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经典古诗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白的经典古诗

时间:2024-05-16 09:08:56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李白的经典古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的经典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的经典古诗

李白的经典古诗1

  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①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诸家注本多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秋,然于"叔华"、"叔云"均含糊其辞。待考。《新唐书·李华传》:"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赵郡李氏西祖房景昕子仲云,左司员外郎;叔云,监察御史。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由梁园(今开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②酣高楼:畅饮于高楼。

  ③蓬莱:此指东汉時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時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建安骨:汉末建安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汤,刘真。

  ④小谢:指谢朓(tiǎo)。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清发:清秀俊爽。

  ⑤逸兴:超脱飘逸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⑥览:通"揽",摘取的意思。是明月或是日月有争议,⑦。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注25。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時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2、故人: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3、之:往,去。

  4、广陵:扬州的旧名。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空:一作“碧山”。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6、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7、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8、下:沿江顺流而下。

  9、尽:消失。

  10、唯见:只能见到。

  11、天际:天边。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時所作。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時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

  2、朝:早晨。

  3、辞:告别。

  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5、还:返回。

  6、啼:鸣、叫。

  7、住:停息。

  4、《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時属楚国境域。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⑺海楼: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時,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译文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時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5、《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

  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②白水:明净的.水。

  ③一:助词,加强语气。为别:分别。

  ④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⑤征:远行。

  ⑥浮云:飘动的云。

  ⑦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⑧兹:此。

  ⑨萧萧:马的嘶叫声。

  ⑩班马:离群的马。

  译文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清澈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

  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我的朋友要踏上万里征程了。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好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

  我们挥手告别,就此分别,友人骑的那匹载他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地嘶叫着,增加了我的离愁别绪。

  6、《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時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7、《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8、《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9、《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0、《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经典古诗2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译文

  白帝城边,风波甚多,瞿塘峡本就水流险急,动不动就会触到水中的暗礁。在夏历五月水流上涨之时,在瞿塘峡中行舟就更加危险了。荆州的麦子熟了,蚕茧吐完蚕丝,生命殆尽,破茧化成飞蛾。少妇的思绪交错,就像蚕抽的'丝那样纷乱,理也理不清。布谷鸟在窗外鸣叫,似乎是在呼唤自己的情郎,使少妇思夫的情绪更加浓郁,她真不知道此时该如何整理自己的这份情怀。

  注释

  ①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白帝山上。

  ②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峡中水流险急,水中多暗礁,夏历五月涨水时,行舟更加危险。

  ③荆州:在今湖北江陵。

  ④缫(sāo)丝:抽茧成丝。这里指思绪。

  ⑤拔谷:布谷鸟,五月飞鸣,鸣叫声像呼唤情哥哥一样。

  简析

  《荆州歌》,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李白的这首诗,模拟旧题,描写了闺中少妇一人独居,思念情郎的怀春情绪。

  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年病逝,享年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的经典古诗3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越中览古》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经典古诗4

  《秋浦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

  (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望天门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峨眉山的秋月,恰是一弯琼舟,航行在天空,月光用温柔的嘴唇吻入嘉陵江激情的水中。沐浴在这多情的月光里,我乘舟离开清溪与月儿一起驶向三峡,本想与你握别,可不知为什么你没有来,我只好悻悻顺流下重庆了。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赠孟浩然》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翻译】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送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翻译】

  傍晚时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路跟着我归来。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中。与斛斯山人携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来打开柴门。走进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们的衣裳。欢言笑谈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畅饮着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松风曲,歌罢银河的星星已经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得忘了人间的诈心机。

李白的经典古诗5

  1、渌水曲/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2、巴女词/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3、《清平乐·画堂晨起》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4、《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8、《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9、子夜四时歌·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0、九日龙山饮/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3、《秋浦歌十七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4、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6、《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7、子夜四时歌·夏歌/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18、赠内/李白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19、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经典古诗6

  1、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4、摇X女萝枝,半挂青天月。

  5、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6、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7、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8、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3、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

  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6、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17、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1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0、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

  2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3、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的经典古诗7

  (20xx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思想内容的把握能力。该诗是一首律诗,前四句是杜甫对李白诗歌的高度评价,第一句整体评价李白诗的地位无人能比,二、三、四句进一步评价,从“思不群”“清新”“俊逸”三个词语可以推断评价的角度应该是思想情趣和风格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从注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渭北”、“江东”分别是杜甫、李白的所在之地,“春天树”和“日暮云”分别是两人所在之地的代表性景物,我们不难推测出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杜甫是借渭北之景和江东之景,来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路的把握能力。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致四句为第一层,对李白高度评价,第五、六句为第二层,借描写两人所在地的特色景物表达对李白的思念,第七、八句为第三层,直抒胸臆,表达对两人相聚饮酒论诗的渴望。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李白的经典古诗8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春夜洛城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3、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4、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5、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6、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译文

  兰陵的确是个好地方,盛产美酒,颜色金黄,芳香扑鼻。

  郁金香的美酒要用玉碗来盛装,色泽如琥珀,熠熠自生光。

  只要主人用这美酒来殷勤招待,让我这个作客在他乡的人喝醉了酒,那么我只觉得快乐无比而不再感到什么地方是异客他乡了。

  7、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8、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秋浦歌·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10、秋浦歌·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李白的经典古诗9

  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4、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二》

  5、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6、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白《长相思·其一》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8、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作者:李白)

  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11、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终是李白醉了酒,你是孤独也是愁——

  12、日照香芦升子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模兜里没有钱——

  1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9、关羽痛饮结金兰,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醉后生虎胆,东坡举杯邀婵娟——

  20、造句:中秋之夜,远在他乡的诗人李白站在窗前仰望天空,借着皎皎圆月,遥寄对故乡的思念——

  21、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2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24、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25、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行》唐·李白

  26、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李白《姑孰十咏·望夫山》

  27、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李白《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28、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9、当君相思夜,火落金凤高————李白《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30、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李白《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31、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李白《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32、翩翩弄春色,延伫寄相思————李白《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33、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34、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李白《捣衣篇》

  35、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李白《寄远十一首》

  36、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李白《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37、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38、同欢万斛酒,未足解相思————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39、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40、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41、及此北望君,相思泪成行————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42、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李白《别内赴征三首》

  43、中阔道万里,霞月遥相思————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44、相思定如此,有尽穷年愁————李白《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45、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李白《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46、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47、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李白《古风其五十二·青春流惊湍》

  4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李白的`经典古诗10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朗月行》为乐府旧题,鲍照有此题诗。诗前半回忆幼时观月之印象,运用丰富想象及神话传说构成瑰丽诗境,纯用童稚口吻,清浅真率。后半写月蚀,仍用神话传说,以蟾蜍蚀影喻指朝中奸佞,希望有后羿般的人射落九乌,廓清天下。意境含蓄。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于《杂曲歌辞》。李白

  采用这个题目,所以称《古朗月行》。这首诗共有十六句,这里只节选开头八句,这八句意思可以独立成篇,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背诵。

  在这首小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诗歌

  的一个重要特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全诗】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①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②仙人二句:古代传说月亮中有仙子和桂树,月初生时只见仙人两足,变圆后才能见仙人和桂树全形,见《太平御览》卷四引虞喜《安天论》。何:一作“作”。团团:圆形貌。

  ③白兔二句:传说月亮中有白兔捣药。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 白兔捣药。”与谁:《古风》指武惠妃,此指杨贵妃,各有主意也。(沈德潜《唐诗

  别裁》)

  忧禄山将叛时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盅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色荒,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萧士赟谓禄山叛后所作者,亦误。(陈沆《诗比兴笺》卷三) 【鉴赏】

  诗的开头两句是说诗人幼年时分辨不清事物,见到清亮的圆月,想到家中白玉做的盘子跟它相像,就称它为白玉盘了。接着诗人又觉得对月亮称白玉盘不妥,白玉盘怎么会飞到空中去呢?因此又以为是王母娘娘的那面宝镜偷偷地飞出来在高高的.云层里玩耍。这里一个“呼”字一个“疑”字准确地传达出儿童好奇和天真的心理。

  下面的四句诗中诗人又联想到古老的神话传说,并加以大胆的想像,再次向明月发问,表现出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

  这首小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出了一个神奇瑰丽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鉴赏要点】

  [1]名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比喻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3]多引用神话故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经典古诗11

  古诗《赠友人其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袖中赵匕首。

  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

  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

  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

  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後。

  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

  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

  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

  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

  何必金与钱。

  作品赏析

  【注解】:

  ①徐夫人:古代铸剑名家,姓徐名夫人。

  【韵译】:

  袖中揣着赵国制造的匕首,是从徐夫人家买的。

  霜雪刀刃幽闭在玉匣中,经历了燕国又经历秦国。

  谋划的事情没有着落,沦落在旅途的沙尘之中。

  想把这柄匕首送给你,让它与你同急共难。

  荆轲去后,壮士多被摧残。

  在易水边高声痛哭,易水也为我扬起滔天波澜。

  凿井就要深到泉水,扬帆就要帮助人渡河,我就希望能辅佐帝王。

  廉正的'人重义,骏马不需要加鞭。

  人生贵在相知,何必谈什么金钱?

李白的经典古诗12

  永王东巡歌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其一】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其三】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其四】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其五】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其六】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其七】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其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其九】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其十】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赊。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古风其四十五·八荒驰惊飚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八荒驰惊飙,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网罟,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战城南(五言)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战地何昏昏。

  战士如群蚁。

  气重日轮红。

  血染蓬蒿紫。

  乌乌衔人肉。

  食闷飞不起。

  昨日城上人。

  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罗星。

  鼙声殊未已。

  妾家夫与儿。

  俱在鼙声里。

  玉壶吟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江夏赠韦南陵冰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一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古风其二十五·世道日交丧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临路歌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公无渡河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落日忆山中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李白的经典古诗13

  独不见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注释

  ①黄龙:古代城池名。又名龙城。在今辽宁朝阳一带。此处泛指边塞地区。

  ②蕙:蕙兰,兰花的一种,春日开花。

  ③莎鸡:虫名。又名络纬。俗称纺织娘、络丝娘。

  ④寒棕:谓织布梭,状家境的贫寒,或冷天犹织,故称。

  ⑤霜闺:即秋闺。此处指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

  简析

  作者:佚名

  《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描写的是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年病逝,享年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古诗

李白的经典古诗14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抒情之作。从表面来看,作者写的是自己对月的认识过程,但实际上,月的每一变化,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开篇四句,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月在幼年李白心中的投影,一“呼”一“疑”,好奇而又迷惑不解的天真烂漫之态呼之欲出。下面四句,诗人借用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月亮瑰丽神奇的色彩,并以大胆的想象之词,向明月发问:既然人们都说月中有仙人、桂树和白兔捣药的景象,那么,当明月初生、仙人两足已经成形之后,桂树怎么变成了如此光亮的一个圆球?白兔将药捣成以后,又与谁来食用?这两问,问得天真,问得奇妙,它既传神地表现了儿童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

  “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月过中天以后,颓象渐出,原来洁白光亮的“白玉盘”被蟾蜍啮食而残损,变得一片昏暗。这时,诗人想起了古时曾射落九个太阳,为民除害的英雄后羿。倘若后羿复生,便断断不会有蟾蜍蚀月的现象,可惜的是,现实中竟无一个像后羿那样的人了,既然如此,那么这样一团沦没昏惑的暗月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以如此忧郁、伤感的心情结束诗篇,令人感到无比沉重。人们要问,仅因一轮明月的被蚀,就值得诗人如此忧郁、伤感吗?在月蚀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更严重的因素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早期,因君主励精图治而昌盛一时,有如月在中天;晚期,君主沉湎声色,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恰似蟾蜍蚀月。陈沆谓此诗乃“忧禄山将叛时作”,“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君主),若非沉溺声色,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诗比兴笺》)。这段解释,虽不无穿凿之处,但它指出了本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现实忧愤,则大体是正确的。

李白的经典古诗15

  【全诗】

  《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赏析】

  这第二首,写于第一首的数日之后。这时候杜甫大概已经听说李白遇赦的消息,只是不了解他的近况、行踪,特别想到两人都在流浪中,何时能够见面,实在难以预料,于是又赋了这首诗,表达他的怀念。

  “浮云终日行”句兴起,说明李白游踪不定,杜甫翘首以盼,“游子终不至”,致使焦思苦虑的诗人“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两人的情谊非同一般,这样写,亲切感人。

  “告归”四句,叙述梦中李白的谈话和心事。他说,来时那样的`艰难,告别又太匆匆,江湖风大浪险,舟楫常有沉没之患,“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两句,与第一首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对照,说明李白梦中的诉说与杜甫的担忧是一致的。当然,这两者实际上都是杜甫思想的反映,这里借梦中的李白口中诉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友爱和关切。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这两句写梦中李白离去的情景,上句写李白出门搔着白发,凄凄凉凉;下句“若负平生志”的“若”字,是仿佛之辞,是对梦中人的行动、内心活动的揣拟描写,表现李白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诗的最后一部分,即“冠盖”以下六句,写梦醒之后,即梦境之外,以议论代抒情,代李白鸣不平,同时抒写自己的愤慨。“冠盖满京华”意谓达官显宦满长安,“斯人独憔悴”,为什么独独让李白遭受不幸,几乎穷困而死呢? “孰云网恢恢?”谁说天道公平呢?这四句慷慨议论,悲愤至极。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肯定李白的诗文一定会流传后世,但那毕竟是“寂寞身后”的事情。结尾二句是感慨,也说明杜甫的卓识远见,对李白的正确估价。

  这两首诗,不只显示出李、杜的深厚友谊,也显示了李白、杜甫在天宝后动乱中的悲惨遭遇。

【李白的经典古诗】相关文章:

李白的古诗01-06

古诗大全李白08-24

李白古诗鉴赏07-18

李白思乡的古诗12-30

李白古诗欣赏09-08

李白的送别古诗08-12

李白古诗大全09-03

李白古诗句05-09

李白写的古诗12-11

李白思乡的古诗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