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的解释及欣赏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琴诗的解释及欣赏

时间:2022-09-04 06:08:29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琴诗的解释及欣赏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解释

  若:如果的意思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2.何:为何的意思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3.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没有琴不行,没有手也听不到琴声.

  道理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琴诗的解释及欣赏】相关文章:

《琴诗》原文及译文01-12

素琴素心散文欣赏09-10

欣赏的解释和造句09-05

鱼玄机的诗欣赏12-09

很经典的宫体诗欣赏05-07

诗的永恒-散文欣赏09-10

诗雨散文欣赏09-10

精选经典现代诗欣赏09-09

散文诗欣赏09-09

经典现代诗欣赏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