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读书心得15篇[热]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诗》读书心得

时间:2024-07-23 17:05:15 全唐诗 我要投稿

《唐诗》读书心得15篇[热]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诗》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诗》读书心得15篇[热]

《唐诗》读书心得1

  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两行诗。

  唐朝,一个繁荣、开放、自由、霸气的朝代,一个因诗而灵动的朝代。唐诗,作为华夏文明的一种标志,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魅力,不言而喻。唐诗之美,美在朴实真挚的情感,美在丰富多彩的内容,美在严格规范的形式。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唐朝诗人最风流,一杯清酒,让飞扬的青春更加浪漫,一杯烈酒,让灼热的胸怀更加激荡,英雄的壮烈、美人的惆怅,都化作清酒、美酒,陶醉了他们,也酿就了诗情。于是,洋洋洒洒,千古佳诗,挥毫而就。

  唐诗,美在真挚的情感。唐诗,既有如李白般洒脱飘逸,醉看人生,亦有如杜甫般沉郁顿挫,心系万民,既有如王维般禅心佛理,游山玩水,亦有如李商隐般情仇爱伤,抑郁终生。且看一代诗仙李白受召入京,志得意满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与豪放,再听刘希夷“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的物是人非的感慨,你的心是否被这种朴实而真挚的情感打动,随之起起落落?这种真挚,大到皇家贵族,小到平民百姓。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那鲜为人知的柔情也在其寥寥几篇的诗中得以窥见——“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即使是残暴狠辣的女皇,依然免不了小女人的柔弱和对爱情的向往。不仅如此,在唐朝,普通的'女子也藉唐诗表以相思之情,“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在战乱的时候,女子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这种相思,见证了女人对爱情的坚贞,也隐含了战争的无情,质朴却感人肺腑。

  唐诗,美在多彩的内容。唐诗的内容极其丰富,大到国家社稷,宫廷纷争,小到生活琐事,民间轶事,即便情感上是相似的,其内容上总有着各自的特色,从不让人觉得单调乏味。这其中有一首唐诗,其内容之由来更是一千古奇谈。“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这是李涉在行路途中偶遇强盗,馈赠给他们的诗,也因为这首诗,他幸免于难。这样的诗带给人直白平实,风趣幽默之感,让人在品读经典的优雅厚重的同时,又禁不住开怀一笑。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杜牧的《秋夕》,前两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的宫女们百无聊赖的生活,短短十四个字便使得其姿态跃然纸上。而后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则道出了宫中生活的无奈与辛酸,让人不禁感叹封建社会和帝王的无情。的确,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也只是红颜薄命,逃脱不了做男人的“遮羞布”的命运。更何况普通的宫女呢?除却这类生活之事,唐诗中也从来不乏保家卫国,奋勇沙场的雄壮之笔。“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谁不知远赴边疆,浴血沙场的艰苦和危险呢,但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纵使战死沙场,白骨依然飘香。读到这样的诗句,就连我一个生于和平年代的弱小女子都禁不住热血沸腾,更何况千万有志青年呢?

  唐诗,美在整齐的形式。不规则是一种美,规则是另一种美。就比如建筑,整齐划一虽显单调,却让人舒心,而参差不齐虽更显艺术美,却难免让人心烦意乱。唐诗,大多为七言律诗,在这种严谨的诗歌形式下,古诗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这种形式的诗歌不仅看来整洁,还有一种节奏美感和音韵美感。当然,诗人们也不得不煞费苦心将诗中字词仔细推敲,虽然表达上受限制,却并不影响其应用与发展,反而更显出唐诗的珍贵。

  唐诗之美,如牡丹,大气而不媚俗,如清茶,清新而不平淡。春暖花开时,斟一壶美酒,吟一首唐诗,醉倒在唐诗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唐诗》读书心得2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犹如灿烂群星,以其独具的魅力一向传承下来。而唐诗无疑是这浩瀚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闪射异彩的超级明星。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接触唐诗,有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写的《咏鹅》生动的描述鹅的情态,给人一种高洁傲岸的.感受。还有李白写的《静夜思》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色,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并且携有秋的意味,尤其是那一地的疑霜更让人感受那种孤独意象在诗人心中与情景融合的碰撞。就是这些短小的唐诗给我的心灵一种独特的震撼。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书《唐诗三百首》

  让我感觉唐诗犹如浩瀚无涯的汪洋大海,若想畅游其中,自非一般人所能及,若能选其精华,汇为一编,使一般人能据一斑而窥全豹,此书当之无愧。

  对于怎样去学习唐诗,我的感触是只作欣赏,而不作具体评价,因为唐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它所扎根的历史时代,社会关系,人物心里都与现代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我们在此刻的环境中很难体会到唐诗的韵味,而我们自身发展的条件也很难对唐诗做出很好的解释,只能从表层去揭露,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不用去学习唐诗,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唐诗的时候能够注意到意境的开拓,自我去寻找创作一种意境,倘若你没有见过鹅,别人让你去体会诗中鹅的神态,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作为小学老师,就更就应用事实说话,比如透过多媒体与图片等等,让同学们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这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立体感觉。

  有的人总会说:我们学习唐诗,又很少用,还不如不去学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唐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学习唐诗的目的首先在于学习,然后就是学以致用,变成融入现代生活的实践精神。我们要提倡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唐诗,而不是单一的在学术方面,我们从唐诗中提炼有用的东西,例如你能够在笔记本封页上做一个有关于唐诗的图片,然后去销售,用唐诗文化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们的思想要更广阔,这就是所谓的回忆一落地,变成生产力。

  以有涯之身,学而无涯。

《唐诗》读书心得3

  我读了一本书,叫半个小时漫画唐诗,让我重新了解了唐朝诗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贺知章

  贺知章在年轻的时候干了什么,古书上基本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是个学霸,37岁就成了状元,还在朋友的帮助下,当了一个公务员,然后一路当上了三品大官,50余年。但在刚开始时,他参加了一个关于诗的改革,向魏诗学,所以他的诗读起来十分清爽,如咏柳,贺知章的一生,可谓是被官场给耽误了,所以写的诗并不是很多,且大多都是迎合皇帝的诗,所以他在初唐时是个小跟班

  后来,陈子昂,张诺虚被他给耗死后,C位出道,当上了盛唐的老大哥,和李白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据说他当时看完了李白的蜀道难,更是称他为摘仙人(大白话;你是天上掉下来的李仙人)但后来没过多久,他就申请退休,但因为当时贺知章的名气十分的大,太子携带百官前来送别。贺知章回到家后写下回乡偶书这首诗,可回乡不久的他,那叫因病死去。

  半个小时漫画唐诗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唐朝诗人,让我更加了解唐朝这个朝代。

《唐诗》读书心得4

  《塞下曲》——卢纶

  卢纶,大历十才子之一,中唐诗人。诗风昂扬,铿锵有力。这首著名的《塞下曲》是改写《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小段。由原来的三十三个字,改写成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作者蒙曼即写出了改了哪几处,又说明改写的好处?不读诗,不知诗好;知诗好,却不知诗好在何处?蒙曼却能从我们想不到的视角去分析、解读。读后,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四时有诗,古代和今天,就相遇在美妙的四时之诗中。《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中蒙曼让诗篇与读者对话,读者看到的不仅是四季的美景,还有唐人的生命轮回。

  本书值得称赞的还有目录的编排,以立春开始,以春节结尾,二十四节气和节日点缀其中,正好与我们的轮回和圆满吻合。

  成语汗流浃背:汗流浃背[hàn liú jiá bèi],意指“汗流浃背”指汗流很多,湿透了背部,本用以形容非常惭愧、惊恐的样子。语本《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後亦用以形容工作辛劳,汗出湿背。[源]《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於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典故]“汗流浃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汉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吕太后把持,并分封其家族兄弟为王。吕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带兵诛杀吕氏诸王,铲除吕氏的'势力,并迎高祖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陈平认为周勃平定吕氏之乱,巩固汉室的天下,功劳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愿将右丞相的位子让出。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勃成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陈平则降为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时,汉文帝问周勃说:“国家一年判决的诉讼有几件?”周勃过去都是掌管军事,对这些事情并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问:“国家一年的税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献中使用“汗出沾背”来形容周勃对政事一问三不知,心里感到十分着急、惭愧,汗流了满身,背都湿透了。後来“汗流浃背”这句成语就由此演变而出,形容非常惭愧、惊恐的样子。亦用於形容工作辛劳。

  成语绣口锦心: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如: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又如:俺小姐花容月貌,王解元绣口锦心,正是一对夫妻。——明·陆采《明珠记·送愁》

《唐诗》读书心得5

  诗和远方——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前段时间看《中国诗词大会》,先是感叹烟雨江南、色静深松的中国风式舞台效果,进而又被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飘逸豪放、或沉郁顿挫的唐诗迷的魂不守舍。感受了唐诗的魅力,却发现我自诩为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居然没读过唐诗少儿入门读本——《唐诗三百首》,真是惭愧有余。于是出门直奔书店,买回中华书局出版、顾青编注的《唐诗三百首》日夜捧读,不亦乐乎。

  《唐诗三百首》虽然“俾童而习之”,然却“白首亦莫能废”。身为一个汉语使用者,这么美的风景明明懂汉语却不能领略,实乃人生憾事。

  时下常有人说:“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诗是什么?远方在哪里?有人说诗和远方是漫无目的的流浪;也有人说诗和远方是不顾生活的穷游;更有人说诗和远方是隐居山林、闲云野鹤的飘逸。

  而我的诗和远方,就在《唐诗三百首》里。当我每读一首直击心灵的诗,一首心旷神怡的诗,一首思绪飘飞的诗,我就想去到诗里的地方,用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汗孔去感受,去融入…那便是我的诗,我的远方!

  从此,生活充满情趣。

  偏僻的村庄不再是日夜耕作的劳苦,而是“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诗画;泥泞的小路不再是满脚泥巴的嫌弃,而是“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宁静;苍茫的大山不再是祈祷风雨的`无助,而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荒诞的郊外不再是鱼龙混杂的城郭,而是“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的闲情。

  从此,生活处处开朗。

  复杂的人事不再是勾心斗角的阴险,而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淡泊;平凡的生活不再是碌碌无为的自责,而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超然;奋斗的价值不再是追求他人的认可,而是“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的洒脱;忙碌的工作不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壮志。

  从此,生活开始和谐。

  频繁的加班不再是贤惠老妻的幽怨,而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欢愉;顽皮的女儿不再是叽叽喳喳的黄雀,而是“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的思念;年迈的母亲不再是唠唠叨叨的太婆,而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遗憾;远方的兄弟不再是吆五喝六的烂醉,而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感怀……

  顾青为《唐诗三百首》作序云:唐诗集先秦以降中国古典诗歌之大成,同时又开启此后一切诗体形式和诗歌流派之渊源。这么高深的文学理论我不懂。

《唐诗》读书心得6

  英国的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诗吧。

  就比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读了这首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诗人的母亲一边辛劳地为儿子缝制衣服一边思念远游的儿子的场景呈现在我的眼前。读了这首诗,我更能体会母爱的伟大,妈妈对我的点点滴滴渐渐浮现在脑海里。母爱是伟大的,诗中的母亲是那样的爱着自己的儿子,我的妈妈有何尝不是呢?妈妈怀胎十月生下我,把最好的都留给我,这首诗又一次唤起了我对妈妈的感激!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中,我仿佛成了那典雅的古代儒生,为丰富懂我头上淡蓝的逍遥巾。乘上一辆古旧的马车,马车吱吱呀呀而去,一到两边是一片片火红的枫树,把我的双颊也映得微红,叫我如何不停下车来多看两眼?“小令樽前见玉箫,歌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道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萧是那精精制制的玉箫,灯是那花花贵贵的银灯,音乐就在身边流淌着……

  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味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净之所,心如止水的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

《唐诗》读书心得7

  他将生命化作一曲乐章,当乐章华丽的戛然而止时,动人的音律却久久环绕。——题记

  当我在暑假里打开《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时,我被里面的李白深深地震惊了,他的才华横溢,他的放浪不羁都令我向往……李白,一个站在盛唐之上的侠仙。比起诗人,他更像一个旅客,用自己独特的语句彰显自己来过。少年轻狂的他提着一把剑来到长安,想在这世间最繁华的土地上伸展拳脚,名誉天下。确实,他中举了,皇帝留下他做翰林,他欣喜的认为自己的才华终于能够展现,却不知皇帝只是将他当做寻欢取乐的工具。

  他醉了,醉在长安最繁华的街上,没有人会注意他,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失意的人。当年的他是提着剑,满心雏志,风光无限的少儿郎,现在的他却是被皇帝弃了的无用臣。无尽的愤怒和委屈,只能发泄在这酒林肉池里。当时他在写《华清宫》时有多风光,现在她就有多潦倒。

  他走了,世间荣华富贵终是留不住他。既然“人生在世不如意”,那便“散发弄偏舟”吧。观望庐山瀑布的惊叹,与汪伦离别的悲伤,胡姬劝人饮酒时的思乡。他依旧豪迈,他依旧飘逸,纵使千疮百孔,年华老去,纵使千回百转,归来仍是少年。哪怕是现在,又有多少人拿能达到?刚步入社会,心存斗志,想要大展身手,但是面对的却是上司的不重视,同事的打压和嘲讽,逐渐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多少人能够潇洒地辞官而去,看遍名山大川?如果真这样做了,别人只会认为你不负责任,一点小困难就放弃不做了,你将会面对的是来自所有人的指责,那你承受的吗?所以,李白的胸怀并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比的。

  当我读完了李白的'生平,我不禁感到疑惑:世界上真的会有李白这样有才华、有能力又洒脱的人吗?他太完美了,完美的就像天上的神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雄伟大气,奔流不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震撼惊疑,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一个诗人的一生,如黄河九曲,如长江绵延。

  站在盛唐风口浪尖的,不是帝王将相,不是繁华商路,而是他。他用生命化作一曲乐章,无人能做,无人能敌,只有他。他走的那年,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彼时的他依旧正当年少。

《唐诗》读书心得8

  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写给孩子们的唐诗之路》之书。

  唐诗我们从小就听过、背过,不仅会背,还能了解其意思,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怀。唐诗带来的是一种广阔的共鸣,遥远的应和,上天入地,穷尽碧落,有唐诗在,就有情怀在,看到我喜欢的唐诗,配上插画,看着赏析,更能体会诗词对我们的教育和滋养,将成为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

  妈妈从小教导我要饱读诗书,将来会有不一样的气质,会更有想象力,更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比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每年的二月看到柳枝长出嫩芽时,心里便会默念“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诗句,只要诵读几遍,就会成为我们生命的养分。

  唐诗魅力无穷,不管是我们随口就说的“春眠不觉晓”,还是“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这些都在我心中扎下了根,让我们更好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留下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诗佛是王维;诗神是苏轼;诗魔是白居易;诗鬼是李贺。这些诗人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希望通过背诵及了解古诗,让我们从小就了解中华文化。因为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得让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继续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学唐诗,感受唐诗的美好吧!

《唐诗》读书心得9

  岁月如梭,历史的痕迹湮灭成沙。唯有一代代传承的唐诗,深藏着作者曾冬不一样的阐释,在寻找专属于自己的那一缕缕芬芳,历经千年却历历在目。

  树梢落红

  指尖轻轻捻开一页又一页……又是一个春天,阳光轻轻的把手伸进了大地的衣襟,一股暖流直通下去,唤醒了冰冷的大地。清澈的泉水一起一落,不紧不慢地踱上岸边,却又侧身一躺,睡进了期待已久的梦乡。那股瘦鱼似的水流进了最深处,又卯了劲地往上窜。直到走完这么一通,又回到紧抓住地面的树干不松劲。渔人滑动木制的双桨,打破明镜似的湖面。我在山中寻找着渺小的旅人,这又是谁的佳作?鸟儿抖尽羽毛上的露水,躺进云霄织成的软床。忽然一惊,以为是山头树梢沾染了艳丽的晚霞,仔细分辨才发现是几朵面庞红盈盈的桃花苞,粉色的裙子包住淡黄的小脚,伸出头,害羞地抿了抿嘴。

  雨过花落

  合紧书,一张一张的纸已不再紧紧贴合。虽已读过数遍,但每翻开一页都有一种独特的芬芳。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一股湿冷的空气卷着若有若无的花香,织成一条薄薄的丝巾,系在了我的脖颈上。脚尖踏着青石板的地面,昨晚下过的雨水立马扒住不放。每走一步,都像在湖面投掷下一块细小的碎石,激起圈圈涟漪。看着满地凋零的桃花,不再娇嫩的花瓣,骨子里的傲气却依然难掩。就像那富人家中的小姐,就算是家族衰败,也不甘于低头度日,心中却不是悲伤,而是一种释怀。唐诗中不懂的深奥,也被巧妙地赋予在了现实的生活中。情愁、乡愁,缕缕愁丝渗进了这本蕴含千古的书……

  风吹花满天

  再次翻开,已不是人读书,而是书读人。从最后一页钻出,已不再是锦绣山河的一角。将每块破碎的拼图拼起,搭起一幅幅完美的历史画作……青山角上点缀着小小的亭子,一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撕破天空刚刚缝补好的'宁静。不知从哪儿奔来的风,揣起一把枯萎的桃花,又玩笑似的随意挥洒了。不远处的石块上卧着的人正疑惑着,明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随手拾起摔在地上的桃花,沁一口残余的芬香,又闭嘴不语了。风放肆了,大把大把的玩弄着无力的粉桃,它们交织着,缠绕着,奏出绝美的乐曲,催睡那疲惫的大地。第二天早晨,家户庭院中的那人感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或许这次分别,留给这本书的依旧只有尘埃。

  见花开,不像孩童欢喜;见花落,不似黛玉悲伤。淡泊的心态,能赢过世间百态。只见花开花又落,不见风吹花满天。历史的定论并不只属于开端与结尾,那曾经繁花满天的故事,才是我们真正要去探求的过往。唐诗素描,把唐诗画了一遍又一遍……

《唐诗》读书心得10

  鲁迅先生曾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唐诗之所以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以前因为我对很多诗没有文学素养的积淀,很难读出它的味道和精髓,最近拜读了《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曾经一知半解的唐诗竟感觉融会贯通了。

  书中选取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作品,都是古诗中当之无愧的精华,再加上戴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真可谓珠联璧合。戴老师在分析诗歌时,总是一丝不苟,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逐句解读,再加上征引对照,常以本人日常生活作喻,大有闲话家常之感。

  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我初读时就觉得它是一首访客诗,没有什么特别。经戴老师一讲解,再读这首诗果然感情就不一样了。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原来在古代吃鸡肉和小米饭是很隆重的款待,炖自家养的鸡,煮自家种的米,招待自己的好友,场面温馨而质朴,感受到主人满满的盛情。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通过诗人的眼睛看到绿树青山之美,既随意又工整,是不可多得的佳句。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场景描写,把喝酒聊天的氛围拉满,因为这一餐吃得高兴。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主客二人开始相约下一次的饭局,重阳节喝酒赏菊。这首如行云流水的诗写得好,经戴老师这么一分析,再读就感觉一个个生动淳朴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好一个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在讲到《次北固山下》一诗时,书中称许:那时“大唐迎春”。翠微之外是狭长的旅道,碧波之上是诗人的扁舟。正是这种明朗阔达的境界,使得书中称颂这是“盛唐之音”。春意蔓延在长江之上,江面宽阔的下游潮水涨高,恰遇上顺风使船帆舒展。在那个无法摄影的时代,诗人用平缓细腻的口吻描绘了使人舒心的美。残夜未尽之时,已然红日初吐;旧年未跨之际,却现融融春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千古名句,是诗人对世人的宣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最后想到“雁足传书”,希望大雁捎去诗人的家书,以表达自己淡淡的思念。单是此书对这首诗的赏析,就跳脱了常人的思维,不仅仅写了诗人的思乡,诗人的忧愁,而更多的展现了诗人那种乐观豁达的心境,贴切地称述为“盛唐之音”。而戴老师之所以会将这首诗转悲为喜地理解,离不开他自身充分的'乐观积极。如此历经世事而安然若素的心态,正是戴老师处世的风韵,传递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

  通过戴老师深入浅出的解读,我得以细细品味千年前文人的文思才情,亲近这些生动的灵魂和不朽的作品,感受这份独属于我们民族的浪漫!跟随戴老师的讲解,我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了解诗人的人生图谱和世事变迁。让我们真正读懂诗人诗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蕴与伟大!

《唐诗》读书心得11

  品味书香,经典阅读,在漫长的暑假里,我读了这一本好书——《写给孩子的唐诗之路》。

  唐诗——一个汉唐文化的璀璨珍宝。它是中华民族汉文化的见证,向我们介绍几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的精彩纷呈。而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始于西陵渡,至于巾山,一个生生不息的唐诗之路。

  在曹娥江畔的东山,是唐诗之路上山水诗文脉的`起点。李白三次来东山,留下了“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的千古诗篇。在这里,更有谢安、谢灵运他们的纵情山水,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给后人留下盛世之时他们的洒脱率性。

  在临海的巾山中,是唐诗之路的终点。在那里,有豪迈任侠的骆宾王;在那里,有“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的郑虔;在那里,有“一代文宗”之称的顾况;在那里,有“任蕃题后无人继”的任翻。

  在这个唐诗之路中,还有许多的山水与诗文,而这一本《写给孩子们的唐诗之路》中,有着许多名山大川、文人墨客。他们渐渐形成了这一条独一无二的文化,而这一文化——便是中华民族历代传承下来的汉文化。我们要牢记这些千古绝唱,不要让他们成为历史。

《唐诗》读书心得12

  在读《蒋勋说唐诗》之前,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很是严肃的文学研究作品,本已做好了“坚持”的准备,却不想一打开此书后,就被简练直白,引经据典的评论,滑稽幽默的语言吸引,甚至舍不得合上,一口气看完了才罢休。

  这本书通过介绍唐朝各个期间的六位诗人,讲述了唐朝的兴衰与唐诗文化随之的发展和变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以孤篇压服全唐之作”,而蒋勋先生对其中所蕴含的唐的精神的剖析,对唐诗格式的讲解,令我对这首本认为已耳熟能详的诗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而李白又是另一种气概。《将进酒》的狂放不羁,《蜀道难》的大胆想象,李白作诗不受格律束缚,反而善加运用,在作者的率领下,我感受着《蜀道难》多变的韵律节奏,体味着李白用多变复杂的节奏韵律所表现出的蜀道崎岖难行,地形陡峭险峻的特点。安史之乱期间的诗圣杜甫,关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们二人有良多描写战乱,兵役重压下百姓的磨难和无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卖炭翁》的解读,令我更深切地领会诗人心里的悲哀和愤慨。而作者以两首诗对比白居易写《长恨歌》,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变化,令人感叹。李商隐的时代已是晚唐,旧日繁华只似大梦一场,在李商隐的诗中见到“向晚”,“凋碧树”,“落日”等意象,总让人感到一丝感伤。而有时,又有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有人说晚唐时的诗词藻华丽,但我读了这本书后,却感到自己明白了那个时代的诗人们那难言的情感。

  在讲堂上,我通过学习诗的形式,格律,平仄,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来学习一首诗,而在这本书中,我随着作者细细感受每一首诗的精神,全然没有讲堂上把诗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的全无意境,而仿佛有种沉浸在文学的空气中的愉悦和轻松。书中不仅介绍唐诗,也详细地介绍了唐朝不同期间不同的风气,政治,公共的思惟习惯,从而也使我良多以前有不理解或认为诗人写的奇异的地方有了正确的认识,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惟开放,才有了李白的随意潇洒;有了安史之乱如许的战乱期间,才有了杜甫这般的忧愁悲愤;有晚唐繁华落尽,才有了李商隐的感伤嗟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伟大,而作者则率领我们去真正理解,感受这份伟大。

《唐诗》读书心得13

  今天的“诵千古华章做少年君子”诗词吟诵会让我感慨万千,我不禁想起自己那本读了千万次的书——《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本不很厚的书,但每回读,总是感觉沉甸甸的。那一首首诗歌,丰富,风格鲜明,让人爱不释手。

  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许多诗歌的思想却穿越时空,从遥远的古代向我们款款走来,并且将一直走下去,就像一条长河奔流不息滋润它流经的.每个生命。在这条浩瀚的文明大河中,有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唐诗的那种大气与苍凉带给我们的心灵许多震撼,让许多人心向往之。古人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古人的人生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古人的人生不可以复制,但可以创造。

  读这本书,能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能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让我们用一颗诗意的心去看待生活,体验人生。

《唐诗》读书心得14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的浪花冲刷走了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诗却如磐石般沉淀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收集了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每每诵读,都加深了我对诗歌、对古人、对历史的感悟。

  读诗要有三品,品色、品温、品韵。读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们一起先看颜色:绿的酒,红的火炉,黑的天,白的雪,四种颜色呈现在眼前,能说不美吗?再看温度:酒本来是冷的,却被火炉加热了,虽说天快下雪,却让人感到一股暖意。最后看韵律:新酒上的泡沫像绿色的小蚂蚁,小火炉上的火苗也在跳动,静中有动,整首诗仿佛有了生命。

  唐诗的美还在于它的精。现代文章、诗歌的篇幅较长,文字比较华丽、饱满。古诗则不同,虽然大都只有二十多字,可是字字珠玑,所以读诗要细。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诗,“潜入夜”“细无声”六个字让人感觉到春雨的君子风格,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的儒者风范。

  为什么这么精简的文字却能深入人心呢?那是因为古人的诗也是源于生活,读诗也就是读生活,诗里有人生、有道理。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惜时;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相思;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别;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重逢;有“江流石不转,遗恨失东吴”的惋惜……

  唐诗的美无以言表,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它是读诗人的心跳与呼吸,也是读诗人行走的步伐。

《唐诗》读书心得15

  听爸爸说,古诗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古代有名的诗人写的很好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国家很好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好好背诵掌握。

  妈妈跟我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背古诗,三岁的时候就能背30多首了,虽然不知道意思,但听几遍就能跟着背个大概。我现在还记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再读古诗,一边看原文,一边看译文,了解了诗文的意思,更觉得古人不一般,用了这么几句话,就表达了这样丰富的意思和一些美丽的画面。知道了古诗的意思,我就更喜欢背诵古诗。有时还能想象出一些画面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能想到沙漠的广阔和美丽。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我想起了游览西湖时看到的美景。背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爸爸甚至跟我说今年暑假要带我去登泰山,感受山顶的绝美景色。我高兴极了。

  按爸爸的要求,我每天都要背一首不会的古诗,同时要把会的古诗复习一下。弟弟每天听我背,他居然也会背了一些古诗。他不仅会背《咏鹅》、《春晓》等常见的简单古诗,还会背《送兄》“所嗟人异雁,不做一行飞”,《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等不太常见的.诗,甚至有的比我背的还快,最愿背“系马高楼垂柳边”。最烦人的是,爸爸提问我的时候,他也抢着背,甚至不让我背,我说他2句,他还哭。没办法,爸爸就让他背,现在也会背20多首了。爸爸笑着说这是我背诗的意外收获,并且说我小时候就这样,喜欢听别人表扬。

  古诗用简单几句话就能展现美丽的画面,或者表达了作者的一些情感,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背诗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影响了小弟,我越来越喜欢背古诗了。

【《唐诗》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唐诗》读书心得07-22

(精华)《唐诗》读书心得15篇07-22

《唐诗》读书心得15篇[合集]07-22

《唐诗》读书心得优选15篇07-22

《唐诗》读书心得(常用15篇)07-23

经典的唐诗07-02

唐诗06-08

读《唐诗》有感12-27

唐诗宋词的读书笔记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