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殿前欢·对菊自叹》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张养浩《殿前欢·对菊自叹》阅读答案

时间:2021-03-23 09:01:43 元曲精选 我要投稿

张养浩《殿前欢·对菊自叹》阅读答案

  导读:菊花在古代诗词中,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大概是从陶渊明赏菊开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就开始象征文人高洁的精神品格。

张养浩《殿前欢·对菊自叹》阅读答案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释】

  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为官多年,居官清正,中年后痛感朝政 腐 败,难有作为,遂辞官归隐。

  ①黄花:菊花。

  ②减尽风流:减去美好的风光。

  ③人比黄花瘦:引用李清照《醉花阴》词句。

  ④问花不语:将自己心事问花,花不回答。

  (1)“人比黄花瘦”与“问花不语”二句各是借用(或化用)了哪位词人哪首词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自叹什么?这首曲如何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答案

  (1)李清照的《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花孤寂憔悴,人的情状更不如花;欧阳修的《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含蓄地传递内心难言之叹惜。

  (2)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或年华流逝)。开头先怜秋,继而怜菊,再到人的自怜(“自羞”),最后是花怜人(“花替人愁”),层层深入表达了自叹自惜的情感。

  3、前人在评论这支曲子时说,“愁”字是理解本曲思想感情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花替人愁”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同意。诗人借残菊来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以及对似水流年的感慨。花落还有绽放时,“须放在来年”,可人呢?“盛年不再来”,“人无再少年”,一切都一去不返。“花替人愁”,将花拟人。从花的角度讲,明年还有烂漫时,愁啥;人呢?真该“替人愁”。

  4. “可怜”二字是诗歌的'线索,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8分)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

  ①1、2句先写怜秋,借写秋雨疏,西楼暗,营造一种伤感的氛围,把诗歌整体统一在“自叹”的基调之中。(2分)

  ②3、4句写怜花,写重阳过后,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的衰败景象。(2分)

  ③5、6、7句作者借助对比写人自怜。诗人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我相比,而且自觉比菊还要羞愧三分,憔悴三分,比零落的菊花还要可怜。(2分)

  ④8、9句写花怜人,借“花不语”和“花替人愁”托情于物,写本已可怜的落花反而还在哀怜我,替我愁,更衬出我的愁绪之深。抒写了自己苦闷失意,落寞哀伤之情。(2分)

  二

  1.“可怜秋,—帘疏雨暗西楼”两句在曲中有何作用?曲词中秋的哪些景象及其意蕴让作者叹息“可怜秋”?(5分)

  2.毛先舒《古今词论》认为此曲虽明白浅易,却直中有曲,请分析曲词的第三句(“黄花零落”)至结句是如何有层次地展开抒情的。(6分)

  参考答案

  1. 这两句写秋天到了,凄风苦雨,黯然生凉,营造出萧瑟凄清的气氛,奠定忧伤的情感基调。(2分)秋天风雨凄迷,黄花零落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时光流逝,人生迟暮之感,让作者发出“可怜秋”的叹息。(3分)

  2. 第三、四句写黄花凋零,减尽风流姿态,让人怜惜;(2分)第五、六、七句写黄花今年虽然零落了,但却是年年都在开放,与黄花比人更憔翠堪怜,由怜花转而自怜;(2分)第八、九句转而写花怜惜满腹愁怨的人。曲词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仕宦厌倦之情和流年逝水之叹。(2分)

  赏析:

  菊花在古代诗词中,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大概是从陶渊明赏菊开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就开始象征文人高洁的精神品格。菊开放在渐趋寒冷的秋天,凌然傲骨,色彩绚烂,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元稹说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正点出了菊花花期晚的特点,菊花开过之后,从秋入冬,开始进入荒寒之境。菊花的金黄,给秋季一片独特的异彩。此曲所要描写的却不是菊的贞洁,而是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过后,菊花零落,诗人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拟我,而且自觉比菊还要羞愧三分。诗人为官清廉,曾因直谏被罢官,长期隐居,然而内心并没有放弃建功立业、为百姓谋幸福的壮志,因此才会在隐居生活中,因志向不得施展而内心郁闷。诗人以菊自喻,菊花有着高洁的品质,不被时俗同化,诗人也是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高远志向,心中装着百姓,希望能有所建树。然而重阳一过,菊花零落,就如同被罢官的诗人,以前的雄心壮志消磨在闲居中,真是比零落的菊花还要可怜。诗人用了前人的诗句入诗,却把诗歌整体统一在“自叹”的情调下,能够灵活运用。诗人与菊花的对照描写,形象,生动,真挚,让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