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谭学讴文言文翻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薜谭学讴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2-11-29 10:54:49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薜谭学讴文言文翻译

  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这篇古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薜谭学讴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薜谭学讴文言文翻译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注释

  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

  (1)讴(ōu):徒歌(无伴奏)歌唱。这里指唱歌。

  (2)于:向。

  (3)穷:尽、完,用完。这里指学完。

  (4)技:本领。

  (5)谓:以为,认为,自认为。

  (6)尽:学尽,学完。

  (7)遂:于是,就。

  (8)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

  (9)辞:告辞,告别。

  (10)归:回去,回家。

  (11)弗:没有,不。

  (12)止:挽留,阻止。

  (13)饯: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

  (14)郊:城外大道旁。

  (15)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16)悲歌:慷慨悲壮的歌。

  (17)振:使...振动。

  (18)响遏行云:遏,使...停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

  (19)谢:道歉。

  (20)反:通“返”,返回。

  (21)抚节:打着节拍。轻轻地打着拍子。

  (22)于:在。

  (23)言:发誓。

  (24)鬻:读音yu四声,卖。

  (25)欐:读音li二声,栋,中梁。

  (26)抃:读音bian四声,鼓掌。

  (27)放:通‘仿’,效仿。

  赏析

  “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的“知错就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

  其实,薛谭很厉害。薛谭不仅有“知错就改”的大丈夫品质,有对真善美尤其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的好德性,还有头脑清晰、眼光锐利的艺术鉴别力。在混沌世界,尤其在铜臭熏天的年度,学生寻明师难;名师寻好学生更难。学生寻名师,其难难在必须长着一对锐眼。中国人病痛多,否则电视广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药物广告。国人之眼疾,比如“红眼病”、“势利眼”,比比皆是。治疗眼疾的药,电视却从无广而告之的,可见此等眼病是无药可治的癌症。“势利眼”者便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何有拜会名师的缘分?薛谭听见秦青激亢放歌,当即识辨出这是最高级的声乐艺术,出于对艺术的真爱,所以断然决定认错,争取返回秦青门下去努力学习真正的艺术。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中国青年没有艺术的鉴别力,浑浑噩噩地叫惯施烟雾的`媒体轻易牵着鼻子乖乖的走,否则,哪来的“追星族”?何来如此之多的人痴目迷恋“十二乐坊”?什么是“艺术鉴别力”?这是一个三言两语不能说清的大学术题。我常对我的学生说,能“观文辨人”者有望叩开圣洁的文学大门;可“听音识人”者方可步入高雅的音乐之堂。这其实说及的也只是“鉴别力”的大海之一滴而已。名师寻觅“好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生理条件(比如,色盲不得学美术,耳背不得学音乐,骨骼欠佳不得学舞蹈),俯拾皆是,精神好(执着追求艺术又刻苦学习)的学生也不难找,名师要寻人格、品德好的学生,无疑大海捞针。为什么会这样?我不说,硬要说,我又要犯矛头直指社会对特保“儿皇帝”放纵的揭短罪过。

  作者简介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薜谭学讴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薛谭学讴文言文翻译04-20

文言文薛谭学讴翻译08-17

文言文薛谭学讴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01-17

薛谭学讴的故事11-30

薛谭学讴的睡前故事11-17

《薛谭学讴》的读后感02-28

薛谭学讴读后感04-18

薛谭学讴的寓言故事11-29

薛谭学讴阅读练习及答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