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大全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

时间:2022-03-07 09:49:31 高二下册 我要投稿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大全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大全

  一、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蒙:而不克蒙其泽矣(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 (也可作“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

  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5、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6、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7、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8、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

  1、成家: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②今义:男子结婚。)

  2、少年: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②今义: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精神。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几何: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多少。②今义:几何学。)

  5、强者: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强壮的人(生理上)。②今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6、成立: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成长立业。②今义:创立,有根据。)

  7、当不复记忆(复:①古义:再,又。②今义:重复,往复)

  8、吾去汴州(去:①古义:离开。②今义:往,到……去)

  9、而齿牙动摇(动摇:①古义:这里是“松动”。 ②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五、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年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靠近,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知觉。这里指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世:

  ①皆不幸早世。(通“逝”)

  ②两世一身。(父子相继为一世,名词)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世间,天下,名词)

  12、其:情况复杂,在别处另做总结

  六、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兄嫂”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何”前置)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6、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以”之后省略宾语“之”)

  7、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

  七、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译: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保全活下来吗?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译:装殓不能亲临你的棺前,入葬不能亲临你的墓穴。

  8、言有穷而情不槿终

  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

  八、《祭十二郎文》赏析

  整体赏析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分段赏析

  祭文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重在叙述韩门两代,只有“我”与侄儿两人,所谓“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身世之戚苦,及对嫂嫂的`深切感念;第二、三段重在痛惜与侄儿的暂别竟成永别,及侄儿的夭折;第四段是对侄儿病情的推测,沉痛的自责,后事的安排,及无处诉说、没有边际的不可遏制的伤痛。文、情前后紧相呼应,浑然一体。结构精巧,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而又步步深入,随着叙述的展开,作者沉痛的情感波涛,也一浪高似一浪。使人读完全篇,不能不掩卷叹息,为作者因失相依为命的侄儿所遭受到的深切的精神悲痛,潸然泪下,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祭文开头几句,叙述了“我”听到侄儿去世后,准备祭墓的经过。接着转入身世的叙述和悲叹:“我”从小失去了父亲,依靠着哥哥、嫂嫂的抚养,而哥哥又在中年殁于南方。年纪幼小的“我”与你,在孤苦零丁中没有一天不在一起。韩愈三岁丧父,十一岁前,韩愈随兄韩会在京师。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被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到韶州(今广东韶关)。韩愈回到故乡后,适逢中原战乱,遂到江南宣城避难,这就是祭文中所说的“又与汝就食江南”。

  自“承先人后者”至“亦未知其言之悲也”这一小段,是写得很感人的一段。字里行间,流露出形单影只的凄苦之情,及对他的嫂子的无限感念。前面那一段铺叙家世,为颠沛流离中的嫂嫂的话“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增加了浓重的感伤之情,及无限的分量,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通过嫂嫂的两句话,把嫂嫂当时的悲伤、期待、焦虑之情,活画了出来,并使人感受到两句话中凝集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力量。

  从“吾年十九”至段末,叙述了韩愈在十九岁以后至侄儿殁去之前的经过。

  祭文第二段开头几句是倒叙,叙述自己为什么愿意离别形影相依的侄儿的原因。自“诚知其如此”起,笔锋一转,直至段末,是韩愈为此而悲痛、失悔,还有得到侄儿死去的消息后,将信将疑的复杂情绪,以及为此而发出的深挚的慨叹。写得跌宕有致,情思深沉,感人至深。这一大段可分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着意在痛悔自己的去取。接着痛悔,又深入一层,回叙自己父兄的早死,和侄儿本来有可能多在一起呆些日子,共享天伦之乐,却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在这一小段中,为了说明自己身体的病弱,一连用了三个“而”字,“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不仅加重了语气,读起来铿锵有力,而且反衬并强调了本段末提出的问题,加强了作者的失痛感。

  接着思绪又深入一步,以将信将疑的口气描绘了自己内心感到的无穷的惶惑:这不可能是真的,世间没有这样的道理!准是传的信不确切。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奴仆名)的报告又怎么放在“我”的身边呢?在这一段对于内心惶惑的叙述中,作者对侄儿之死所引起的情感的剧烈震荡,不仅为结尾的天命无常的慨叹加重了分量,而且为下段的痛悔准备了心理条件,使下段的责备、失悔、哀惜、慨叹,语语仿佛从肺腑中沛然流出,使悲伤的情感逐步达到高潮。

  自“汝去年书云”起,至文末,包含几个小段:一是用回叙的手法,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及去世的日期;二是对于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三是表示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的心迹;最后则是深切的寄哀。

  在这一小段中,作者通过对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的沉痛自责,表现了失去侄儿后的痛惜之情,哀思深挚,读之使人回肠荡气,不能不为之悲戚不已。这是这篇祭文在情感力量上所达到的又一高潮。

  祭文接着述说了在经过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之后,“我”已无意于留恋人间富贵,只求在伊、颍河(皆在今河南境内)旁买上几顷地,把“我”的和你的儿子养大,希望他们成人,把我的和你的女儿养大,嫁出去,也就罢了。通过对自己心灰意冷的描述,又进一步加深了已有的哀痛。既属叙事,又是抒情。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的问句为结束,更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作者的哀思。明知死后无知,还要如此提问,就使作者更加伤痛不已。“尚飨”,是祭文中常用的结束语,意谓请你来享受这祭品吧。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大全】相关文章: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1-24

古文赏析-《祭十二郎文》04-04

《祭十二郎文》优秀导学案06-27

《祭十二郎文》获奖教案?+说课稿04-15

《祭十二郎文》优秀教学设计04-04

《祭十二郎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03-16

高二语文上学期《祭十二郎文》教案08-30

《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共2课时)04-19

《祭十二郎文》一等奖教学设计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