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手抄报版面设计1
如何根据更复杂的食品标签来挑选自己心仪的食物呢?
一、食品类别
标签上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以免企业“忽悠人”。例如,一盒饮料的名字叫做“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牛奶制品?如果看见标签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这就说明,这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反过来,如果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和咖啡,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饮料”,不能叫做“调味牛奶”,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
二、配料表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无论广告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一看配料表,往往就会真相毕露。配料表又有3大看点:
首先,看原料排序
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例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等”,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这样的产品,营养价值还不如大米饭。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核桃、蔗糖、麦芽糊精等”,其品质显然会好得多。
其次,看是否有你不想要的原料
如糖、盐、氢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还有可能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的配料。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花生过敏,那么买饼干、点心等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看看,配料表中有花生的绝不能买。
第三,看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从2010年6月开始,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地标注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要放在“食品添加剂”一词的后面,让消费者明白,这些“奇怪的词汇”都是食品添加剂。
看食品添加剂并不难,看到带颜色的词汇,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一般是色素;看到带味道的词汇,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剂;看到带“胶”的词汇通常是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等等。
食品卫生手抄报版面设计2
食品卫生手抄报版面设计3
三、营养成分表
以某品牌100克饼干为例:
首先,看能量:其中每100g含有能量2031千焦,它达到了能量参考值的24%,大约是1/4。仅仅100g的饼干所提供的热量已经快抵得上一顿餐了。但是这100g饼干所带来的饱腹感“甚微”。但在能量提供上来讲,这100g饼干相当于4个苹果(约半斤/个)。
其次,看蛋白质:100克该饼干含有蛋白质8.0克,与一个成年人正常需求量(约55-60克)相比含量较低,仅占参考摄入量的13%。
第三,看脂肪:100克该饼干含有脂肪21.6克,达到脂肪参考值的36%,已超过每日脂肪合理摄入量的1/3。可见该饼干脂肪含量相当高。高脂往往与高能量同时出现。
第四,看碳水化合物:100克该饼干含碳水化合物62.9克,达到碳水化合物参考值的21%。这一数值与大多数主食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相仿,但其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却低于米饭馒头(更别说杂粮薯类),并且其能量和脂肪含量较高,所以,建议尽量少吃。即便偶尔当做备荒零食了,正餐时也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以免总能量摄入过高。最后,看钠:100克该饼干含有钠518毫克,相当于1.3克食盐(食盐中钠含量约为40%),达到钠参考值的26%。其实,饼干并不是钠含量最高的食物,话梅、薯片等零食中钠的含量高得更离谱。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控盐的关键是控钠,除了提防配料中的食盐,还要留意那些潜藏在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隐形盐”,比如调味品中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等鲜味食品添加剂。千万不要因为不含食盐就开始盲目“宠幸”某一款调味品。
四、日期+条件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2011)》明确规定了预包装食品需要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贮存条件。相信人们去超市买东西,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已经成为首要考察的项目了,却往往忽略了“贮存条件”,事实上,这三个应该是好基友。
一袋大米的保质期明明是一年,可买回家才吃了两个月发现就发霉了,是大米不合格吗?
不一定,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遵循产品的“贮存条件”,如果没有按照人家标示的贮存条件存放,那也只能吸取教训了。
另一个典型的“坑”就是食用油,很多人会贪便宜买大桶包装的油,心里想人少吃得慢也没有关系,反正油的保质期时间长着呢。包装上保质期是指没有开封的情况下,一旦打开了包装,接触了空气,经历了厨房高温的“洗礼”,真的还能“保持其特有品质”吗?即便不会出现哈喇味这么明显的变质迹象,谁也不敢保证油脂的氧化指标仍然合格。
所以,购买包装食品时,不仅要看日期,还应该特别注意贮存条件。即便离开贮存条件谈保质期不叫耍流氓,但也是太过于简单粗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