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荆公不遇》鉴赏及译文注释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谒荆公不遇》鉴赏及译文注释

时间:2023-06-28 11:30:24 惠嘉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谒荆公不遇》鉴赏及译文注释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谒荆公不遇》鉴赏及译文注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谒荆公不遇》原文

  宋代: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谒荆公不遇》译文

  暮春时节的长江水面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笼罩在烟霭之中的繁草,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

  回望江宁,只看见柳花飞尽,城头春旗在黄昏中招展,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

  《谒荆公不遇》注释

  谒(yè):拜会。

  荆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封号“荆国公”的简称。

  春江:暮春时节的长江。

  渺渺:指江面辽阔宽广。

  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

  烟草:笼罩在烟霭之中的草。

  茸茸:花草柔密,非常繁盛的样子。

  春旗:春日之旗。

  创作背景

  王安石是诗人尊敬的长辈,诗人曾游学于他的门下。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王安石因推行新法受阻,再次辞去宰相职务,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此诗就是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人往访不遇之作,借以表达诗人对王安石的景仰和崇敬之情。

  《谒荆公不遇》赏析

  此诗前两句归舟所见大江、岸上之景,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环境;后两句写作者造访不遇返回时的怅惘之情。全诗借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暮春之景,融入诗人对长辈尊敬盼见而未见之悠长不尽愁情,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开头两句即写归舟所见大江的情景。第一句写江水,“春江”点出时令,“渺渺”点出水面的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春江浩荡,水光接天,江面上飘着一片白帆,景象极美。然而江面愈是宽阔,愈衬出船的渺小,又愈透出孤寂之感,而这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如同舟中也载着诗人的万斛烦愁。表面上全是写景,实际上是景中寓情。

  次句写岸上。“茸茸”点出花草的柔密茂盛,从下文“柳花”来看,可知此时已是暮春,春草已经长得非常繁盛,此刻被笼罩在烟霭之中,迷迷茫茫,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春草连绵不绝,哀愁也无尽无休。以上两句写景物,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这些景物中,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境界,烘托出他的失望心情。

  访人不遇,使人怅恨。所以临归去时,即使明知已没有希望,诗人仍然情不自禁地要向被访者居住的地方或方向频频回首,这是访人不遇的一种普遍心理。诗人此次离开江宁,不知何日才能再来,所以不可能掉头不顾。然而回望江宁,惟见柳花乱飞,城头春旗招展,太阳已快落山,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柳花吹尽”说明凝望的时间已久;“春旗催日”则是说落日已在城头所建的旗帜之下,春旗迎风飘扬,好像在催促它快快落去。纷纷乱飞的柳花使人心烦,落日的余辉告诉人时间已晚,夜色将临,没有可能见到所访之人了。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如一江春水那样远,那样深,那样悠长不尽。

  全诗通篇四句,采用融情入景、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深得唐人风致,用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苍茫迷离的氛围,烘托出诗人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谒荆公不遇》作者介绍

  方惟深 (1040—1122)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长洲,字子通。方龟年子。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有《方秘校集》。

  人物简介

  方惟深著有《方秘校集》十卷,其诗精谐警绝,很受王安石赏识,谓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有不到处。《中吴纪闻》云:“子通(惟深)最长于诗,凡有所作,王荆公读之,必称善,谓深得唐人句法。”方惟深有首《谒荆公不遇》诗写道: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此诗通篇四句,全部采用熔情入景、以景写情的手法,虽无一字直接明写作者访人不遇的怅惘之情,但通过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来渲染和衬托自己的强烈思想,使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深得唐人风致。据《中吴纪闻》载:“此诗荆公亲书方册间,因误载《临川集》(王安石文集)。”可见王安石对此诗十分喜爱。

  作品

  方惟深还有一首《舟下建溪》诗,亦得“荆公爱之,尝书坐右,后人误入荆公集中”(郑岳《莆阳文献》)。其诗云: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夜泊的七言绝句。诗中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写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静谧境界。诗人通过精心选材,巧妙构思,虽是信笔直书,却使人感到如临其境。诗中开头的“客航收浦月黄昏”化用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野店无灯欲闭门”则化用韦应物《滁州西涧》的名句“野渡无人舟自横”,皆不露痕迹,另出新意,隽永可爱。

  据《中吴纪闻》云:“子通(惟深)游王氏之门,初无迎合意,后隐城东故庐,与乐圃先生皆为一时所高。每部使者及守帅下车,必即其庐而见之。前后上章论荐者甚众,竟绝禄仕意。僧仲殊赠诗有‘依旧凄凉无长物,只余松桧养秋风’之句,可以见其清高矣。”

【《谒荆公不遇》鉴赏及译文注释】相关文章:

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译文及鉴赏01-17

叔向贺贫注释鉴赏及译文01-15

宿新市徐公店译文及注释11-09

国风·周南·汝坟注释鉴赏及译文06-01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10-27

宿新市徐公店译文和注释02-18

祝穆《铁杵成针》译文鉴赏及注释04-13

戏问花门酒家翁注释鉴赏及译文01-15

《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诗经译文注释及鉴赏02-24

《严郑公宅同咏竹》译文及鉴赏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