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时间:2024-06-25 08:42:04 晓丽 七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试卷打交道,作为学生,想要成绩提升得快,那么平时就一定要进行写练习,写试卷,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1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面各项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澈(chéng) 呻(yín) 恿 (sǒng) 轻怕重 (niān)

  B.塌(dān) 干(hé) 缥 (miǎo) 堂大笑 (hāng)

  C.薄(bǐ) 然(mò) 跚 (pán) 惊慌失 (cuò)

  D.褴(lán) 伏(quán) 地 (shū) 神采奕奕 (yì)

  2.下面各项中字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

  A.热忱 抽噎 殉职 参差不齐

  B.伫立 掺和 闪烁 麻木不人

  C.虐待 禁锢 消耗 骇人听闻

  D.女娲 丰腴 突兀 杞人忧天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⑴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_____。

  ⑵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______的骑士来了。

  ⑶“这布是______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A.适当 高雅 美丽

  B.稳当 富有 富丽

  C.妥当 高贵 华丽

  D.得当 尊贵 华美

  4.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蚊子和狮子》的学习,使我知道了寓言的特点。

  B.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的国籍是丹麦的人。

  D.同学们都喜欢《春》中描绘的美景。

  5.古诗文默写。(6分)

  (1) ,俭以养德。

  (2)河流大野犹嫌束, 。

  (3)刘禹锡的《秋词》一诗中不写悲秋而写爱秋的诗句是 , 。

  (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4分)

  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

  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

  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

  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

  ⑴上述文字出自 (作家)的小说《 》。(2分)

  ⑵文中的他是 (人物),号称 。(2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仿写一个句子。(2分)

  原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

  『寻找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材料一: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各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不符合主题的材料: (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古诗词赏析(3分)

  8.对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首联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颔联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地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二)(11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②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③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④僵卧,久之有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去:距离③跑:同“刨”用足趴地。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9.下列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狼不敢,眈眈相向 乃悟狼假寐

  D.一狼径数十步

  10.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4分)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⑵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主要 表现狼的贪婪、凶残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母爱。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写两狼一明一暗“诱敌” 。【乙】文开头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谋”的结果。

  D.【甲】【乙】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描写和议论。

  1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3分)

  (三)(16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给文章命一个标题。(3分)

  14.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结尾说“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中“长大”的具体表现是 。(2分)

  15.“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16.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详写,略写),而“考上中学”和“长出青春痘”却是 (详写,略写)。这样剪裁材料突出了  这一主题。(4分)

  17.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请结合本文主题,联系生活谈一谈你对“长大”的体会。(3分)

  答:

  (四)老汪栗子(15分)

  ①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 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 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 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 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 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8.请通读全文,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晚开店→ → →收野栗→ (3分)

  19.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 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0.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3分)

  三、作文(50分)

  21.题目1: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受了生活的温暖;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题目2: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在我们的人生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成长,使人感动,让人勇敢,令人自信,促人前进……丰富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爱,让我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2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

  A、祈(qí) 奋(kàng) 为人知(xiān)

  B、花(fǔ) 脑(suǐ) 回环折(qū)

  C、育(bǔ) 劲(qiú) 心贯注(qián)

  D、阴(mái)归(shěng)咤风云(chì)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2分)

  A、逞能 仰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杂 惬意 语无伦次 义愤填膺

  3、结合语境,解释加粗字有错误的是()(2分)

  A、这是荒园,人迹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着。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粗词语近义词的是()(2分)

  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同窗:同学

  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

  D、《社戏》―鲁 迅―中国

  6、默写。(10分)

  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

  ⑵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口技》)(2分)

  ⑶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⑷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___。(《约客》)(2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2分)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9分)

  ⑴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4分)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⑵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不超过150字)(5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伤仲永》,完成9~12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 (4)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组加粗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借旁近之 夸父日逐走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不能其一处也

  C、又七年,还扬州 屠后断其股

  D、于舅家之 但当涉猪,往事耳

  11、翻译下列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阅读《珍珠鸟》,完成13~16题。(共14分)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苗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3、“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4分)

  答:

  14、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4分)

  动词有:

  特点是:

  15、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好!

  阅读《门边有个位置》,完成17~20题。(共12分)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选自《北京晚报》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16、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7、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8、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

  答:

  19、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共80字左右)(5分)

  答:

  三、作文(共50分)

  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这是为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事件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要求:

  1、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3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普照寰宇( ) 潺潺( ) 嫌恶( ) 祈祷( )( ) 爵士( ) 阴霾( )

  酝酿( )( ) 皎洁( ) 枯涸( ) 绮丽( ) 颠簸( ) 发髻( )

  恬静( ) 峰峦( ) 卷帙( ) 屏息( ) 滑稽( ) 良莠不齐(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5分)

  惊皇( ) 栾生( ) 迁徒( ) 心不在眼( ) 苍萃( )

  辍泣( ) 折散( ) 个得其所( ) 急据奔流( ) 嘻戏( )

  3、古诗词积累,将下面诗文上下据补充完整。(6分)

  ① 还来就菊花。

  ②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4、下面四项中不是比喻的是( )(1分)

  A、他长得像爸爸。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D、那一轮满月就像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5、名著考察。(3分)

  《狐狸和狗》的故事出自《 》 ,请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按要求回到问题(6分)

  人生在世,需要许多感恩:感恩父母,把世界给了我们;感恩老师,把知识给了我们;感恩自然,把鸟语花香给了我们……在品享这些的同时,我们需要表达,更需要回报。

  ①设想一下,你打算在寒假如何回报养育你的父母。

  ②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③仿照示例,写一条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哲理。

  竹子--及凌云处也要虚心。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

  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借者无不皆给( ) ②意欲借而不敢言( ) ③阮后闻之( ) ④遂焚之( )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2、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风筝》中的语段,完成13-17题。(14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3、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蕴含着什么深意?(3分)

  15、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2分)

  16、语段②中“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为什么?(2分)

  17、你觉得小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2分)

  18、语段⑤中“无可把握的悲哀”应怎样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4分)

  老海棠树

  (1)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2)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3)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4)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5)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6)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7) ……

  (8)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8、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2分)

  19、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20、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2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3分)

  22、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3分)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略 6、注重文采,发扬个性。

  二、文言文阅读:7、略 8、译句子:“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9、陈元方是一个诚实守信,待人有礼貌,能言善辩的小孩。

  10、略 11、译句子: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

  12、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一)略

  答案:(二)

  18、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9、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20、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21、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22、观点明确,围绕中心 ,语言流畅。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4

  一、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纶巾( ) 迸裂( ) 石窍( ) 瞑目( )

  隐匿( ) 发窘( ) 鹤氅( ) 熹微(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qí 长 quán 伏 谭xīn 培

  zhǔ 尾 司马yì jū 谨

  3. 填充词语。

  大 失色 旁 无人 天造地 神鬼莫

  力倦神 斩钉 铁 角分明 滔滔不

  4.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用行楷字写在句后的方格内)。

  ⑴ 勇武而有力量。( ) ⑵ 高兴得不能控自己。( )

  ⑶ 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 ⑷不遵守规定,随便出入。( )

  5. 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笑容可掬(双手捧着) 无不骇然(惊惧的样子)

  B、力倦神疲(累) 身材颀长(身体高)

  C、弃城而走(走开) 孔武有力(勇敢)

  D、悉意经营(尽心尽意) 卓越人物(非常优越,超出一般)

  6. 指出下列各句中对人物描写的方式。

  ⑴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大笑。( )

  ⑵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

  ⑶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 )

  ⑷“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 )

  7.小说的三要素是 、 、 。阅读小说可以从 入手,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然后通过 ,把握作品主题;此外,还要注意 对人物、情节的作用。

  8.下面是对《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所作的评述,你能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猜出是谁吗?请你也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说人物,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几句评述的话。

  他是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恶势力的旋风。对封建统治者和人世间一切龌龊不平,他永远势不两立。他要用他那“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等”的板斧砍毁“鸟官军”、“鸟官府”,乃至大宋皇帝的“鸟位”。

  所评人物: 对自己喜欢的小说人物写几句评述的话:

  9.草坪内,绿草青青。一对青年男女正在草坪内互相照相,这时,他们忽然想照一张合影,正请人帮忙。如果此时你正走向那里,那位男青年非常高兴地向你走来,请你帮忙。

  你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将怎样劝说,又怎样满足他们的要求呢?

  劝说他们的话:

  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你会说些什么呢?

  二、文段阅读训练(40分)

  (一)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 出来,“叭嗒”一声 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①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 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 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②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③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④……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⑤知道那个地址。

  10.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词语。

  11.指出文中加点的词语各指代谁。

  ① ② ③ ④ ⑤

  12.把文段中“以声写静”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并仿写一句话。

  13.文中划线的句子对程老师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程老师的什么品质?当时她会有些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14.程老师在上公开课前事先作了朗读课文的安排。上段文字中哪一句话反映了这一事实?这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

  15.你认为文中的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谈谈你的看法。

  (二)

  上得海滩,腿一软,便跌坐在沙滩。就那样傻楞楞地看着大海,脑子像被水洗刷得一干二净。游伴也陆续在周围坐下,有一刻,没人说话,没人走动。所有的思想,所有的`动作,仿佛都被大海收走了。惟有船工偶尔埋怨几句:“要你们不要慌的……大家都挤到一边,这浪一大,船不就失去了平衡……”见没人搭理,他也就收起话来,走开去拾掇他的小艇。

  简单一句话:游艇在东郊椰林外的海上翻了。幸亏附近有一艘巡逻艇,幸亏……得,就这么多,再多一字,我也不想说了。

  不想说,什么也不想说,心头只觉得空,空得胀,胀处苦。

  回海口的途中,众人皆无精打采地漠视着窗外。平和,宁静,静得凝重,凝重得叫人喘不过气来。老佟在擦他的近视眼镜,忽然蹦出一句笑话:“海龙王怕我们七个无赖去夺他的宝座,所以不敢打收条。”小李嘴一咧,但没笑出来。空气于是越发沉闷。司机觉得不对味,忍不住插了一句:“大家伙没伤着一根毫毛,应该高兴才是。”“是啊。”老赵点头,看样子是要附和两句,接下来光见他嘴皮翕动,始终没听出声。

  回到琼苑宾馆,各自回房间休息,然后是东光请客,为众人压惊。然后又是各自回房间,打电话的`打电话,看电视的看电视,看书的看书。枯坐无聊,我到众人房间走了一道。且把众人此时此刻的浮想,摘录于此,备忘。

  张久生:“回来的路上,看到有人打着阳伞钓鱼,心头受到莫大的震动。老卞,上次你不是说铁老板在城里有个鱼塘吗?以后节假日,咱也带老婆孩子玩玩去。”

  李彦:“回去一定练游泳,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用上。哎,你还记得咱班上那个王健康吗?他游得可棒了。当年我们老批判人家,就因为他出身小业主,他现在在上海……”

  管光荣:“公司的事,我打算让咱老弟接手,自己腾出时间到国外跑跑;世上多少好地方,都没去过。嗨,挣那么多钱干嘛?够花就行啦。”

  赵长华:“你呀,老卞,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不嫖,不赌,你来这世上干什么?万一今天……咳,我真替你感到冤。”

  程欣:“老兄,你将来缺钱用,找我好了。我肯定会发大财,老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豁出去干,不信不成功!”

  老佟一个人在床上玩扑克牌算命。“怎么着?”他头也不抬地问,“找几人玩几把?别那么沉重……”

  这扑克真能算命?望着他一本正经的认真劲,我忽然又想起海上那一刻:“天哪,那一刻,对于我,对于我们这个七人小团体,也许还包括读者你,真是长于百年!”

  (卞毓方《死里逃生之后》)

  1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拾掇( ) 翕动( )

  17.你觉得海难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文中有没有交代?

  18.“我们这个七人小团体”在死里逃生之后,众人都有些什么变化?

  19.“所有的思想,所有的动作,仿佛都被大海收走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0.文章最后,“我”想到的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写 作 (50分)

  题目:都是 惹的祸

  要求:补全题目,以童年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guān bēng qiào míng nì jiǒng chǎng xī

  2.颀 蜷 鑫 麈 懿 熹

  3.惊 若 设 测 疲 截 棱 绝

  4.⑴孔武有力 ⑵喜不自胜⑶笑容可掬 ⑷妄行出入

  5.C、

  6.⑴神态描写 ⑵行动描写 ⑶心理描写 ⑷语言描写

  7.人物 情节 环境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

  8.李逵 (略)

  9.(略)

  二、文段阅读训练

  10.涌 落 松

  11.①教室里除李京京外的所有人 ②契诃夫 ③李京京 ④李京京 ⑤李京京

  12.静得能……声音。

  13.动作和语言描写。认真负责的品质。

  14.这才发现……念完了。反映出公开课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15.程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的老师,但也有着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

  16.duō xī

  17.风浪很大,大家挤到了船的一边,使船失去了平衡。有交代,船工的话作了暗示。

  18.有的变得消沉,有的变得积极,有的很洒脱,有的决定更认真地对待生活。

  19.夸张和拟人 形象

  20.(略)

  三、写 作 (略)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5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狂澜(lán) 亘古(gèn) 可歌可泣(qì) 锋芒毕漏

  B.污秽(huì) 矜持(jīn) 锲而不舍(qiè) 忧心忡忡

  C. 澎湃(bài) 愧怍(zuò) 气冲斗牛(dòu) 大彻大悟

  D.闲暇(xiá) 哺育(bǔ) 忍俊不禁(jīn) 妇儒皆知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莫言写了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 夏天的汉川汈汊湖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D.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丰富了“诵经典,闻书香”的活动。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中国传统历法,年按阳历,月按阴历

  ②又称中国历法为农历,是从二十四节气来讲的,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内容

  ③称中国历法为阴历,是按月来讲的

  ④中国传统历法应是阴阳合历,可以称为华历

  ⑤但都不全面

  ⑥因此,中国传统历法为阴历、农历都是有根据的

  A、①③②⑥⑤④ B、①②③⑥⑤④ C、①⑤③②⑥④ D、①③②⑤⑥④

  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B.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6.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7.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盛唐诗人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的这首反映了自己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B.本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

  C.这首边塞诗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并有着几分山水诗的风味,

  D. 这首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感情,但这种思乡情绪是低沉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羲之轶事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持/六角竹扇卖之 B.持六角/竹扇卖之

  C.持六角竹扇/卖之 D. 持六角竹扇卖/之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尝 ( ) (2)书( ) (3)愠 ( )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1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3) ,一览众山小。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5)可怜夜半虚前席, 。

  (6) ,青草池塘处处蛙。

  (7)予独爱莲之出于泥而不染, 。

  (8) ,雌兔眼迷离。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7题。(16分)

  美丽的谎言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3.文中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心说出的谎言是美好的,为什么这么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说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

  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现实生活中,你说过美丽的谎言吗?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1题。(14分)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或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又发烧了。父亲迅速地给我穿戴好,用自行车带我去镇上的医院。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我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A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B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18.题目“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回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有不少精彩的语句,请将文中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处,并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它与文章所表达的主旨相同吗?它们又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5分)

  材料: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历史时期与国家,以及成长的周遭环境。但是,在这些无法选择之中,我们的确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勇敢无畏还是胆小怯懦,是目标坚定还是随波逐流。不论世界对我们所做的选择和决定有多么漠不关心,这些选择和决定是我们自己做出的。总而言之,这些选择和决定最终将构筑我们自己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017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南昌市第五中学七年级(3)班开展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3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3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3年增加0.13本。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A 6.C 7. D 8.C

  9.(1)曾经 (2)写、写出 (3)生气、发怒

  10.(1)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恼了好几天。

  (2)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11.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12.(1)何人不起故园情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会当凌绝顶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不问苍生问鬼神 (6)黄梅时节家家雨

  (7)濯清涟而不妖 (8)雄兔脚扑朔

  13.(1)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 (2)“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

  (3)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14. 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15.敏锐原意是反应灵敏,目光尖锐,这里指人们带着不友好,嘲笑的眼光看着我,瞧不起我,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害怕以及厌恶之情。

  16.结构上:过渡作用;由写我美丽的谎言转入到写母亲美丽的谎言。

  17.(略)言之有理即可.

  18.我从野菊花身上获得一种启迪,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在“我”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19.A.拟人。将野菊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野菊花灿烂开放的状态,突出了野菊花蓬勃的生命力。

  B.比喻。形象地表现出野菊花在我生命成长中的特殊意义,点明题意,升华中心。

  20.对比。第三段中,将我在家中呆着与小伙伴在外面玩耍形成对比,突出了我的孤独、寂寞。 第五段中,将我对生命的懈怠与野菊花绽放的美丽形成对比,突出野菊花顽强的生命力。

  21.告诉我们成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条件往往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态度。从中明白:我们无论身处逆境,无论遭遇什么磨难,只要选择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的生命就充满活力和朝气。

  22.2014年我国人均阅读量比2013年略有增加。

  23.示例: (1)更喜欢纸质,可以心无旁骛地静心阅读.

  (2)更喜欢电子,阅读更简捷、快速、方便。(意对即可)

  附译文:王羲之曾经到一个门生家,看见棐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楷书、草书各写一半。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恼了好几天。他又曾经王羲之在蕺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推崇,就像这样啊!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6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澄澈(chéng)呻吟(yín) 怂恿(sǒng) 拈轻怕重(niān)

  B.坍塌(dān)干涸(hé) 缥缈(miǎo) 哄堂大笑(hōng)

  C.鄙薄(bǐ) 蓦然(mù) 蹒跚(pán) 惊慌失措(cuò)

  D.褴褛(lán)蜷伏(juán) 倏地(shū)神采奕奕(y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徘徊 荫蔽 恍然大悟 疲惫不堪

  B.沐浴 倜傥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C.拆散 拼凑 油然而生 不求甚解

  D.唯恐 抖擞 美不胜收 自做主张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十八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5.请你依照下面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6分)

  (1)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2)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7.名著阅读。(6分)

  “哥啊,你晓得,师父可会降妖?我和沙僧复去与战。不知那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那怪变做个俊俏文人入朝,与国王认亲,把师父变作老虎。又亏了A夜间现身,去寻师父。师父倒不曾寻见,却遇着那怪在银安殿饮酒。A变一宫娥,与他巡酒、舞刀,欲乘机而砍,反被他用满堂红打伤了腿。就是A教我来请师兄的,说道:‘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师父一命!”

  (1)以上语段节选自《西游记》,请根据语境判断,“A”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的叙述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以上语段出自《西游记》中下列哪个情节之后?(  )(2分)

  A.唐僧收服了孙悟空,师徒路遇强盗打劫,孙悟空一怒之下打死强盗,反被唐僧赶走。

  B.唐僧师徒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被妖魔所缠,身染重病。昏庸的国王听信妖言,要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

  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施了法术,不得脱身。

  D.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师弟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道童辱骂,悟空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观主返回后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四处寻访医树之方。

  (3)以上语段中提到“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理想人格,“君子”要注重“修身”。下列语句均出自古代典籍,与阐释“君子”的“修身”之德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D.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二、阅读探究(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观察上图,根据你阅读本诗的体验,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你看到上图的感受。(2分)

  9.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

  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登高望远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与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恐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3.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医院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怎么会化了呢?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待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那爸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人,其他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又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那是父亲进城抽了500CC血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他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注释】“满”在方言里有“最小的”的意思,所以“爹疼满崽”就是父亲最疼爱最小的孩子的意思。

  14.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人物是父亲,作者通过哪三件事刻画了父亲的形象?(3分)

  15.“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

  16.第②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4分)

  17.如何怎样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再喊我一声小名好吗

  李良旭

  ①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上学,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同学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突然听到有人用嘶哑的声音在唤我的小名:“小狗子!”定睛一看是祖母拿着一把又大又笨的油纸伞,正欣喜地向我招着手。

  ②看到她土里土气的衣裳,还有那把笨拙的油纸伞,看到她在那么多同学和家长的面前喊我的小名,我羞愧难当,转身冲进大雨中。之后只听到祖母在后面拼命地喊着我的小名,我头也没回。

  ③回到家,我淋了一身的雨,还在生祖母的气。过了很长时间,祖母才一身泥水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她一进门,就急切地喊着我的小名,看到我回来了,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准到学校给我送伞,更不准在外面喊我的小名。”祖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我听她没有声音,抬头看了她一眼,发现祖母脑后的发髻全散了,脸上还有几道血印……

  ④后来,我离开了家,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以后又在外地安家。祖母在我的印象中,也渐渐模糊起来。

  ⑤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一天,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突然,房门被推开了,只见门口映出祖母的一张脸。祖母已是九十高龄的人了,我吓了一大跳,祖母怎么来了!

  ⑥祖母跌跌撞撞地走到我的床前。她一把按住我的肩膀,说:“快躺下,我来照顾你!”

  ⑦我哽咽道:“您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能让您来照顾我?”祖母含嗔道:“我身体硬朗着呢,我会照顾人,你忘了?你小时候还是我带大的,我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喝什么。”

  ⑧我发现,祖母每天在我床前忙忙碌碌,跟我说话,只喊我“你”,或者“哎”,却从没有喊过我的小名。我忽然想起,那年祖母在学校喊我小名的事,被我恼怒地斥责了,她一定还没有忘记。不知怎的,我心里竟迫切地希望祖母能喊我一声小名。

  ⑨看着祖母在床前,我突然说了声:“祖母,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

  ⑩祖母身体一颤,紧紧地盯着我,好像不认识我一样。我又说了声:“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

  11祖母这回听清了,她努力地翕动了嘴唇,终于喊出了一声:“小狗子!”

  12我脆脆地答应了一声。祖母一下伏在我的床前,轻轻抽泣起来。我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说:“这个小名真好听,您以后能天天喊我的小名吗?”

  13祖母抬起头,眼睛里滚动着泪花。那些天,祖母一声声小狗子喊着,我一声声脆脆地答应着。病房里,有了一种明媚和喜悦。

  14那晚的月亮很明亮。

  18.本文记叙了哪两件事?(4分)

  19.文中第④段画线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20.文中两次写到“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3分)

  21.“那晚的月亮很明亮。”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作文(50分)

  22.请以《这,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规范;②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1.A 点拨:B项“坍”应读tān;C项“蓦”应读mò;D项“蜷”应读quán。

  2.D 点拨:自做主张——自作主张。

  3.A 点拨:正确修改应为将“努力改正”与“随时发现”调换位置。

  4.D 点拨: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B.《论语》共二十篇;C.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不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5.示例: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

  6.(1)秋风吹散马蹄声

  (2)博学而笃志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7.(1)白龙马(或小白龙) 猪八戒(或八戒、猪悟能)

  点拨:文段出自第三十一回,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僧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这段话中A是指白龙马,这段话是猪八戒说给孙悟空听的。

  (2)C

  (3)B 点拨:B项是劝人们珍惜时间的。

  二、(一)8.示例:气势磅礴(慷慨豪迈、踌躇满志等)

  9.C 点拨:“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所以读得平淡些就行了。

  (二)10.C

  11.(1)约定。 (2)舍弃。 (3)才。 (4)害怕,担心。

  12.(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丢下(他)离开,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

  13.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乙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约定返程时来吃饭。”吴起说:“(我)等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等着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待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这种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三)14.①父亲为生病在床的“我”买冰棍。②父亲躲在学校操场的大树下默默关注“我”的颁奖会。③父亲给“我”买收录机,并教育“我”不要和人攀比。

  15.示例:儿子是嫌弃我给他丢人了!儿子,爸爸多想也光荣地坐在台上看你拿奖啊……

  点拨:本题是补写人物心理。先要明确人物当时所处的情境和当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条件,要求用第一人称“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

  16.为父亲爱子之行为而感动,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

  点拨:结合上下文对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的语句进行理解,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

  17.父亲对子女的爱和做人要有自尊、活出男人的伟岸,不与别人攀比等教诲,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决心像父亲那样生活、做人。

  点拨: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

  (四)18.①儿时祖母到学校给“我”送伞,因为喊“我”的小名而遭到“我”的斥责;②“我”生病,祖母去医院照顾“我”,“我”让她再喊“我”的小名。

  19.这段话属于过渡段,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情节更连贯。

  20.①表达了“我”对当年做法的忏悔;②表达了“我”对亲情的渴望与尊重。

  21.示例:这句话不仅收束全文,还以美景衬温情,烘托出亲情的可贵,传递出祖孙之间的心意相连的深厚情感。

  三、22.思路点拨:标题中的“这”字,既可指人又可代事,既可以是具体的景又可以是抽象的情;“我”表明作文要求使用第一人称;“感动”要求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抒写个人的切身感受。这个题目从选材来看,非常宽泛,是对“我”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景、情的回顾;从考查角度来看,贴近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思考感悟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写实感、抒真情,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情。除了选材和构思的创新外,学生还可以在形式上有所创新,采用比如书信体、日记体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形式进行创作。例文略。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期末教学反思04-05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05-23

(必备)初一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1-25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08-15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试题01-11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08-17

初一语文期末教学反思3篇04-20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精选33篇)01-03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题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