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杨朴《莎衣》诗歌赏析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北宋诗人杨朴《莎衣》诗歌赏析

时间:2023-08-24 09:15:35 晓怡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宋诗人杨朴《莎衣》诗歌赏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宋诗人杨朴《莎衣》诗歌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诗人杨朴《莎衣》诗歌赏析

  莎衣

  北宋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等的官爵。

  8.结合诗句说明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5分)

  9.这首诗通过莎衣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①对仗,如“蒹葭”对“菡萏”,“影里”对“香中”。

  ②视觉和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如“蒹葭影里和烟卧”是视觉角度“菡萏香中带雨披”是嗅觉角度。

  ③借景抒情,借此景抒发对莎衣的喜爱之情,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之情。(答出2组)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雨洒湖面,如溅珠迸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一位披着蓑衣的渔人。(术语+解析)

  9.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的向往,也是对官场的厌恶与摒弃。(结合四联分析)

  《莎衣》是北宋诗人杨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借咏莎衣,描写了诗人狂放不羁、清逸超群的个性与垂钓江湖、吟诗耽酒的隐居生活的极度融合、协调,并借对莎衣的珍重,婉言地谢绝了朝廷赐与的富贵爵禄。全诗立意新异,语言清丽。

  词句注释

  ⑴莎衣:即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衣披。

  ⑵软绿柔蓝:绿色柔软的。著:穿。胜衣:即蓑衣。

  ⑶正相宜:合适,十分自然。

  ⑷蒹葭(jiān jiā):芦苇。

  ⑸菡萏(hàn dàn):荷花。

  ⑹狂脱:狂醉。

  ⑺乱堆:随便堆放。晚晴:傍晚雨后初晴。

  ⑻饶:任凭。紫绶(shòu)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绶,系印环的丝带。

  ⑼博换:交换。伊:第三人称,指莎衣,亦即指隐居生活。

  白话译文

  无论穿著什么样的衣裳,都比不上柔软绿草织成的蓑衣,它跟斜倚篷船吟诗垂钓的生活,实在是最最相宜。夏日在清凉的芦苇影中,和衣睡在迷离的暮烟里,又在幽雅的荷花香气中,绵绵细雨下披着我的蓑衣。春天在酒家痛饮,狂醉后才将蓑衣脱下去,当黄昏雨过天晴,就把它随便堆放在渔舍里。尽管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极其尊贵,我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

  创作背景

  杨朴淡泊名利,终生不仕,他的同学毕士安向宋太宗推荐他,于是他便赋《莎衣》辞归。

  名家评价

  方回《瀛奎律髓》:“此《莎衣》诗天下传诵,对御所赋。”

  陈衍《宋诗精华录》:“第三联,晚唐人除陆鲁望、张志和,无能及者。”

  赏析

  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优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对比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非常喜爱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

  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画,“脱”时神情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贯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从而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

  拓展:北宋诗人杨朴《莎衣》简析

  莎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释】

  ①莎衣,即蓑衣。

  ②蒹葭,芦苇。

  ③饶,任凭。

  ④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

  ⑤博换,交换。

  【翻译】

  蓑衣绿蓝相间胜过锦衣,(穿上它)正好靠在船边吟诗、钓鱼。

  渔人披着蓑衣,看雨洒湖面,蒹葭苍苍,烟雾迷蒙,闻荷花飘香,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在酒家喝醉后,在晚晴时,脱掉蓑衣,自由自在,潇洒超脱。

  任凭那紫绶金印多么珍贵,却休想用它来换取我的蓑衣。

  【简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为读者奉献出一幅江南春江垂钓图,叫人“能不忆江南”,杨朴为读者奉献出一幅北国荷湖吟钓图,令人“心向白云闲”;孟浩然酸溜溜地在唐玄宗面前吟出“不才明主弃”,求官反丢官,杨朴遗世独立在宋太宗御前高歌此诗,授官却辞官。细细品味段中的一半题外话,对理解此诗不无好处。

  咏物诗的首联往往是用来破题,诗人说蓑衣绿蓝相间,柔软胜过锦衣,穿着它靠在船边吟诗、钓鱼是最合适的。笔者曾着蓑衣以躬耕过,那东西可硬得很,如今已没什么人愿穿。诗人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喜爱才这样说的吗?

  颔联写在烟雨朦胧,“花雾阴时迷远浦”时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穿过芦苇荡,看莲叶滴翠,闻菡萏飘香,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我们仿佛看到“浩歌惊世俗,狂语任天真”楚狂接舆就站在面前,无拘无束,超然尘外。中间两联一“披”一“脱”,显得多么自由自在又多么潇洒超脱。

  尾联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那紫授金印多么珍贵,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可是休想用这些俗物来换取我的蓑衣!“紫绶金印”象征荣华富贵;“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岂不是沐猴而冠乎?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

  【作者介绍】

  杨朴(921—1003)北宋诗人。世居新郑东里(郑韩故城内),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好学,善诗,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终生隐居农村。常独自骑牛游赏,往来于县境东里、郭店间。见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卧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辞佳句,立即挥笔成诗。曾独自带上手杖进入嵩山险绝处,构思成文100多篇。当时的士人学子多传阅诵读他的诗文。少年时与毕士安、韩丕同学友好。后来,毕士安官居相位,举荐杨朴于太宗,太宗爱其才,想授官任用,朴坚辞不受,作《归耕赋》以明志。太宗赠给束帛使他还乡。真宗西行朝拜先帝诸陵道经郑州,特遣使赠朴茶、帛,并命其子从妙为官。朴所作诗俊逸潇洒,语言质朴精炼,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隐居生活。类唐诗人贾岛、李涉。著有《东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宋诗》录存其诗六首。

【北宋诗人杨朴《莎衣》诗歌赏析】相关文章:

诗人周朴《春日秦国怀古》赏析11-30

北宋诗人苏辙的诗09-28

北宋诗人周敦颐介绍05-16

古代诗人李朴简介10-26

元代诗人白朴的诗词11-22

蔡京北宋诗人简介12-26

杨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03-26

吟游诗人的诗歌04-12

诗人烤鱼诗歌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