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读后感【集合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宋词》读后感

时间:2024-05-15 13:37:36 全宋词 我要投稿

《宋词》读后感【集合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词》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词》读后感【集合15篇】

《宋词》读后感1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清明小说……而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宋词赏析》浓缩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让我们从中了解了许多名诗名词。

  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这首词的赏析。这首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写。整首诗是这样的:“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 正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江山回首。一线高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这首词的赏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的告诉读者这首异乎寻常的词是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叛徒所害而被俘与同时被压北行的同乡好友邓光荐临别时写下并送给邓光荐的。这首词对国族的不幸,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是我们对文天祥的`壮举表示热忱的赞慕。这首词用了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韵。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赤心报国的强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动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的赏析点明了此诗是作者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并具体的展现了当时边疆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告诉人们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 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并巧妙的运用了音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义。

  这本是其实还有许多像此类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欣赏的诗词。它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就连它们的标点符号上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它们不仅传达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对生活产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们对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学上不可缺的部分。本书清楚的讲述了大约六百多首唐诗宋词,并进行了详细的赏析,是我们学习语文必读的一本好书。

  历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山,只要你去发掘它,就会收获无限的知识。

《宋词》读后感2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学特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我看来,唐诗、宋词最有意思,它是经典文化的传承,是古人的财产和智慧,是国学精粹。

  唐、宋两朝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人: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王昌龄、陆游、李清照、柳永、王安石、范成大……

  每每翻开唐诗宋词的篇章,进入唐诗宋词的天堂,总能领略到文人眼中四季的旋律: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等春意盎然的美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荷花满池的美丽画卷;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高气爽、霜叶红满天的震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寒风凛烈、大雪纷纷的冬日情景……一幅幅图画跃然纸上。

  四季风景美如画,祖国大好河山亦然。如今的中国繁荣昌盛、海阔天空、高山流水、山清水秀、柳绿花红……在唐宋两朝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山又是怎样的呢?宏伟壮观的庐山瀑布,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磅礴的气势至今无人能及;白居易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把红日东升,江水碧绿,美丽无瑕的江南春天美景勾勒得美轮美奂;当读到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纵是祖国风光无限好,也有不尽如人意之时,外邦入侵,将士们奋勇抵敌,也留下不少激昂的诗句。精忠曲范岳飞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忠义奋发的千古绝唱。看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也不忘祖国统一大业的赤胆忠心;更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之乐”这等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这一句句诗词至今读起来都让人慷慨激昂,肃然起敬。

  在古诗词中,人间真情,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范大成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朴实无华的农耕生活活灵活现地体现在眼前;辛弃疾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表面是在写几个孩儿各自在做各自的事,生活中的童生童趣,实际体现出诗人对孩儿们的喜爱之情,更体现出家庭和睦、详和的家庭氛围。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临行前对友人的叮嘱;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岂是千尺的桃花潭水能够比及的`?“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友人别后的相思,凳楼远望,不禁怨恨斜阳不解留人意,反而随着行舟渐行渐远,从水面渐渐消隐。此情此景,不由得浓愁密意倾口而出,说尽无穷无尽的离思;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简短的几个字,道出了无尽的相思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读唐诗宋词,还能领悟到古人留给后人的才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比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及其地观察;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不断更新、不断积累,就毫无生机和进展了;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体恤农民之苦,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杨万里的“莫言下岭更无难,嫌得行人空喜欢。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在取得一定成就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在唐诗宋词的海洋里,我们尽情地翱游,领略不同领域不同的风光,吸取其中的精华,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是中国人,为有一个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我们要继承传承,让这瑰宝得以流传千古。

《宋词》读后感3

  品宋韵文化之美

  宋词,如清泉,滋润我的心田;宋词,如阳光,给予我力量;宋词,如乐章,奏出了宋代文化的丰富与底蕴;宋词,如明灯,指引我们寻宋迹,吟宋词,品宋韵……

  那天,我将你轻捧,细细品味,缓缓阅读。

  词中能读到钱塘江“怒涛卷霜雪”的汹涌澎湃,雷峰塔“标出海云长”的高耸入云;能读到淮白鱼“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的肥美鲜嫩,环饼“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的香酥美味;还能读到“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的茶文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酒文化……你勾画出的是一幅幅秀丽江山、名胜古迹,你给我们展现了宋代的文化、历史的底蕴,你给世界展示的是我们泱泱大中华……怎不令我深感震撼?疾呼妙哉!

  暑期,我们一起去走读宋韵——

  诗词中有美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论是晴天的“水光潋滟”,还是雨天的“山色空蒙”,都能让我感受到西湖别样的美。站在苏堤上,仰望平静的湖面,苏轼的一首首诗词便浮现在我眼前。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荷花多姿;秋天,落叶如蝶;冬天,神乎其神。你,是西子湖畔。

  “瀑布清流响谷中,花开满目紫黄红”。走进你,太子湾公园,你的美景便呈现在眼前。妩媚动人的郁金香,优雅端庄的.菊花,香味迷人的桃花——有的花红得似火,有的粉得像霞,有的白得如雪,有的黄得若金……五彩缤纷,绚丽无比。五颜六色的花朵把你点缀得万分美丽。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为什么许多词人都如此眷恋你呢?也许是因为雪后看山“日光初照,与全湖波光相激射,璀璨夺目”的引人入胜,或因为山中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俏丽香浓;更是因为你“江南无别信,聊赠一枝梅”的浓浓友情;还因为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超凡脱俗……你坐落在西湖和北里湖水中央,与西湖的美丽风光融为一体。

  诗词中有美食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走累了,来到楼外楼,必点各色美食:“亏君有此调和气,识得当年宋嫂无”的西湖醋鱼;“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东坡肉;“杂咏之龙井虾仁,清香细细分龙井”的龙井虾仁……杭州的传统美食举不胜举。

  诗词中有人生

  用餐后,漫步在苏堤之上,深思:苏轼仅仅只给我们留下苏堤吗?不是的,他给我们留下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洒脱;“寂寞沙洲冷”的凄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间真情……

  诗词中有真情

  诗词不仅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苏轼,还带给我们各色各样的词人、各种各样的情感: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孤独,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可悲可叹,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高远旷达,是“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的向往自然……各色词人的命运、各种真挚的情感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等待我们探索。

  秀丽的美景,传统的美食,传奇的人生,别样的真情,紧紧地交融在一起,融入这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了宋韵文化的无穷魅力,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宋词》读后感4

  又是寒更雨歇,又是葬花天气。窗外的白玉兰花瓣,冷清清地叹息着,飞回了那片埋愁地。

  千古词帝,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透着春寒的雨夜中,和你一起,独拥余香,数不尽三更寒梦;滴泪如雨,道不完故国情丝!梦中的你,依然是独立天涯的断肠人,依然是才华横溢的六王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怎样的一种愁绪,怎样的一份无奈,勾出了千百年来多少代人的心曲。可又有谁能知你、懂你!

  多少人赞颂你的文采,多少人沉醉你的诗词,可他们对你的评价又是如何地残忍?好一句“懦弱的亡国之君”,掩盖了你的光芒,让你这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没?你的名字本该不朽。“诗仙”“词帝”,可现在,“诗仙”的名字响遍全球,可又有多少人能知道你,“词帝”——李煜!

  懂你,为你抱屈。你血液中文人的傲骨,使你不屑于朝廷的昏暗。当初的你,是怎样无奈地被拖上王位?面对着气势汹汹、勾心斗角的权利之争,你是怎样的无助?当初拖你上王位的人,却都渐渐地离你而去!一国之君,多么富丽堂皇的称谓,可拥有它的你快乐吗?不,你为了寻找快乐沉迷于酒色之中,不问朝政,酿造了日后的苦果。可这怪你吗?不!你有6个兄弟,都忙于大位之争,可无辜的你,却偏偏被卷进。这等冤屈,真应六月飞雪,让上苍来还你公道。

  懂你,解你愁绪。被俘后受封违命侯,对你来说是天大的嘲讽和刺激!男儿的热血告诉你“士可杀,不可辱”,可家人妻小又该如何?即使生不如死,你却还得忍辱负重,这才是真正的顶天立地!词,已是你倾诉愁的工具,这样的你,怎能不缅怀故国,回首往昔!

  懂你,明你词曲。《虞美人》千古传响、万代称绝,是你得意之作!可最后,它竟是你的悼歌!《虞美人)词情哀怨,语意凄咽,如泣如诉,悲痛已极,可谓以血书者。可宋太宗正因词悲而生怒,竟赐下一杯毒酒,了你一生。呜呼哀哉,冤也,怨也!历又一位千古墨客未得善终,文学又多了一道休止符,少了无数流传青史的妙词佳句!

  懂你,知你品性。当年放走赵匡胤兄弟,引起众怒,可你却一肩扛起;宋兵来攻,你被迫投降却提出不许伤害王宫中的一兵一卒;一杯毒酒赐下,你坦然一笑,一饮而尽,对于赵匡胤兄弟的以怨报德,你未有半句怨言,对于自己的仁慈,亦无怨无悔。你本就如此善良,天生高贵品行,令人叹为观止!

  懂你,却不禁怨你。“红日已高三尺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绝美的词中,写出了你处处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这不正是酿成日后“仓皇辞庙日”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身处南唐宫殿的你,享尽了一生的荣华,纵情逸乐;所谓“有得必有失”,正因你得到的太多太过,才会有日后的愁断肝肠。

  懂你,劝你改进。即使万般无奈,但登上王位的`你,却应为民请命。书中圣贤的语句历历在目,可为何没能教会你;你胸中的热血汹涌澎湃,可你为何把它埋葬在花天酒地;君主的责任告诫你,可你为何却置之不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时光可以倒流,明理的你定会改过自新!试想,你若能少一些欢娱,多一份责任,就不会英年早

  逝,聪慧灵性的你,定然会是位千古奇帝,名垂史册!

  可一切却都已过去,留下的惟有无尽的思绪。41岁的你,竟就这样离去,在你生命中贯穿的,是一曲凄婉的悲歌,你多么孤寂,独自沉睡;可请别叹息,千百年后的世界,有人懂你!

《宋词》读后感5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断断续续把这本书看完。

  看书的时候,也有一种读了下一篇,就忘记上一篇在讲什么的感觉。但我从开始就没有把这本书当做一种实用性的书籍来读,也并未打算看完这本书就能从中学到多少东西,并且能立马应用于生活与工作。

  因为读诗词的本身,在现代社会上就并不是一件功利性很强的事情。我想起《新名字的故事》里的那句话“没有意义的事物是美丽的。”到读完这本书,我才了解到这句话的意义。当我们不冲着一个目标,不冲着一个最终结果去做一件仅仅因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会觉得格外轻松,格外迷人。特别是抱着不求回报的心态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神经也就松懈下来了。

  然而,最后这些“没有意义的事物”实际上却变成了你生命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却觉得它比任何一本书对我来说,内心影响都要大。

  在讲词之前,叶嘉莹先抛出了一个观点“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就是讲,你要观察一个人,与其看他在公众场合表现的彬彬有礼,不如看他在游戏时候的样子。

  正是,这种最放松,最不经意的时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心。

  而词,正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词,本来是写给美丽的歌女去唱歌用的歌词。并没有吧个人理想意志都写进去。而正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个人真正的感情,人格本质就显露出来了。

  当然,除了词能体察作者之外,最迷人的还是词的本身。在一首首词中,你似乎能看到很多古人特有的志趣。有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处士,隐居杭州孤山。终日养鹤,侍弄梅树。把梅花当做自己的妻子,把白鹤当成自己的儿子一般。隐居山林,孤独终老。要是,放到现代,大概会被所有人所耻笑和诟病。古时候的这种古道仙风,在现如今可能已经鲜有见到了;古时候的那种艺术才华,在现如今我认为已经无迹可寻了。虽说,现如今也有人写,但总觉得缺点味道。那种从童年时代的氛围到长成后的环境,都与从前不同。很难再创从前的高峰。仅能从这千百年前的诗词歌赋中略感一二了。

  在这些词面前,我看到了古人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心。他们似乎有着对这个世界和宇宙万物的善感之心。周颐在他的《蕙风词话》中说道:“吾观风雨,吾揽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他们就是有这种强大的感知力,见到花能看到花后之情,看到水能想到流水之意。在他们眼里,一草一木,一个天晴下雨,或者一次暂别和相聚都是生活的情趣所在,处处都是他们的生活理想。

  信手拈来一句词,便是心灵的一次短途旅行。

  比如,韦庄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青衫薄”。短短一句,却能一下子把所有感情都糅杂在其中,你去解释它,仿佛就缺少了朦胧,意会之感。“青衫薄”三个字,让我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少年气。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在阳光下还有些寒风料峭的初春,有一位少年在人群里显得那么特别。路人们还未脱去厚重的外套,而他只着了一件单薄的春衫。发梢处因为来回穿行在街道中还冒着丝丝汗水蒸发后的热气…

  而这一切,韦庄却只用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青衫薄”,就把这样的画面,直接又充满诗意的放在了读者的面前。

  不需要过多的去赘述每个细节,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自我想象的空间。就像,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而每一个哈姆雷特都是每个读者心里最合适的形象。词,就是这样的一种艺术作品。当你不去读,不去想象进去的时候,它只是一堆文字;当你仔细融入进去,并把自己的生活和感情带进去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你和作者俩个人一起完成的一件世上唯你独有的艺术作品。

  词,不仅这些单句,让人回味无穷。词的整个结构的幽微安排也煞费了作者的苦心。

  比如,冯正中的《抛球乐》: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谷莺语软花边时,水调声长醉里听。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清朝时期一位词学家评论冯正中为:“冯正中词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缠绵忠厚,与温韦相伯仲。”

  他的顿挫不是一泻无余,一直下去,而是到了一定程度,停一停,或者将气氛吊起来一些,又再一点点下去,真是“缠绵忠厚”。

  词,是复杂的。没有叶嘉莹老师的讲解,可能词,对我来说就是不经意打开门看到郁郁葱葱的大山。它那么美,我很惊叹。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这座山里的蜿蜒曲折,山上树木品种之多,每棵树上的枝丫都看着很自然,却又是作者经过精心安排后的一番美景。

  所以,只要你想读,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些什么。哪怕是共鸣,哪怕是偶得一句你一直想表达却无法表达的心情,但你发现原来千百年前的古人已经说出了其中的感觉。这些遇见都太奇妙了。

  当看到“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你是否想到了你自己在工作中流失的时间,拼命追赶的这些年,回过头来也就这些“蝇头利禄,蜗角功名”而已。

  当看到“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之时,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宇宙之间的唯一真实——长逝无回的真实。

  遇见词,像是遇见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还是想以周颐的那句话作为结束语。希望自己也希望有人能不要忘记了古人的这份心。

  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

《宋词》读后感6

  近段日子,一直在读《宋词三百首》,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书中优美的词和详尽的注释、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描写孤单寂寥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与坎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豁达。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读完了《宋词三百首》,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宋词》读后感7

  历史,化作点点微尘,飘散在风里。不论是繁荣昌盛还是兵荒马乱。纠结在一起的,只有一片净土能遮风挡流,只有几卷历史的往事,就在它展开的时候,却也悄无声息。

  然,洒落在白纸上的点点墨迹,始终未干,恍然间,仿佛还能看到晏殊在黄昏的亭下怅然吟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仿佛月圆之夜,还能依稀听见有几分醉意的歌声响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仿佛雕栏上有美人凝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仿佛看见了纤纤小雨中的:“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仿佛是依依惜别、难分难解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仿佛看见文人墨客来往匆匆的背影,看见江南烟雨中的“扣舷而歌”。

  轻风微拂,水波不兴。烟波江上的船承载着游客深深的思乡之情;宫灯十里长,歌舞升平。商代妇女悠扬的歌谣,激荡着诗人深厚的爱国之心。

  走过洛阳、长安、江南,我看到了睡在杨柳安的书生。

  诗集才是真正的'历史,任何史书都不比诗更有价值,它是每个时代最璀璨的结晶,光芒四射,霞光万丈。悲伤,无奈,愁思,欣喜,快乐,愤怒,惆怅,正义亦或者是谄媚,深情亦怨恨,欢笑亦泪痕,卑劣残忍亦善良自尊,都转眼化为尘土;它们的影子,却刻在诗上,深深的,刻骨铭心。

  梦回千年,我变成了一个书生;我路过小镇,夜色如水,月亮在天上弯着腰;我路过长街,熙熙攘攘;我路过洛阳,看到了年轻的女子,在花楼里绣了牡丹。我渐渐开始每晚梦到,故事里的长安;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长安城忽然开始下雨,重重楼阁,浩浩殿堂,湿了繁华沧桑;千万里外,我怅然回看……

《宋词》读后感8

  阅读完《唐诗宋词三百首》这本书,顿时感觉到自己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微小的尘埃,让我深深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仅仅一句诗,一句词,就能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志向和当时社会的背景。唐诗宋词乃国之精粹,体现了中国古代史的辉煌,他们就像文学中的两头巨龙,用它们脱俗的韵律缠斗出一代文学之胜,代表着辉煌一代的文学之国 。

  唐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唐诗把各种思想、艺术、音律和文字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全部做完。”由此可见,唐诗难以被超越、难以企及。于是便涌现出两千多诗人,其中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形成了初唐时期诗的飓风,他们是领导者,开启了诗的殿堂。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就像被上天赐予了神手一样,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绝诗,堪称史之绝作。一首《渡荆门送别》巧妙地运用现景,表达出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一首《蜀道难》更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最能体现李白豪放奇丽的诗风,使我能联想到崎岖、难以跨越的蜀道,该诗反复咏叹的写法给我强烈的震撼,令我每每读起都十分的感叹;一首《将进酒》借醉意写出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懑,不愿酒醒对寂寥;《清平调》三首更是绝诗,一首将人带入空间世界,一首走进楚汉时代,写绝了当时的荣华富贵。李白的诗说尽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事件,也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

  说完李白,再来说说杜甫。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处于战乱时期的他,也有许多旷世奇诗,多首诗描述了中唐之后日渐衰败的社会风气。一首《望岳》表述他心甘情愿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他的“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垂老别》《无家别》整组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的社会大背景下,使我感觉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杜甫在此环境下仍然心系祖国,不忘祖国。他的《春望》《兵车行》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诗风大多就是这样了吧。当然还有许多绝世好诗:《使至塞上》《虞美人》《从军行》《春夜别友人》《过故人庄》……我现在沉醉于诗的意境中,在“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仗长”中骄傲,在那难以超越的唐诗中怀念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回忆那些历史长河中悲欢离合的事物。

  宋词历来与唐诗齐名,最早的称谓是隋时有乐曲调艺术特色的“曲子词”,但宋词诗人也为宋词由唐入宋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便有我最喜欢的几首词。柳永的《定风波》中思妇心中的“免死年少光阴虚过”,率意大胆的词风使之成为柳永“俚词”的杰作。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魂牵梦绕,游子思乡,即使风景无限好也难抵思乡之情。此词气势开阔,柔中有刚,是羁旅词中难得的佳作!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此词上天下地,又像歌一样动听。这种雄浑豪放的新词风,把人的一切幻想尽纳其中,“何似在人间”是苏轼给人们幻想的答案。此时,我又想起他的《浣溪沙》中 “谁道人生无再少?”一个问句起头,又借喻巧妙作答,隐含着对人生深深的思考,表明人间凡事无绝对。结尾更是运用典故别出心裁地突出了作者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此词真是使人感悟至深啊!

  唐朝的诗人们,大宋的词人们,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国家,他们的思想都围绕着祖国的江山社稷转动,他们的感情都贯注给了国家,他们值得我们纪念!阅读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联想到历史的画面,聆听到时代心声,感受到诗人的意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些当年在诗坛、词坛中的风流人物已经全部消逝在历史的遗迹中。但是,他们流传下来的诗词,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就好像陈酒一样散发醇香。没错,诗词中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诗词中的奥秘更值得我们去探究。所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啊,中国文学的辉煌需要我们继续传诵、继续升华!品读经典唐诗宋词,弘扬中国诗词的浓厚文化底蕴和不绝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中华儿女担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我相信,伟大的中华文化必将永远令人惊叹,令人仰望!

《宋词》读后感9

  我从5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五年多。在这几年中,我渐渐品味到了唐诗的优美,寓意深厚的宋词我也熟记在心。现在,让我们穿越到古代,去领略唐诗宋词中的古人生活吧。

  快乐孩童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我最喜欢的两句宋词。刚开始背宋词时,大部分词句我都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直到遇见这两句。两位哥哥在劳作,幼小的弟弟在溪边剥莲蓬玩乐。不用看注释、不用问妈妈,读一遍就明白了它们的意思。读着读着,我也仿佛置身其中,在那温暖的阳光下,我戴着鲜花和绿草做成的花环和词中的小弟弟一起趴在河边剥莲蓬。啊,那莲蓬怎么那么甜!

  古诗词中的孩子都是快乐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明媚春光中,孩子在追逐一只飞翔的黄蝴蝶,虽然蝴蝶飞入了同样是黄色的菜花中再也寻不着了,可我想那个小朋友一定会愉快地再去追另一只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炎炎夏日,牧童在牛背上放声高唱,歌声在树林中久久回荡,也仿佛荡进了我的心中。“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秋天,夜深人静中那几点忽明忽暗的灯光是什么?那是家中孩子正在斗蟋蟀呢。寒冷的冬天,孩子们照样不闲着,你看“稚子金盆脱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他们将铜盆里的冰凿下来用丝带穿起来当铮玩。春夏秋冬,无论是哪个季节,小朋友们都能走出家门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我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开心地玩耍。

  寂寞佳人

  幼儿园时看《还珠格格》,剧中的小燕子堆着“云鬟雾鬓”的黑发,有着“人面桃花”般的红润脸颊。她每天都开开心心、嘻嘻哈哈,看得我羡慕不已。等读了唐诗宋词,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代的佳人们哪有这样的自由,她们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受着各种规矩的制约,往往深锁闺房,足不出户。

  秋千应该是古代佳人最爱的游戏了。在那幽居深闺的日子里,荡秋千时偶尔地见一下墙外的景致,对她们来说,也许是像我们出国旅行一样的期待吧。“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如花似玉的佳人坐在秋千上,秋千荡起来了,那长长的裙摆随风飘动,就像仙女下凡一样。那欢快的笑声是不是因为荡起秋千时见到了墙外的广阔世界呢。

  寂寞惆怅是古代佳人的永恒主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用14个字把她与爱人分别后内心的.愁苦和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是无数古代佳人的痛。不得以和亲人们分别,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有的只是一天天一日日无穷地期盼。真愿时空能穿越,让这些佳人们“蓦然回首”时就能在“灯火阑珊处”见到心爱之人。

  真心英雄

  读唐诗宋词,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是诗词中有关英雄的描写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广将军听到了风吹草动中的一声异响。他急忙拉弓射箭。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去寻找昨夜将军射出的箭,发现箭头已深深地嵌入了石棱中。李广将军随手一射就让箭入石三分,这臂力太令人惊叹了。有李广将军在,琅琊榜上的高手们都得纷纷靠后了吧!

  诗词中有很多关于英雄的描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壮志豪情; “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这是三国周瑜的智谋与气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守卫边疆的战士们宁死不屈保家卫国的英勇决心。

  诗人们不但用诗词来刻画与赞誉英雄,大多诗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个英雄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辛弃疾献身国家恢复故土的雄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轼的爱国情怀。就连瘦弱的李清照都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年前的历史已经渐渐远去,但我们仍能从诗作中感受到古人的冲天豪气。我的心中也有一个英雄梦,我将以努力和坚持为利剑成就我心中的梦想。

《宋词》读后感10

  最爱徜徉书海,听那花开的喜悦,听那雨落的轻愁,听那诗人词人得意时的振臂高呼、失意时的踽踽独行。翻开《宋词三百首》听那雨落宋朝的典雅之韵,精巧宫丽的、凄婉优柔的、抑或豪放旷达的……

  绿肥红瘦李清照

  她曾在那百花深处逢着扑蝶的人,她曾在那微醺的雨夜中梦到一滴冰冷的泪,可抖落历史的尘埃总见她在薄瘦的西风中卷起同样瘦弱的花帘,嗔怨着过庭的朔气。

  “蹴罢秋千”一个镜头留下了少女如燕般轻快的身影,将那份荡秋千的愉悦天真烂漫流香了千年。“起来慵懒纤纤手”的细节刻画了那慵懒可人的娇憨。“露浓花瘦”薄汗湿轻衣,以静写动以花喻人将她的娇美衬托得淋漓尽致。下片“金钗溜”的“溜”字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了少女急忙回避客人的娇羞,“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则将她羞怯的大胆、清纯的妩媚永远流传。(《点绛唇》)

  萧萧的寒日爬上锁窗,染上了词人的百无聊赖与孤寂。“喜”“宜”二字给酒阑梦醒之时的熏香更染清冷孤寂。“莫负东篱菊蕊黄”,虽无心闲适仍痛饮樽中美酒,只求换得片刻的沉醉来忘记现实。(《鹧鸪天》)

  千年之后,人们依然能听到那曲调中的欢乐与忧伤起伏成不老的传说……

  多情才子柳永

  潇潇,淅淅,澌澌,沥沥……雨是多情人的季节,听雨落在纤细的柳叶上,宛若晶莹的泪,滴滴流入你的.心中,吟笔哀弦与雨听!

  “寒蝉”“长亭”“雨”无处不凄凉,无处不伤怀,恋人将要远走,兰舟催发,帐饮怎不无绪?“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于无声中见真情,。“千里”“烟波”,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暮霭沉沉楚天阔”更显离情之深之远。酒醒于“杨柳岸、晓风残月”以虚景写真情,何等凄凉。“经年”与“今宵”相对,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几多伤感“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听,潇潇,淅淅,澌澌,沥沥……雨,幽幽浅吟着花间凄婉优柔的离愁。

  豪放旷达苏轼

  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再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同样的情形,多份旷达的心境,即是不同的境界。

  把“明月几时有”向青天问之,气势恢宏豪放,将豪放派词人的气势展露得淋漓尽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作者“出世”与“入世”,亦“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写词人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其旷达显而易见。(《水调歌头》)

  又一个中秋,又一次月圆人不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合上书卷,心头再次萦绕宋词之韵,精巧宫丽的、凄婉优柔的、抑或豪放旷达的……

《宋词》读后感11

  心之所向,古国之风,唐诗宋词,纷纷洒洒照华夏。

  ——题记 窗外清风拂面。用一轮明月下,苏东坡题下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萦绕于心。我仰望星空,想唱吟一曲,却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触。试想,穿越千年的风云逐月,同古人同吟诗词曲赋,这是多么奇妙而惬意的事啊!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用心那孤单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锦心绣口;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坎坷坷;钦羡她词作上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依我看来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伫倚江边,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妈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心潮跌宕,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宏阔,豁达。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寡欢于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感慨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忠诚;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我们所生活的国度,有多少绮丽的回忆?畅游词海,恍若点亮心灯,涤荡精神心智,品味古国之风,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啊!

《宋词》读后感12

  初次接触《唐宋词十七讲》是在大学时代简陋的图书馆,借着玻璃撒进来的微弱阳光,一下午、一下午地靠在腻着尘的书架上,手不释卷。叶先生关于诗词解读的系列书籍更新了我对诗词的理解、对求学的观念,甚至是对生命的体会,为我在读书求学路上赋予源源不断的力量。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先生于1987年先后在北京、沈阳及大连三地连续所作的一个系列讲演的讲稿集合而成的解词之作。这本书以人物年代先后为序挑选了唐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词人作品,叶先生通过精讲词人的创作之风格和对词境的开拓给读者建构起一部唐宋词史,让读者不仅看到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时间上的延续发展,也看到了词在不同时期内容承载的变迁与情感寄寓的多样性。

  叶先生论词博览今古,融贯中西,独造精微,自成体系,既能深探词人之用心,又能兼顾纵横之联系。开篇之初就先引出在词史研究颇有威望的张惠言在和王国维他们各自在《词选》和《人间词话》中对词的看法和观点,然后加之融入国外的阐释学、现象学等理论,有机结合中外评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词的论解。如关于批评学这一说法,我国传统文学观念评论一篇作品,先把作者的出身、思想批评一番,就把重点放在作者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的衡量上边了;国外则认为作者不重要,而当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和结构等才是决定一部诗歌作品好坏的标准。叶先生则以为这两者本是不可偏废的,至此,叶先生对待学问严谨的态度、宽广的包容性和开阔的眼界可见一斑。

《宋词》读后感13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这个快乐的暑假,我看了许多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宋词三百首》。

  在这本书里,我体会到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愁思;体会到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体会到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时间易逝……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张先的“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绝了!读了这个词句,我仿佛到了画中一般:沙滩上栖息着鸳鸯,风吹走了流云,花儿在月光下摆弄影子……

  我还喜欢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因为这个词句读起来气势磅薄,充满力量。而且,这个句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长江的壮观和人生的感慨……

  没有阅读的生活就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就是一场昏梦。深邃的思想,美漫的文字,照应在我心灵的浪尖上。读书是一种接受前人智慧的方式,为我们心灵排除困扰和谜团,指引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

  《宋词三百首》,让我受益匪浅!

《宋词》读后感14

  一是由于小高考的冲击,语文停课一个月,课时减少了很多,而《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分12个专题,因此不可能对每首诗、词都作详细讲解。

  二是因为诗歌不像小说那样有精彩的情节,学生对诗歌教学往往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往往呈现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三是学生认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诗、词,甚至连名句默写都不涉及选修教材,因此这本《唐诗宋词选读》上不上无所谓,反正高考考不到。

  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这门选修课之前,结合平时考试成绩,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平均得分,让学生知道做好诗歌鉴赏可以拉开与他人在语文成绩方面的差距,多得一分就多了一份胜算。而高中能集中学习诗歌鉴赏,一是现在,另一就是高三的一轮复习,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即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但最起码能加深学生对这门选修课的认识。

  其次,针对学生诗歌知识薄弱的情况,我初步从题材的角度介绍了诗词的分类,了解各类诗歌常用的意象、常见的思想情感等。之后,我和学生一起给专题一和专题二的诗歌进行分类。在停课之前,教学类容主要涉及到“思乡怀人诗&rd

  quo;、“送别诗”以及“怀古诗”。如《送魏万至京》、《春夜别友人》两首送别诗,在教学时,从读懂诗歌入手,引导学生积累这类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物象(月、浮云、鸿雁、柳、酒、泪)、时间(傍晚、拂晓)、告别地点(灞桥、长亭)、交通工具(帆、车马)、行为(目送、眺望、牵手、泣下、想象);然后从送别的原因入手,结合具体的诗句,深入分析诗歌中传达的细腻情感,如同样是送别诗,这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口吻不一样,李白的《春夜别友人》是朋友之间的,而《送魏万之京》这是长辈与晚辈之间,除了不舍之情,还有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诫勉和殷切期盼之情。

  第三,在教学中,不面面俱到,(.)对于设计到的手法,往往只分析最主要的'或是最典型的,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一道诗歌鉴赏题。

  曾经有人在新课程改革不久说:“新课程改革新在选修,难在选修,突破点也在选选修。”用好《唐诗宋词》,就能让学生诗歌阅读方面有所突破。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美言”可以让我们回味、品读、学习。

  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有情有意。思妇因月而思念,欲通过卷帘、拂水把这恼人的月光赶走,可月光似乎故意和思妇作对一样,帘卷而月不卷,水拂走而月不走。月光似乎了解思妇的内心想来陪伴她,所以思妇赶不走它。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灵、寂静的山间夜色美景图:皎洁的月光,汩汩流淌的清泉,浣女的喧闹声,满池塘的莲叶……山间夜色在王维的笔下描绘的令人神往,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写出了人生的可悲。时间就如东流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生命也是这样,青春逝去追悔莫及。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之水滔滔从天上奔涌而来,而人生与黄河比起来就显得渺小多了。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悲哀被这句诗渲染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宋词》读后感15

  只因为平时喜欢几句宋词名句,就在众多图书中,选择了这一本。没想到一开卷就爱不释手,既放不下手,又不忍迅速看完,因为“养料”太多,得慢慢去消化。所以花了一个多月才品读完。

  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为伊消得人憔悴”。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可能是讲座稿整理而成的,非常口语化,有点罗嗦,但也体现他的细腻。就象听《百家讲坛》一样,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对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讲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中,如何产生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平安无事,必定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免不了风风雨雨,冷冷热热。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回避,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人生问题也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对此,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的下片: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代使苏轼成为一个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一个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这是不争的事实。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读了这首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论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宋词》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宋词12-29

经典的宋词12-06

经典的宋词01-28

经典爱情宋词精选09-27

经典宋词推荐02-18

宋词的介绍10-28

经典宋词精选的文章09-09

精选宋词欣赏08-20

宋词的作文06-22

走进宋词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