,学生认真倾听并且进行复述,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体现课标的要求,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二、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的“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海量阅读实验研究,在处理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流程。
1.从“海洋”谈起,了解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
2.自主学习,明确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具体描述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也就是目标2。
3.展示交流,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也就是目标3 。
4.拓展阅读,深化对海洋的认识。
三、教后反思
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目标的设置。简洁明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2.体现了我校的海量阅读,大容量,高效率。课内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能做到简约、平实、清晰,而且直面核心知识,真正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学生会学、会交流、会合作,真正实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生命教育高效课堂目标,提高课堂效益。
再完美的课堂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遗憾。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做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课堂的自主度、参与度、有效度,遵循课堂时间以学生为主,问题探究以学生为主,总结提炼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尽量给学生权利、机会,让学生去选择、去体会。但是由于自身不够沉着,不够机智,在处理第一部分“人类与海洋关系”时,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因而学生自读自悟少,教师引得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探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记住一句话:成长不能代替,发展需要亲历。课堂是师生的互动地带,教师要把握好“导”的时机,要“导”在学生的疑难处、困惑处、关键处,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