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泥淖(nào) 颤(chàn)栗 压轴戏(zhòu) 沐猴而冠(guàn)
B.碾压 (niǎn) 粘贴(nián) 捋虎须(luō) 鲜为人知(xiǎn)
C.铁砧(zhēn) 偌大(nuò) 发疟子(yào) 瞠目结舌(chēnɡ)
D.提挈(qiè) 眼睑(jiǎn) 扎小辫(zā) 因噎(yē)废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惊蛰 脉搏 仪仗队 食不果腹 舐犊情深
B.震撼 装祯 辩证法 融汇贯通 孺慕之情
C.融洽 烦躁 蹚浑水 死不瞑目 嘻笑怒骂
D.凋蔽 歉收 无名火 矫生贯养 和蔼可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 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
②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 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③希腊神话有较为系统的神系,有专门的神话的书籍与故事留存;而中国古代神话则显得 ,只在部分史书与文学作品中才见到神话的影子。
A.关照 积淀 凌乱 B.关照 积聚 零乱
C.观照 积淀 零乱 D.观照 积聚 凌乱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3月l5曰开始施行的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叫停经营者以各种方式设置的霸王条款。但目前不少商家对此置身事外,设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的现象依然存在。
B.一个多月前还叫嚣在南海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惜与中国动武;一个月后却率领近300人的政商代表团,浩浩荡荡到北京访问,临行前更公开承认,中国有13亿人,只有9500万人的菲律宾是打不过中国的。前倨后恭,莫此为甚,这就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
C.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D.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21个航班有悖职业道德行为“人为返航”事件,某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飞行。
B.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曰渐严重。
C.自4月l3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D. 或许我们不是很富有,生活中也有过不去的坎,我个人以为不求把人生演绎到美的极致,但求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把一个“人”字写得端正一点,仅此而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梅格与人格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昵?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索,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袁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琢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村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
《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问得梅一枝》云:“如今
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
6.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梅的“疏影瘦身”,显露出人的一种不屈精神,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
B.“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
C.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
D. 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7.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文入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
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
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入崇尚不畏强 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人格相合。
D.梅花“淡雅”,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B.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感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享受,让梅更加高贵、幽雅。
C.《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D.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①,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有删节)
①消疾:消渴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复备言其计 备:详细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
C.征通为卫尉 征:征召
D.重以宁平公主故 重:加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私常怀之 ②句读之不知
B.①新室且亡 ②臣死且不避
C.①通因具言谶文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以时视事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 )
①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②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 ③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 ④以病上书乞身 ⑤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 ⑥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家境富裕,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李通不满足于做个小吏,就辞官回家。
B.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南阳动乱之际,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
C.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做妻子,她就是宁平公主。
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辞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辞职。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 共114分。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位置。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2分)
(2)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4分)
(3)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竹喧归浣女,_________ 。(《山居秋暝》)
(3)事不目见耳闻, _________,可乎?(《石钟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4) 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
子曰:_________“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述而》)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语段,提取信息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写出4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4分)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11米,达到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据介绍,洪泽湖水位在日前降到11、3米的死水位后,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时间的干旱蒸发导致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虽然5月25日到30日有两次降不过程,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渔业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能够维持正常通航。除航运受影响外,水位很低使过去“日出斗金”的洪泽湖水产渔业遭受严重损失。登上高高的洪泽湖大堤,只见无数只渔船静卧湖滩,往日2000多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水面,如今只剩下100多平方公里。走进湖滩,曾蔚为壮观的万亩临湖围网蟹鱼塘口已完全干涸龟裂。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仅洪泽县养殖塘口就干涸1000亩,露滩5000亩,缺水受旱6万亩,造成经济损失6500万元人民币。
答: _________
17.下面是2013年12月10日《环球时报》对“中国是不是世界强国?”的调查,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
表1:中国是世界强国吗?
受访国家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菲宾律澳利亚大南非巴西
认同比例74、26045、56045、26076、960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表1的结论。(不超过20字,2分)
表2:中国具备世界强国的现有条件
世界强国必备条件经济实力政治及外交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
中国现有实力百分比7334、323、622、2
【小题2】根据表2的内容,你认为中国要早日成为世界强国该怎样做?请写—条建议。(2分)
18.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银行代排”下一个定义。(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20字)(4分)
“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成都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银行代排”颇有意思;付2元钱,就帮你排队。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2小时,2元钱换2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
(1)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雇佣行为。
(2)被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雇佣行为。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渐行渐远的村庄
黄辉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巢穴,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
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这让我想象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颜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
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
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19.第二段中,作者“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时,为什么“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4分)
20.文章的二、三、四段写到了鸽子、老马、乌鸦、虫子、猫头鹰等生物,说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21.作者说:“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为什么?请简析。(4分)
22.文章开头说“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而结尾又说“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俗语说:大鸭有大路,小鸭有小路。大鸭游出来的是大的路,小鸭游出来的是小的路。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都是自己游出来的路,都可以到达河的对岸;可是不游的话就没有路可走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04-01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08-24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09-09
2017—2018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09-16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08-28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9-06
2017年1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03-07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