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宅诫俭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下面小编收集了毁宅诫俭文言文翻译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毁宅诫俭
选文中的长孙道生出生在贵族世家,自己也身为三公,却能以俭持家,朴实简洁,对弟子严加约束,甚至已经修缮的厅堂廊屋也不惜拆毁,态度不可谓不坚决。他引用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那句名言,正是他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写照。
官宦之人多逐荣华富贵。长孙道生官比宰相,却“衣不华饰,食不兼味”,朴素廉约,尽显平民本色,为世人所称道。
原文
道生廉约,身为三司,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一熊皮障泥,数十年不易,时人比之晏婴。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以匈奴[1] 未灭,无用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乃切责子弟,令毁宅。(选自《魏书》)
译文
长孙道生廉洁而俭约,身为太尉,司徒,司空,而所穿的衣服不饰以华美,食不二味,所用的'一副马鞯,数十年不换,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为晏婴.所住的房屋,低矮而简陋.有一次出征后,家里的子弟们把房屋全部修缮了一番,并建起了堂庑.长孙道生回来后,感叹道:“过往霍去病认为匈奴没灭,就不应该只顾自己的家.今天强大的敌人在北方边境游荡未平,我怎么能安心住这样华美的房子.”于是,就把子弟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命令他们把所建的房屋毁掉。
注释
1、廉约:清廉节约。
2、三司:东汉时称太尉(最高军事长官)、司徒(最高行政长官)、司空(掌管工程的最高长官)为三司,北魏仍用这些官名。文中的长孙氏身兼司空。
3、花饰:华丽的服饰。
4、兼味:多样的菜肴。
5、鄣泥:亦作“障泥",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有此名。又称“马鞯”。
6、易:更换。
7、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字仲平,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卿,崇尚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等,类多出于墨子。
8、第宅:住宅。
9、出镇:北魏时多以镇将兼刺史、太守之职。这里指长孙道生曾在任廷尉卿出征北疆。镇:通“征”,出征。
10、颇更:颇,悉,皆。更:易换,替代。
11、堂庑:堂下四周之屋。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
12、霍去病:西汉名将。因屡建战功,汉武帝要为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13、强寇:强大的敌人。
14、漠北:沙漠北面。
15、切责:严厉的责备。切,严厉。
16、尚:还。
17、乃:于是。
18、卑陋:低矮简陋。
霍去病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22岁)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仅24岁(虚岁)。
【毁宅诫俭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原毁文言文翻译02-11
原毁的文言文及翻译01-05
俭啬老文言文翻译06-04
汉人俭啬文言文翻译02-17
诫外甥书的文言文翻译02-20
周公诫子文言文翻译01-18
孔明诫子文言文翻译03-23
《周公诫子》文言文翻译11-27
诫子书文言文对照翻译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