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09 05:46:29 高二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1

  本课是一堂阅读鉴赏课。因为本届学生的教材中没有把它选为教材。我把它选来,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试图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大容量、高效率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基本上体现了这个课型特点。因为文本较长,课时限制,就作了取舍,以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景物描写为学习重点。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这个重点。

文言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如:计算机、幻灯、投影,视频资料、图像资料等等,优化了教学过程。适时的提供资料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方便,穿插录像资料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鉴赏美文的欲望,渲染了学习氛围。如孙道临的朗诵激发了学生联想和想象。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增大了教学容量,也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如解答问题的.参考答案,可以通过投影来展示,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写在纸上,在投影仪下展示,可以在短时间内展示多份答案,并当场讲评。如本课的归纳段落大意的环节,就很成功。

  本课的不足之处:取舍还不够大胆,使内容安排多了一些;多媒体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视频材料运用多了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如果把孙道临的朗诵录像放在导入阶段播放,更有利于创设情境。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2

  开学以来,一直在尝试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自我感悟。今天出一堂课和高二老师共同探讨这种教学方式的可行性,也是保留一些教学资料以备市教育局领导检查。

  开场白:沿着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我们一路走来,感受了古朴写实的诗经,体会了浪漫瑰丽的.离骚,有感于刚健俊朗的建安风骨,有怀于感慨生之渺小的古诗十九首。今天我们来到初唐,一起来审视初唐气象。登高一直是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范仲淹与岳阳楼抒发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博大牺牲精神,济世悯人情怀,崔颢在黄鹤楼上吟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王之涣于鹳雀楼上道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探求无止境,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那么,王勃在滕王阁上又展现乐怎样的精神风貌,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现在我就一起交流,一起品读,一起感受,一起愉悦。

  韩玉婷(结合王勃的作品解读)

  马兰 (现代诗,押韵,有方文山的风格,更像歌词)

  宋林泽(译文,主要是第二段、第三段。有创造)

  郑浩天 (学会化用歌词,解决文字到底朴实好还是华丽好,其实文字风怎样不重要,只要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好)

  康森(解读比较有深度,对于苦难的认识有独特见解)

  白雨薇(虽然对王勃的解读有偏颇,敢于展示自己,文字表达能力提高较快。)

  刘笑宇(风格依旧,辞藻比较华丽,认识角度独特)

  刘思琪、刘妍、刘阳、杨慧、康恩凯同学也作了交流。

  板书

  积极、执着、猝死、脆弱、恃才傲物、心魔

  乐观、彷徨、奋进、无奈

  忠实于原文,丰富联想创造、景美、祥和、富庶

  知人、论世、评诗、谈人生

  无悔、不在于长短、在于质量

  人之渺小、永恒价值的追求、人的伟大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3

  就文章而言,《滕王阁序》是奇文妙文,但是就教学来说,又是一篇难文硬文。我们最怕辛辛苦苦教下来,学生的感觉却是一句“有什么好的”。《滕王阁序》就常常遭受这样的命运。这次重新碰到它,我原先也想不出好的花招,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顶多就整理文中的典故,以它为钥匙打开滕王阁的大门。但这样一来,学生要花很大的时间去打理,恐怕那点兴趣也被蚕食得差不多了。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课文,居然发现一条亦真亦假亦明亦暗亦断亦续的感情线索。相对典故相对文采这些“技”上的东西,它应该是“道”,是最根本的。那么能否以情感为“纲”,纲举目张,带动全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王勃陆海潘江之才下的痛苦不安?

  由于文章确实在文字理解上有难度,为了便于课堂上的教学,我布置学生预习时画一副王勃情感变化的心电图。因为以前从没干过类似的事情,从课堂上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看,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基本能把握王勃的心路历程。当两条情感变化图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接下来的教学就简单了:一问是不是这样的情感,二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三问这样的情感变化说明了什么,哪种情感是最真最根本?举最初的情感为例,绝大部分的学生概括为“兴”,也有学生认为兴中有悲。这样的理解无疑是对的,但又无疑以前者为主。那它从何而来?学生指出源自原原本本的两句话,“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兴尽悲来”,从文中筛选信息体现了学生的一种阅读技巧,不过教师不能到此为止,应该引导学生具体深入文本,在自主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性学习。经过讨论,学生是能概括出这么几点的:盛地、盛宴、盛景、“盛”人。这样一来,王勃的“兴”就有了落脚点。

  可以说,王勃在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斯时斯地的感触,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对《滕王阁序》而言,这些均不足观。足观的是“失路之人”在强烈的渴望“望长安于日下”,在热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足观的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又慷慨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足观的是“有怀投笔”者“无路请缨”,只好“奉晨昏于万里”,无奈到绝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一个个典故背后真正的意图,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轻后的沧桑,辉煌后的伤痕。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只有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也只有这样读出来才算对得起王勃。

  这样两节课下来,自己觉得上的较为轻松,也较为沉重。轻松的是纲举目张,一气呵成;沉重的是为王勃的失意与伤感,挣扎和自慰,为一颗不甘的灵魂。

【文言文《滕王阁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王勃《滕王阁序》12-07

《滕王阁序》译文08-10

《滕王阁序》赏析10-10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10-11

《滕王阁序》全文赏析11-17

《滕王阁序》注释及译文11-23

《滕王阁序》文言现象05-17

《滕王阁序》原文阅读03-23

《滕王阁序》全文翻译01-15

滕王阁序课文原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