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克己复礼》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克己复礼》课堂实录
一、导入:国学热中说《论语》
师:近来国学正热,儒学尤其热,《论语》与孔子更是一派火热。大家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一个是易中天品三国,还有一个是……
生(齐声):于丹。
师:于丹她讲得最红的是……
生(齐声):《论语心得》,还有《庄子心得》
师: 2500多年的那个孔子,居然会热得如此。在这当中,既有实在的,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可有些则是炒作,有的更是盲目的复古。那么我们作为高中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读读《论语》,能够同两千多年的孔子,同他的灵魂、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博大精深的儒家的学说做些交流和接触,那是非常必要的。我给大家提个问题:你觉得怎样的人来上《论语》最好?其实我觉得我来上最好。(生大笑)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孟轲。
生:哟,孟子。
师:孟子又是谁?
生:是儒家学说的代表者之一。
师:对,只我是伪托的,我姓黄。当年我的父母大概也是望子成龙啦,想让我成为像孟子这样的人。
生:(大笑)孟子当然是老了。
师:所以,我说我上这个文章最适宜,孟子教孔子。大家说说,你们心目中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但很有学问。
师:对,还 可以再进一步说说。
生:是一个大教育家,有弟子八千。
师:应该是三千,有七十二贤人。被封建帝王称为“万世先圣师表”。了解他的思想学说吗?
生:主张仁政,很崇拜周礼。
师:这你们从哪里了解?
生:文章中说,“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等等,还说,“吾从周。”“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师:大家都谈了自己心目中的孔子!这是大家在以前的学习中了解的。我想,我们通过《克己复礼》这篇选文的学习,去了解一个更具体更人性化的孔子。
二、孔子坚守仁政的意义:一个人的悲剧与时代
师:孔子为什么要主张克己复礼呢?他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复礼的理想。
师:可以这么理解,按照《论语》的观点主要是为“仁”。另外我们还可以从造字法看,“仁”是一个怎样的字?
生:同“人”有关,是两个“人”。
师:孟子说过:“仁”一曰人,人为一个外壳,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所以,孟子又说:二曰心。“曰人、曰心”,这是孟子对“仁”的.理解。“克己复礼 , 为仁。”大家看这个“礼”字,从我们中国造字法来看,它的繁体字应怎么写?“礼”。这个字大家看看,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它同什么有关呢?首先,同祭祀宗教及艺术有关,在孔子儒家的学说中主要是指道德与思想有关。纲常人的伦理及规范秩序有关。所以后来宋代赵普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等都是同此有主要关系。我们后人往往把把它理解成政治。我想,《论语》首先是一部关于人的书。那么“克己”的“己”怎么理解?
生:应该是指人自己。
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己”在文章中不仅仅是指自己,是指个体的生命。那么,克制自己个体生命当中什么样的情感?
生:……
师:大家知道,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
生:(齐声)春秋末年。
师:对,春秋末期。当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被大大削弱了,而诸侯纷纷兴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制度,就是……
生:礼崩乐坏
生:所以孔子提出要“克己”,克制自己的一种浮躁的欲望的东西,从而达到“礼”。
师: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周天子的思想的权威的法令的制度的核心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什么?
生:仁,仁政。
师:是呀,生命个体情感欲望.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个人在动荡的世事面前,常常会不能自已呀;所以孟子是看得很深的,从人的角度,从人心的高度来思考。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是人的伦理修养。至于礼,我们刚才已经谈到……
生:同祭祀宗教及艺术有关,主要是指道伦理及规范秩序等。
师:《左传》里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矣。”
师:我们了解《左传》吗?
生:《左传》是解读《春秋》的著作。《春秋》传说是孔子编订的,也是儒家的代表著作。
师:“经国家”的“经”,是治理的意思。儒家学说关于为人处世有一句重要的话,叫修身……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师:这四个词语实际上就贯穿在这个“经”字上。后面的“定”,安定,平定;序,有秩序、有规范;利,有利于后代。对于理解“礼”的理解,我认为这个注解非常重要。
师:对于仁与礼我们大体了解了。那么这里谁在发问 “仁”的问题?
生:颜回。
师:大家知道,孔子弟子有三千,有七十七贤人,为什么是颜回提出这个问题来呢?在这么多弟子当中,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思想比较好,心胸比较开阔。
生:他忠诚于孔子的学说。
师:《论语》孔子怎么表扬他的吗?
生:好象是一碗饭,一碗汤
师:不错,虽然还不完整,但你已经转化为今天的语言了。《论语.雍也第六》里写颜回道:子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粗菜淡饭住在简陋的巷子中,人家是不能忍受,而他却乐呵呵。记得我以前读《庄子》,庄子经常调侃孔子,因为庄子属道家思想。但一提到颜回时,庄子马上就严肃起来不再玩世不恭了。因为颜渊是一个庄重的安贫乐道的人,庄子对他很敬重。所以只有颜回才有资格问这个“仁”。如果下文出现的子夏、子路、宰我等可以吗?
生:不行。因为子夏、子路等人没有这个资格,在孔子眼里常常有不仁之言行。
师:只有他最有资格问仁。颜渊被后人称为“复圣”。可以这样说颜回更是孔子的精神弟子,他沉静、内敛,有自觉的牺牲精神。
三、克己复礼的背后:指向人心
师:他问仁是什么呢,孔子解答道:“克己复礼,为仁”,就要回归到人心,人这个本体,去思考。“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共有109次。那么,克己以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生:“天下归仁”。
师: 这“归”字,怎么理解?
生:课本里的注解说“赞许”,而译文里是回归的意思。
师:两种理解都可以,权威的解释是“赞许”。颜回问到底怎么做呢?
生:孔子回答,对于非礼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师:颜回怎么说呢?他很谦虚。哪里表现了他的谦虚?
生:不敏。
师:对,“不敏”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聪明”。但他会怎么样?
生:照着做。
师:哪个字表明他会照着做。
生:“请事”。
师: “请”是一个谦敬词。“事”就是“执行”。
师:那么仁也好,礼也好,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第二、三两则中,从哪两个字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礼是非常崇敬的?
生:“郁郁乎”。
师: 什么叫“郁郁乎”?
生:文采丰富的样子。
师:或者可以说“文明昌盛的样子”。这个还不能说明他对礼的崇敬,更特别的是哪个词?
生:从。
师:什么叫做“从”?
生:依从。
生:尊重
师:对,依照、遵从、尊重。大家看,这篇文些篇章中反反复复地围绕“礼”“仁”,来做文章。这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这个核心实际又是规范了中国2500多年来文化的纲。(在黑板随手画一个圆圈)我们用这个大圈代表儒家文化和思想,大家看看第一章关键是抓住哪个字?
生:“克己”。
师:第二则呢?
生:从周。
师:为什么要从周,从什么呢?
生:周礼。
师:为什么要从周礼呢?
生:我们历史中也学到过,因为周礼是当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所制定的一套制度。
生: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是文化的代表。所以他要从周礼。
四、轴心时代的道统思想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