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兵车行》优秀导学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杜甫《兵车行》优秀导学案

时间:2021-08-10 19:14:00 高二上册 我要投稿

杜甫《兵车行》优秀导学案

  学习目标:

杜甫《兵车行》优秀导学案

  1、 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学习重点:

  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背景介绍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解题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很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文本导读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课前预习

  1、想一想:写出学过哪些杜甫的诗歌。小组交流讨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辚辚( ) 干( ) 点行( ) 啾啾( )

  3、结合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并疏通文意(A级)

  行: 辚辚:

  萧萧: 耶:

  走: 干:

  点行频: 或:

  边: 无东西:

  役夫敢申恨: 信:

  犹: 比邻:

  4、有感情地诵读本诗,通过朗读把握诗中作者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中改进

  1.诵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2.“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句话中你认为作者哪些字锤炼得好?

  3.作者认为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下文中有没有直接指出?

  4.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5.作者在下文二、三两段中又写了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他们对话谈论了什么?

  6.最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诗歌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向我们进行着扣人心弦的诉说,这首诗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8.文章还有哪些特点?

  课堂达标

  1.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车辚辚”。辚辚,车轮转动声。《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

  B.“马萧萧”。萧萧,马嘶鸣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C.“行人弓箭各在腰”。行人,即路人。

  D.“耶娘妻子走相送”。“耶娘”即“爷娘”,妻子指妻子儿女。

  2.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可能是杜甫自己。

  B.“裹头”,古代男子留长发,十五岁用头巾束发。

  C.“边庭”,边疆。庭,旧时屋前空地。边疆大多是空地,故称“边庭”。

  D.“武皇”,指汉武帝。诗中抨击汉武帝为开拓边疆不惜穷兵黩武的事情。

  3.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但云点行频 但,但是,表转折关系。

  B.或从十五北防河 或,或许,表推测。

  C.况复秦兵耐苦战 况复,更何况。

  D.信知生男恶 信,相信。

  4.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D级)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一、导入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残酷的。它使城镇变成了废墟,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的《兵车行》就是一篇古人反战的战斗檄文。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形式自由,音节、格律基本不受限制,句法参差,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杜甫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

  2.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死数万人。十年(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朝廷不断征兵,百姓不肯应征,杨国忠(时任宰相)就遣御史分道捕人,到处抓壮丁,甚至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放过,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哭声振野。《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3.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4.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5.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 送别场面; 征夫控诉。

  三、探究鉴赏

  1.诵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明确:征夫出征,亲人送别。

  听觉:“车辚辚,马萧萧”。战车隆隆,战马嘶鸣。

  视觉:“行人弓箭各在腰”,出征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就要开赴边塞。他们的离开可能就是永远的诀别。这时他们的亲人奔跑前来送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走”。跑的意思,为什么跑?可见出征的人--被抓的壮丁--不能停下脚步和亲人告别,是被迫押赴战场的。“尘埃不见咸阳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2.“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句话中你认为作者哪些字锤炼得好?

  明确:“牵”“拦”把亲人对征夫的眷恋、依依不舍刻画得很形象。“顿”“哭”准确地表现了送行人绝望无奈痛苦的心情。同时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些声音的描绘从听觉上给人强烈感受,让人感受到场面的凄惨。

  3.作者认为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下文中有没有直接指出?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行人但云点行频”。

  武皇是汉武帝吗?不是,应该是唐明皇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作者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断对边疆少数民族用兵,才致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断征兵。这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

  4.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明确:戍边──无休止;家园──尽荒芜;索租──何太急;青海──群鬼哭。

  5.作者在下文二、三两段中又写了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他们对话谈论了什么?

  明确: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具体揭示战争的灾难,说明了士兵服役时间太长,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被征兵服役,统治者惨无人道穷兵黩武。由于大量男丁服役造成劳动力缺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但是朝廷并没有因此减少百姓的租税,体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6.最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在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露野、鬼哭凄凄,这样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战争造成了人们反常的心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甚至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这时人们反常的心理说明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

  7.诗歌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向我们进行着扣人心弦的诉说,这首诗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湖边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沉郁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8.文章还有哪些特点?

  明确:

  生动的场景描写。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哭;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到淋漓尽致的揭露。

  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答案:。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杜甫《兵车行》优秀导学案】相关文章:

杜甫《兵车行》学案设计06-29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设计08-15

杜甫《兵车行》优秀教学实录05-28

《组歌》优秀导学案03-30

《灯光》优秀导学案04-01

杜甫《登岳阳楼》导学案设计04-01

《枣儿》优秀导学案设计04-06

《朋党论》优秀导学案06-21

李商隐《无题》优秀导学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