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桓公入蜀文言文扩展阅读与训练
【导读】
想必你一定知道“肝肠寸断”这个成语吧?想必你小时候也抓过不少小动物来玩耍吧?正如此文中将讲述的,在停船的间隙有人抓了一只小猿,顿时给行舟的寂寞旅途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可以想象人们异常兴奋,逗乐、玩耍,你争我夺的场景。但尾随而至的是母猿的声声哀号!正如长江渔者所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我们中的确很少有人真正想过它们的母亲会不会也痛不欲生吧?读了此则短文,想必你会严肃地思考这些问题。
【选文】
桓公入蜀①,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②,其母缘岸哀号③,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④。
【注释】
①东晋346年,桓温出兵攻打蜀地。②部伍:指军队;部,部曲,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伍,行伍,指军队。猿子:小猿。③哀号(háo):悲伤的号叫。④黜(chù):黜退,罢免。
【译文】
桓温率军攻打蜀地,行进到三狭中,队伍中有人捕得一只小猿,它的母猿沿着岸边悲伤地号叫,(跟着)走了数百里还不离去。(母猿)于是就跳上船,到船上就气绝了。剖开(母猿)的肚子一看,肚肠都断成一寸寸的了。桓温听说这件事,愤怒地下令罢免了那个捕猿的人。
【阅读欣赏】
作为曾以“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耶?”之语震惊世人的一代枭雄桓温,想必应该是冲锋陷阵、横刀越马、心肠似铁的。然而,在这样叱咤风云的武夫的内心世界里,却也有他动人心弦的温柔一面。当桓温得知母猿肝肠寸断之时,不禁勃然大怒,并罢黜了那位“得猿子者”的职位。初看起来,桓温的勃然大怒似乎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不就是死了头山野猿猴吗,又何必大动肝火?但是,桓温当时显然是被这头悲惨母猿的爱子之情、失子之痛所深深打动。面对这种宁肯气绝而亡也不肯放弃幼子的悲壮之爱,难道我们也有理由可以嘲笑、玩乐吗?
从《世说新语》的这段简短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侧面的桓温。让人想起鲁迅先生之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读罢全文,我们不禁为母猿的悲壮母爱而感动,也为英雄内心的柔情而感叹。
【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其母缘( )岸哀号 至( )三峡中 遂( )跳上船
行( )百余里不去 至便即( )绝( )
2.请解释下列句中“其”,并指出所指代的不同内容。
①怒命黜其人 ② 其母缘岸哀号
③破视其腹中
3.有人说桓公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怒命黜其人”,有些过于严厉了。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
【知识卡片】
古代汉语中与“走”相关词语的辨析
“走”的本义是“跑”。如“夸父与日逐走”。而“走”的引申义是特指逃跑、逃奔。如《史记》中:“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古代汉语的“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而古代汉语的“行”才是现在的“走”。如《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奔”也是“跑”的意思,如成语“东奔西跑”,又如“无奔走之劳矣”,所以“奔走”也作“跑”讲,含有四处奔跑的意思。
而缓慢而“行”叫“步”,正所谓“步行”,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而快速而“行”则又叫“趋”,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也常常指小步快走,表示对人的恭敬。比趋的速度还要快,步伐还要大,即是“走”,比走的速度还要快是“奔”。
在古代汉语中,这些与“走”相关的词很容易混淆,所以我们要注意它们的不同意义用法,以便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减少困难和误解。
【桓公入蜀文言文扩展阅读与训练】相关文章:
迂公修屋文言文的扩展阅读与训练08-20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阅读答案01-15
《入蜀记》文言文翻译03-21
《齐桓公得宁戚》阅读训练09-17
文言文阅读《三峡》和《入蜀记》题目及答案09-08
文言文的阅读训练09-08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翻译09-01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09-14
中考文言文的阅读训练09-13
文言文短篇阅读训练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