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时间:2024-01-26 12:41:58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1

  原文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译文

  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 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赏析

  《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我们看孟子是如何批驳的。

  首先,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

  其次,孟子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公孙衍、张仪之流”为什么不能称为大丈夫。

  孟子并未直接指出原因,而是针对他们的行为打了一个比方,进行了“比喻论证”,其分析含蓄而幽默,充满讽刺意味,孟子从“礼”开始谈起,“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孟子说,男子成年的时候,父亲给予教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

  孟子通过这样的讲述,比喻公孙衍、张仪之流的行为,公孙衍、张仪他们虽然身为三国相、六国相,威欺天下,但是他们也要无条件地服从一国之长,他们的一切行为,还要根本决定于秦王、魏王的利益取向,他们的所谓“大丈夫行为”,实际上是趋炎附势、狐假虎威的没有原则的“事君之道”。这与“母亲”教导所说的“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完全相同。

  第三,得出结论,公孙衍、张仪之流的所行“以顺为正”,是“妾妇之道”,不是“大丈夫之道”。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不讲仁义道德原则,只是“以顺为正”,所行只不过是小人、妾妇奉行的是“妾妇之道”,非大丈夫所为。

  这样,孟子通过分析,指出了景春所提供的论据并不能证明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从而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批驳。我们需要补充指出的是,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并非是在批判、否定、贬损所有女子。

  在儒家观点中,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的,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如果丈夫不对,妻子也要劝说补正,也就是要“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妾、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的,实际上,孟子是将公孙衍、张仪之流比喻成了“太监、妾、婢女”这些没有任何原则的人的。

  在完成了批驳之后,孟子接着就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的结论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和地位的诱惑不能改变他的心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气节,威武和权势不能屈服他的志向,这样的人做大丈夫!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孟子做了两点分析。

  一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还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广居”、“正位”、“大道”这三个词,朱熹依次解释为“仁”、“礼”和“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大丈夫,他首先要是个仁者,他要有以天下为家的博大胸怀,要有以天下人为亲的伟大情怀,居住在天下最大的居所——“仁”里。

  其次,他要是个讲礼仪的人,要有为天下而立大正的社会理想和觉悟。

  第三,他是个“大道之行,为公天下”的公道主义者,二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时势适宜的时候,实现志向了,就跟百姓一起实行它;时势不宜的时候,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实行自己的道理。这与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的意思一样。

  它们是说,大丈夫要时时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你出仕为官,你要牢记“大道”之宗旨;不让你出仕为官,你同样要牢记“大道”之宗旨,在孟子看来,做到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和“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两点,你就能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了。

  针对景春的观点,孟子先破后立,指出公孙衍、张仪之流所行只是“妾妇之道”,算不上大丈夫,真正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2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原文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原文注释

  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这个。

  焉:怎么。

  子:你。

  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

  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命:教导、训诲。

  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诫。

  女(rǔ):通“汝”,你。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

  违:违背。

  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以:把。

  顺:顺从。

  为:作为。

  正:正理,及基本原则。

  道:方法。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实现。

  志:志向。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屈:屈服。使动用法。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相关文章: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翻译07-21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08-21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翻译全文07-06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02-21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3篇02-07

文言文翻译01-13

文言文及翻译11-08

文言文《指鹿为马》翻译07-21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02-02

《郑人买履》文言文及翻译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