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日》课稿3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元日》课稿

时间:2020-12-19 19:40:03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元日》课稿3篇

  引导语: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条理清晰的教学方案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诗《元日》的课稿,欢迎大家浏览借鉴。

古诗《元日》课稿3篇

  古诗《元日》课稿篇1

  一、说教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元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诗,作者王安石在诗中通过“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始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的欢快情景和万象更新的情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王安石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这首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教材在出示古诗的同时,还精心绘制了一幅人们欢快过年的图画。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就会被图画中的热闹场景所吸引。四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会将诗中的画面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能够感受到诗中洋溢着的欢快气氛,也能够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美好来的期盼之情。而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四年级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朗读课文,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在交流中学习古诗,并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自学古诗的能力。

  其中教学目标2是本课重点,教学目标1、3是难点。

  本课的教学1课时完成,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课件及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下面我就说一下本课的设计思路。

  二、说设计理念

  在新基础的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走进诗的天地呢?我尝试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用多层次的吟诵、多层次的问、拎出一条主线等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并收集其他诗句,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立足古诗文校本课程的大背景,让学生课上品析、课后创作,从中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整堂课以问为针,以读为线,力求创建语感共生的课堂,诗意的课堂。在这样的设计思路下,我们将通过以下教学环节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聊”出“年景”

  “未有曲调先有情”,要让学生走进诗的情境,就要调动他的生活体验,唤醒他的情感积累。为此,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 ,我们将迎来中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知道是什么节吗?春节到啦,过年啦!哦,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为什么这么开心呀?”紧接着,学生就会说到在春节里令自己开心的事情,而这些快乐的事是由过年时那丰富多彩的习俗带来的。老师在评价时也要运用多种方式营造快乐的氛围,令学生感受到春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如让学生模拟爆竹声、引导学生想象使用压岁钱的情景等。这里,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聊出春节的特色,春节的气氛,既有利于激发学习情趣,又能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随后揭示课题,

  这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初读有“韵”

  古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转承合辙的韵律,遵循这一文体的特点,我首先让学生带着字音、节奏两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圆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读古诗,接着在反馈时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和划分节奏符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并落实这两个层次的朗读要求,扎扎实实读好诗。由“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的初读要求使学生明白诗所特有的节奏魅力,并掌握了读出韵味的基本方法——划分停顿符号。经过四年古诗文大环境的熏陶,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读诗仅字正腔圆板有眼是不够的,还要读得有感情,这就向学生提出了朗读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接着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巧问促“悟”

  首先让学生轻声地读这首诗,读的时候结合插图和有关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并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在读和想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看注释、看插图,是对他们运用资料自学古诗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理解诗意、感悟情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一直是学生的弱项,有些学生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因此,随后在交流古诗意思的过程中,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而是提出了两个大问题。

  第一问:“在这一岁之首的'元日,有哪些换了?”并要求学生用“在一岁之首的元日,——换成了——”的句式说一说。学生很自然地会说到旧符换成了新桃、寒风换成了春风、旧岁换成了新年这些辞旧迎新的景象,接着引导学生快说辞旧迎新的心情,进而让学生带着那样的心情齐读《元日》,通过这第一问完成了感悟性朗读上的第一次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当学生交流到寒风换成了春风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曈曈日”,可以这样问学生:“春风吹拂在我上暖洋洋的,你从诗中的哪里还可以感受到这股暖意呢?”学生接着便会提到“曈曈日”的意思,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之一。

  第二问:“冬尽春来,万物更新,人们心中都充满着辞旧迎新的喜悦,那么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辞旧迎新的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他们很快就会说到燃爆竹、换桃符、喝屠苏酒这些方式。这时陡然一转,以一个追问“咦,人们怎么都选择这些方式来辞旧迎新呢?”激发学生再次运用注释、探索文本的热情。学生便会发现燃爆竹、换桃符、喝屠苏酒这些春节习俗中所传达出的人们期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紧接着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人们还会期盼些什么呢?”在想象说话的环节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说话注意完整性的同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如用得好的四字词语)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的说话逐步有质量上的提升。随后引导学生读出企盼、读出祝愿就水到渠成了。通过第二问又进行了朗读的第二次提升。

  最后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想象,并结合整首诗说一说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通过这最后一问引导学生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在前面两个问题的铺垫下,学生说的难度降低了。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带着感情说。随后就分别从把祝福送给诗中的人们,送给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及自己和送给全世界的人这三个角度朗读《元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通过有层次的问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当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让他们很自然地进入诗的情境中去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以问串起一条主线,打破了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增强了讨论交流的有效性;让学生依靠想象走进诗境,增强了体验的有效性。一首《元日》,仅仅是学习春节诗篇的开始,这就进入了第四个环节。

  (四)走向延伸

  投影出示描绘春节场景的其他诗句(3句),要求学生按照初读《元日》的要求先自由朗读这些诗句,读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再交流从这些诗句中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随后引导学生课后也试着写一写关于过年的诗句或诗篇。拓展阅读让学生触类旁通,感悟更深,课后让学生尝试创作,使学生“我口写我心”,写出积累的情感体验,萌发一种我是“诗国人”的自豪感!

  古诗《元日》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诗中“爆”“屠”“符”三个生字,知道“爆竹、屠苏、曈曈、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所描述的画面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祖国风俗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问:这些画面一般是在什么节日里出现?生答: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生自由述说。师交流总结:放鞭炮、贴窗花、挂灯笼等都是我国在过春节时的习俗,当然也是现代人过春节的习俗了,那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就知道答案了。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想法?

  对于王安石,你们了解什么?

  2、学习古诗五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这既是学习古诗的目标也学

  习古诗的方法。

  3、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古诗大家有信心没有?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一:明诗意、诵诗文

  1、同学们,王安石在诗中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情景?打开书,自由读诗,边读边圈难懂或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生自主学习。

  3、检查初读:

  (1)出示诗,指生读,读准字音即可;

  (2)诗中生字加红点,再指生读,问识记方法;

  (3)诗读通了,也读顺了,但是诗是有节奏的,七言诗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读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找出韵脚,读出韵味,指名读,齐读。

  (5)释疑:爆竹、岁、除、屠苏、曈曈、总、桃符

  (6)尝试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7)再读诗。

  (二)任务二:赏诗画、悟诗情

  1、再读古诗,发挥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的哪些画面?分别出自哪句诗?

  2、生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预设一:放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1) 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春节那天大家什么时候放鞭炮?谁来说说为什么放鞭炮?

  (3) 感受“热闹”,读诗。

  (4) 感受“快乐”再读诗。

  预设二: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

  (1) 读诗后想象:人们在喝酒时会说什么?

  (2) 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人们饮屠苏酒时的感觉?(暖)

  说说你的理解。

  A:品味身体之暖。读诗。

  B:品味内心之暖:年轻人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老年人想到……., 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孩子们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3)小结: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温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再读诗!

  预设三:瞳瞳日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

  (1) 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2) 哪个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觉?(曈曈)

  (3) 古诗的词语追求精炼,这里却舍得笔墨,两个叠词的使用,是为了强调什么?

  (4) 出示王安石的简介,想一想这句话的背后隐含了王安石什么样的情感?

  (5) 是啊,新年的一轮暖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正如王安石的希望一样!齐读这句。

  预设四:换桃符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

  (1) 出示插图的春联,师引导读,表达了哪方面的祝愿呢?

  (2) 我们都知道春联的来历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春联,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适合送给谁?

  (3) 把旧的春联换下新的春联,把美好的祝愿进行表达,

  让我们再看看王安石的简介。“旧”指什么?“新”指什么?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为什么?读诗;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为什么?读诗;

  哪个词最能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读后两句诗。

  哪些词最能代表诗人的希望?为什么?读完整的诗。

  (4)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三、检测导结

  1、从古至今,写春节的诗数不胜数,咱们一起来积累。课件出示。

  我们发现诗中春节里人们都会( )、( )、( )等

  2、师生共同完成。

  3、新年新气象,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直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王安石的《元日》

  让我们一起背诵!

  古诗《元日》课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的第七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元日》。

  这首诗描绘了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的热闹气氛。表现出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这一课是一首七言绝句,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为本节课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我打算设计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是使学生能够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内容

  二是通过学习,领会作者通过本诗所要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作者以新年的热烈为背景,抒发自己情感的方法。

  (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理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积极投入,乐观自信的改革精神。

  (说教法.学法)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实现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打算选用讲授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达到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准备)

  为了保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在课堂教学前做好以下一些准备工作:

  一、做一个教学课件,其中包括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春节的热烈场面的图片、诗句内容的解析等内容。

  二、课前设计一个预习:让学生收集作者的资料和创作背景,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本内容的教学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实施教学。

  (说教学过程)

  根据“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和《语文课程标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打算按照以下六个环节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第一个教学环节:通过预习检测导入教学

  一上课,我就提问:课前我们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和查考有关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元日是什么意思?与我们今天什么日子相对应?这时学生们会根据预习的知识积极回答: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这时我会给予积极评价,然后继续引导:那么在我们今天的“元日”这一天你们会在做什么,想什么?学生会各抒己见。在大家对元日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就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下面我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一首描写元日的诗,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元日,又在这一天想到了什么。揭示课题:元日(板书)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学生课前预习为背景,从谈话法入手,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

  第二个教学环节:补充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

  我准备提出问题:诗人是谁,你对诗人有多少了解。学生结合预习的成果回答问题之后,我就继续提问:那么你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多少呢?通过学生自己说,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检查出预习的情况。在学生介绍完之后,我就学生的介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一些适当的补充,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个教学环节:逐句讲授和理解诗句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整首诗的内容,更好的体会作者在古诗中抒发的情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活动:

  1、回忆学法,阅读理解,初步感知诗句的意思

  首先我打算提问: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并帮助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古诗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在得到先读准字音,接着读通诗句,然后理解意思,最后展开想象的答案后,我将给予积极评价。接下来要求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时强调读准音。

  2、自主探索,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内容

  (1)自由朗读结束后,我打算提问:要读懂古诗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学生说出自己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后,我就接着问: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这时会有学生提出疑问,比方说屠苏的意思不理解,我就请其他同学为她解答。对于这些敢于提问和帮助解答的同学我都会给予表扬和肯定。针对大家都不理解的内容,我以启发式引导,帮助学生去理解。

  通过这样的相互学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2)在扫清词语的障碍之后,我请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负责一句诗句的理解,并提出小组比赛的要求:同学们对诗中的词有了一定的理解,我们接下来把词语与诗句联系起来,看看哪组同学能解释清楚诗句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竞赛气氛,充分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我将给予启发性指导。

  第四个教学环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我将出示春节的热闹场面的图片,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请同学试着结合图片,更直观形象的说整首诗的意思。

  第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体验作者表达的情感

  1. 描述诗描绘的场景。我让学生找出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词句,有学生回答:燃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新符。接着我会提问:这样的过节会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学生会立刻回答:热闹。

  2.联系作者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回忆作者的介绍: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3.体验作者当时当地的心情。在这个环节,我就作者的背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在这个热闹,祥和的节日里,你作为政治家你会有怎样的想法,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在学生通过情境体验作者的情感后,揭示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本诗就是作者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第六个教学环节:通过朗读背诵进行巩固性训练

  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我将设计以下两个教学活动:

  1、读一读: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2、背一背: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看哪个小组能根据理解将古诗背诵出来。 最后我采用归纳式的课堂总结:

  课堂的小结应该组织学生自己来完成,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自主学习,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总结学习的体会,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得失。

  最后,让我来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出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的说课结束了,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古诗《元日》课稿3篇】相关文章:

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汇编03-14

元日古诗赏析08-07

小学古诗《元日》教学反思06-03

小学古诗《元日》优质教学实录06-15

古诗《枫桥夜泊》评课稿06-07

古诗《江雪》评课稿?精选06-09

小学古诗《示儿》评课稿09-29

小学生古诗《元日》教学案例05-10

古诗《黄鹤楼送别》评课稿汇编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