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时间:2024-06-26 14:22:13 海洁 九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1

  一、读文导入

  师: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刻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

  师:配乐朗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师精彩的诵读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掌声雷动。)

  【品鉴】教师用古典的环境描述导入。简短的导语营造了一种原始而静谧的古典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范读,听者有一种被经典包裹的美感。

  师:给我们留下这段精美短文的圣人是谁呢?

  生:孟子。

  师:(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

  助学资料1: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做批注:名轲,字子舆,亚圣,《孟子》一书,“四书” 之一,写下这几个关键词。

  二、学法推荐

  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我们的建议。

  助学资料2:

  学法推荐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生:第一,首先是要熟读,基本上能把文章说出来,然后思考里面的一些字词句,琢磨出它的意思。

  师:两个关键词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好!我们先进入熟读篇章,熟读篇章我们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项是对答式朗读,另一项是品味试朗读。对答式朗读主要是老师出示问题,同学们到原文中摘录语句,进行朗读式的回答。我们进行抢答,注意题目。

  【品鉴】教师用古人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其人可信,其词也雅,其法也当。

  三、熟读篇

  师:第一问,有点难,三才者何?

  (学生窃窃私语)

  生:天、地、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啊?

  生: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师:绝对读过《三字经》,掌声送给他。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三种元素就是天、地、人,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

  生:天时、地利、人和。

  师: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轻重厉害如何呢?原文回答。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能告诉我它的意思吗?

  生:有良好的天气条件,不如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不如人民齐心协力。

  师:“不如”是什么意思呢?

  生:“比不上”的意思。

  师:那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何也”就是“为什么呢”。文中哪几个句子解说了“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

  生: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它有一句话是说,“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这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帮我说说它的意思。

  生: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它围起来攻打它,但是却不能取胜。然而把它围起来攻打它,是得到了……

  师:“天时不如地利也”,正好反过来了,是吧?哪个同学能够把她刚才说的那个句子的大意很顺畅地说出来?她有亲友团吗?好,这位女生。

  生:把它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师:嗯,一座城池仅有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他围起来攻打却不能取得胜利,是何道理呢?那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接下来一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已经猜出来了。

  生:(齐说)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师:请回答。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能解说一下吗?

  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也并不是不深,武器也并不是不精良,军粮也并不是不多,然而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

  师:你的解说里面,有一个词解说的特别精妙,“米粟”解说为军粮,是作战要用的东西,很好!这里面的“城”作什么讲?

  生:城墙。

  师:“池”呢?是池塘吗?

  生:是护城河。

  师:很好!我们继续往下走,考验还在继续。得道者,何如?

  生:得道者多助。

  师;我不大懂这句话的意思,你能帮我吗?

  生:得道的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会多。

  师:这个人在文中指什么人?

  生:君主。

  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接着往下说: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是什么意思?

  生:很少。

  师:你能说一个带“寡” 的成语吗?

  生:薄情寡义。

  师:还能说一个吗?

  生:孤家寡人。

  师:孤陋寡闻、曲高和寡、寡不敌众,寡和众就是一组反义词,少的意思。那么把整个句子说一下。

  生: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师:寡助若何?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这个字为什么读pàn?

  生:因为它是一个通假字,通背叛的“叛”。

  师:背叛的意思。“亲戚”课下注释是怎么解释的?

  生:内外亲属。

  师:老师重点提醒一下,这里的“亲戚”和现在的“亲戚”有点不同。现在的“亲戚”是一个词,泛指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亲”专指父系亲属;“戚”专指母系亲属,所以中国封建社会,说皇帝的妃子,娘娘的兄弟,就叫外戚,他们扰乱朝政就叫--

  生:外戚干政。

  师:整个句子意思说一下。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少到了极点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生:亲戚都会背叛他。

  师:我建议把“亲戚”解释出来。内外亲属,前面还加一个连字,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其他不是亲属的人呢?

  生:更会背叛他了。

  师:接着说:多助,若何?

  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何解?

  生: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师:最后还有一个难度系数稍稍大点的: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请说之。

  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君主打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师:所以……

  生:所以君子不战也就罢了,战就一定会赢。

  师:这里的君子是指得道的还是失道的?

  生:得道的。

  师:前面一个字还提示一下,“以天下之所顺”的“以” ……

  生:凭借。

  师: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

  【品鉴】老师用文言的语言教古文,言简意丰;用古典的语言教古文,音韵忽而缭绕悠长,忽而铿锵短促,忽而低沉引人思考,忽而激越令人血脉贲张。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又得夫子游学,坐而论道的神韵;用对话的方式读古文,避开了简单的朗读和串讲,学生是带着问题在读,碰到问题才讨论,教师则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释疑,教学有间苗拈花之致,疏密互见之美。

  师:经过这一番的问答,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想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来系统地问,大家系统地答,争取把我们刚才的理解深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准备好!

  师:三才者何?

  生:(齐答)天、地、人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齐答)天时、地利、人和

  师:很好,我说过,孟子的文章适用于铿锵一点去读。

  师:三者轻重厉害若何?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生:(齐答)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语气还可更盛一点。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生:(齐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何如?

  生:(齐答)得道者多助。

  师: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若何?

  生:(齐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若何?

  生:(齐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齐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品鉴】教师用文言的对话达到反刍效果。这样的对话,使课堂古典的气氛更加浓郁,学生隐然进入到雄辩者的角色之中,强化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感情;这样的.对话,使文气更加贯通,学生隐然领略到了文中坚实的逻辑链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师:这一番对答让老师感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很好,我们接着进行品味式朗读。同学们请回看课文,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好好地把它读读看。

  生:(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比较喜欢读这个句子吗?

  生:因为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揭示了战争当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师:揭示了一个哲理,就是君主施行仁政,你一下子看到句子里边的意思里去了,很不简单,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这个句子老师也很喜欢,并且把它稍稍地改了一下,你认为是老师的改句好呢,还是孟子的原句好?

  屏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生:我觉得原句好。

  师:为何?

  生:寡助之至,它没有直接说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众叛亲离后,国家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师:也就是说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透彻,我们讲道理就要讲一个“透”字儿,然后从句子的句式上来看,还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生:原句的对仗十分整齐。

  师:嗯!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句式。其实从句式上说是对偶,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什么?

  师:得道--失道,多助--寡助。

  生:对比。

  师:这样对比对比的好处?

  生:“道”就更重要了。观点更鲜明,说理更透彻。

  师:很好!同学们,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构成对比关系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还发现有其他特点的句子没有?

  生:我觉得第一句用了顶针的手法。

  师:你还知道顶针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生:读来琅琅上口。

  师:一种回环,琅琅上口的感觉,你能读出来这种感觉?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还有自己的发现吗?

  生:还运用了排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后面还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里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来很有气势,而且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地利的优势,从而得出了人和的重要。

  师:说得非常好,很有见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有一个不良嗜好,特喜欢改句子,请看--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师:我把你说的句子改了一下,是孟子的好呢,还是我的好呢?

  生:孟子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是用的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师:我又作了一个改动,你看,哪一个好呢?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生:原句更有气势。原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的有力。

  师:你能读出其中的气势来吗?老师建议你在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由慢而快;在语调上也应该有所变化。

  (学生读--师示范--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我读给你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老师读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域民”“固国”“威天下”,有范围越来越大的意思。

  师:说得好!老师把它叫做层递式排比句,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经过一番品读,我整理了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请做笔记。

  助学资料3:

  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品鉴】教师用读的方式教古文。孟子的文章,往往一气贯注,猛浪若奔。但是,如何读出这种气势,如何读懂这种气势背后的道理,却是十分困难的。执教者采用“选择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有感觉的句子;用“改句读”的方式让学生琢磨并领悟文章气势背后的句法结构;用“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层递语势的构段方法;用“回味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变式朗读都直接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精思篇

  师:接下来进入精思环节。对这篇文章,老师有三种变形,请你琢磨一下,这三种变形,各自都有什么道理。

  屏显:

  二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三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四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欲言又止,老师提示别急。三分钟等待之后,学生仍面现难色。)

  师:不大好说是吧?好,请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起--承--转--合

  师: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再思考。

  生:二分法,前面写打仗的道理,后面说治理国家的道理。

  师:如果说,话题一主要论述的军事,那么话题二主要论述的就是政事。两个话题各自的核心句是--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各自的核心词是--

  生:和、道。(板书两个核心词)

  生: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第一段摆出论点,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

  师:很好!至于四分法,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课后研究的话题,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来完成。最后请同学齐诵课文作为本课的结束。

  【品鉴】用分段法探摸文章的结构。古人写文章在形式上是不分段的,这就给今人留下了探究的空间。执教者通过不同的段落划分方法,给学生提示出议论文不同的结构方式。三种划分方法,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二分法在教学目标上是总体把握文章要义,在教学层次上是为三分法作铺垫;教师重点教学的是三分法,有前面的教学铺垫,加上屏显提示,教学难点很快就突破了;四分法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说法,执教者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处理。教学显得有轻重,有留白,有张力。

  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2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来自战国时期的经典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首先,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在战争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兵力吗?是武器吗?还是其他的什么呢?

  生:(纷纷讨论,有学生回答)老师,我认为是民心!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提到了“民心”,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的核心观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

  二、作者介绍

  师:在开始学习文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这篇文章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作品。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被尊称为“亚圣”。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尤其是儒家学派的发展。

  三、初读文章

  师:现在,请大家先自行阅读文章,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意思。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文章的内容。

  (学生自行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四、文章分析

  师: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很好!那么,什么是“天时”?什么是“地利”?什么是“人和”呢?

  生:“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的是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非常准确!那么,文章是如何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呢?

  生:文章首先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了多个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比如,在战争中,城池的高大、兵器的锋利、人口的多少等因素都不如内部团结、民心所向来得重要。

  师: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核心论证思路。那么,大家认为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呢?

  生:(纷纷讨论)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人和”这一重要因素。只有团结一心、互相支持,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也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一观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思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人和”在战争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一观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朗读这篇文章,感受其中的深刻含义。

  (学生齐声朗读文章)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3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师:很好,大家都理解得很到位。那么,在历史上,有哪些君主是因为得到了民心而得天下的呢?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引导并补充)

  师: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课文,来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二、课文朗读

  师:首先,请大家翻开课本,一起朗读这篇课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师:很好,大家的朗读很有感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

  中心论点

  师:首先,请大家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师:对,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遵循道义,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违背了道义,就会失去人们的支持和帮助。

  论证方法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师:很好,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他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一些例子,如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等,来说明得道者多助;同时,也通过对比失道者的例子,如夏桀、商纣等,来说明失道者寡助。这种论证方法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字词解析

  师:在课文中,有一些重要的字词需要我们注意。比如,“道”指的`是道义、正义;“助”指的是帮助、支持;“寡”指的是少。请大家在课本上做好标注。

  四、小组讨论

  师: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理有哪些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的,时间到。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补充)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理解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理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只有遵循道义、正义,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违背了道义、正义,就会失去人们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牢记这个道理,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

  六、布置作业

  师:课后,请大家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们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请大家搜集一些历史上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下课铃声响起)

  师:好的,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九年级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练习09-17

文言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04-03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11-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06-1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翻译10-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题09-10

《曹刿论战》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训练09-17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通用12篇)11-24

巴金作品《繁星》课堂实录08-20

《谈礼貌》优秀课堂实录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