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教学反思+说课稿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方山子传》教学反思+说课稿

时间:2021-04-05 10:34:45 高二下册 我要投稿

《方山子传》教学反思+说课稿

  《方山子传》教学反思

  第六周,根据计划,我让学生自己讲文言文,第一课就是《方山子传》,学生上了三节课,效果不佳。

《方山子传》教学反思+说课稿

  第一个学生上台,仿照我的模式,开始报听写,声音比较小,语速比较快,学生们有点不适应,不过课堂纪律还好。第二个学生开始讲课文,她先介绍了一下作者,又介绍了一下陈慥,还讲了写作背景,明显是在模仿初中老师的上课程序,重点不够突出。因为文学常识已经不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可她还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来介绍。看来学生们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然后,她开始串讲课文,由于比较紧张,她老是用课本或教参挡住自己的脸,教态非常不自然。而且过分拘泥于教参,有些错误的地方也没有校正。看来,学生们自主备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在指导学生备课方面,我还要多做一些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和相关资料。学生在讲时,声音普遍偏小,底下的学生还觉得很新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一些讲课者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学生们就会自行在下面议论,声音较大,时间较久就会影响讲台上的学生讲课,也会影响自己的听课。这些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差强人意,但效率太低。

  第二节课,第三位学生继续串讲课文,声音小,拖宕,准备不充分,效果很差。最后五分钟,我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讲得不清楚的地方作了一些补充,讲错的地方作了纠正。看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第三节课,还是第一位学生讲课,因为她是组长。其他组员有的负责教案的撰写和资料的搜集,结果就是能者多劳了。看来任务分配机制上也存在问题。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她先讲完了剩下的内容,还是存在知识点不清楚,声音小,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学生们的反应也是不太好,我几乎都想放弃这次实验了。不过三思过后,我还是决定继续下去。出现问题应该努力去解决而不去消极逃避,否则问题还是问题。

  针对这次学生自主讲课出现的问题,我决定以后几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对学生小组集体备课的指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2、鼓励学生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3、对学生撰写的教案进行审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课堂上允许学生向老师求助三次,以应对学生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5、让全班学生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比,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方山子传》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方山子传》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的推荐篇目。《方山子传》这篇文章通过苏轼与方山子在岐亭的相遇,记叙了方山子的人生经历,通过对其人生经历的记叙,塑造了陈慥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也借此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被贬黄州的无限感叹。在这篇文章前,已有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从不同角度做了分析引导,对如何鉴赏形象学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方山子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把前几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强化。

  这篇文章是一篇传记文章,一般传记文章都是先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家世,性情,然后介绍其主要事迹,最后是对他的评价。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在结构上却打破了一般传记文的写法,做到腾挪转换,“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布局,可以使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上获得有益的启发。

  二  说学情

  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在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较高一刚入校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对文言文内容的深层理解上,能力不强;对文言文的思考探究能力更差。

  本文篇幅不长,字词难度不大,又是一篇可读性较强的人物传记,因此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仅仅只是满足于对文章字词的理解,对文章的翻译,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语文还提出了“通过阅读与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还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对《方山子传》做深层次的理解思考。

  三  说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读懂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同时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特点,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1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宗”“异”“怒”、虚词“所以”“而”“傥”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本文在塑造形象和结构上的特点,获得写作上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强调学生通过人物言行来归纳人物形象,做到分析的有理有据

  2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写作目的

  情感与价值目标:1 2 对文章中的思想倾向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1 对方山子形象的归纳概括

  2 对方山子归隐的认识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

  四  说教法

  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包括“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在教法上主要采取

  1 课前预习 2 课内合作探究 3 多媒体课件 4 授课时间 一课时

  五  说教学过程

  1 解题导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是著名的河东狮吼的来历,是苏东坡写来形容龙丘先生惧内的。这位龙丘先生姓陈名慥字季常。这位龙丘先生还被苏东坡成为方山子,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方山子传》。但在《方山子传》中,陈慥是以隐士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反差太大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成为隐士呢?

  (设计依据:河东狮吼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但它的出处,当事人却是人们所不甚明了的,一旦学生知道河东狮吼与方山子的关系,必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后,提出以下问题

  ①大家在课前已经对本文进行了预习,大家按学习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对陈慥形象的归纳概括,回答时要求先找出相关语句并翻译,然后给出条理性回答,并推举出小组发言人

  (设计依据:这个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回答的有条理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因此对学生强调了回答的条理性,回答问题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引起强调回答的有理有据,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训练。对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通过学生的回答一起检查,这个问题可以检查“宗”“驰骋”“遗像”“从”“怒”等实词和“之”“而”等词的掌握情况)

  ②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往学过的和做过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是什么,我们这篇传记文章与它们有什么不同,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同学们按照问题的顺序以此回答。

  (设计依据: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是对陈慥的形象塑造非常出色,这也与文章在结构上独辟蹊径,巧妙布局,经纬错落,秩序井然,颇具艺术匠心有关。但是不对学生指出来,学生一般不会注意到,但这种结构布局对学生的习作很有借鉴价值。因此通过问题的设计,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结构布局上的巧妙之处,对此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③请大家归纳一下这篇文章在塑造形象和结构布局上对我们写作上的启示。

  (设计依据:这篇文章在人物形象塑造和结构上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都有借鉴价值,通过小结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有利于写作时借鉴)

  3 合作探究

  ①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方山子归隐的原因是什么?苏轼对此持什么态度?苏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回答时要有条理并推举小组发言人。

  (设计依据:对人物形象分析后,要进入对文章思想内容,写作原因的分析。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回答,第三个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回答时可能觉得无从下手,而设计这个问题,是体现学生回答关于文章的态度观点时要注意到作者的经历处境,有的放矢,同时带出对苏轼被贬黄州时的相关情况的介绍,突出二人在“不遇”上的相似之处。回答这个问题,还可以同时落实“阳狂”“污垢”“傥”等字词的理解)

  ② 苏轼对方山子的人生选择持赞赏态度,他有没有做出与方山子一样的选择,为什么?

  (设计依据:苏轼的思想很复杂,儒释道思想都存在于他的思想之中。谪居黄州,是苏轼平生所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他对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在这样的心态下,他渴望摆脱尘世烦扰,去过潇洒隐逸的生活,所以他对方山子的人生选择持赞赏态度,这也是佛道思想在他身上的体现。但是在苏轼身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所以当苏轼面对人生打击时,他可以用释道思想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但仍然不放弃积极入世,救世济民的人生理想。苏轼对方山子人生选择的赞赏不等于他也会走同样的道路,只是他此时心境的一种折射。同时补充苏轼离开黄州之后的人生历程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一是让学生对苏轼的思想,人生态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遇到挫折打击,并不是只有归隐山林一条路可走。)

  ③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你是会作出像方山子一样的选择还是像苏轼一样的选择,为什么?

  (设计依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内容和思想倾向,对于现代中学生还是应该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来引导,同时也应教会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不至于学完一篇文章就不加辨别的全盘接受,而这个问题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回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4 学习小结

  ①关于形象塑造和文章结构

  ②隐与不隐的人生取向

  5 课后作业

  请大家课后搜集关于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相关内容。

  (设计依据:“隐士”文化中国自古有之,学生们也不算陌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六  板书设计

  方山子 苏轼

  少年 血气方刚 一身侠气 少年成名 才华横溢

  成年 折节读书 立志用世 不遇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

  晚年 归隐山林 怡然自得 共鸣

  附预习设计

  ① 大声诵读课文及课下注释,将注释中出现的拼音和重点字词解释标注到原文相应位置,对课下没有的注音和释义及时查阅工具书扫清障碍,对自己无法解决或把握不准之处标上记号。

  ② 找出文中塑造陈慥形象的几个典型事件,概括其特点,鉴赏提示上所说的着意细节有哪些

  ③ 回忆学过或做过的人物传记,与本文对比,看看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④ 你会不会选择方山子的人生道路

  (设计依据,通过预习的问题设置,将本文学习的重点一一列举,使学生预习之时能够有的放矢,这些问题学生不可能全部圆满回答,但是可以让他们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对自己不能完全弄懂之处产生探知的欲望,带着兴趣进入《方山子传》的学习,为课堂教学预热。)

【《方山子传》教学反思+说课稿】相关文章:

《方山子传》教案10-26

《方山子传》翻译10-24

《方山子传》教学参考知识04-03

文言文教学实录:《方山子传》03-16

《方山子传》优秀教案汇编06-08

《方山子传》练习题及答案03-19

方山子传文言文翻译02-18

《方山子传》文言文翻译02-17

《方山子传》表格教案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