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古诗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古诗赏析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作品介绍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55首。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原文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作者:唐·李商隐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
兰亭宴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韫归。
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
嗟予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注释
①《旧唐书·令狐绹传》:大和四年登进士第,开成初为左拾遗。诗当作于开成元年冬。裴十四:令狐楚(绹父)之婿。华州:今陕西华县。
②《晋书·荀羡传》:“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希:全诗校:“一作稀。”
③骊驹:黑马。汉乐府《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又为逸诗篇名,客欲去歌之。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见《汉书·王式传》及注。此处“骊驹”兼点裴为婿及归去。
④《晋书·王羲之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晋书·郗鉴传):“二子愔、昙。愔字方回。”朱鹤龄曰:“郗愔不与兰亭四十二人之数。《晋书》王羲之娶郗鉴女。愔又羲之姊夫。裴十四必令狐氏之婿,时携内归华州,故有此二语耳。”
⑤《世说新语·言语》,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谢朗日:“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温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笑乐。
⑥《三辅黄图》:“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存神殿、望仙台、望仙观俱在华阴县界。”汉苑指此。
⑦《华山志):“岳东北有云台峰。……下有一穴。昔有人入此穴出东方山行,云经黄河底,上闻流水之声。”接郊扉:指洞穴在华州郊外。
⑧《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临邓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亡奔相如。此处“临邓渴”兼喻“求仕”与“求偶”之渴。
⑨传吕尚钓于渭水,在华州。此“钓矶”亦含义一双关,时商隐尚未登进士第,又失偶未娶,故有此语。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繁体对照
卷539·55 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李商隱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駒先自有光輝。
蘭亭宴罷方回去,雪夜詩成道韫歸。
漢苑風煙吹客夢,雲台洞穴接郊扉。
嗟予久抱臨邛渴,便欲因君問釣矶。
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的早年经历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犹豫、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在这一时期(太和四年,830)的《谢书》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李商隐的诗风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观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据宋代黄鉴的笔记《杨文公谈苑》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明王士桢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8]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
此外,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李商隐的无题诗代表作
《无题》(八岁初照镜)
《无题》(照梁初有情)
《无题二首》(昨夜星辰;闻道阊门)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飒飒东南;含情春畹晚;何处哀筝)
《无题》(相见时难)
《无题》(紫府仙人)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重帷深下)
《无题》(近知名阿侯)
《无题》(白道萦回)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送裴图南》古诗赏析03-31
古诗-送僧归日本赏析03-30
送僧归日本古诗赏析03-30
赠裴十四古诗鉴赏03-31
《虞美人送陈真州子华》古诗鉴赏01-22
送灵州李判官古诗赏析12-04
《送岐州源长史归》古诗及注释03-17
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诗赏析04-09
《送僧归日本》古诗译文及赏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