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历史的励志故事
关于历史的励志故事1
《礼记?檀弓下》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国闹饥荒,粮食颗粒不收,许多百姓离乡背井逃往他乡。当时有个叫黔敖的富人在饥民来往密集的地方施舍食物。
一天,有一个饥民从旁走过,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不由朝施舍食物的黔敖看了一眼。 黔敖说: "喂!过来,给你饭吃!"那饥民听了,很是生气,说:"我是人,不是动物。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 这个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可见人们是非常赞赏人穷志不短的。
关于历史的励志故事2
历史上的励志故事:赵家天子杨家将
说起宋朝的“杨家将”,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但为什么赵家当了“天子”,而杨家只能为“将”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当赵家的祖先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夏天就经常和一个姓杨的男孩子一起去放牛。两个小男孩儿把自家的牛牵出来,往草坡上一扔,就跑到旁边的一个水潭里洗澡去了。
那个水潭里的水,跟别的潭里的水也没什么两样,只是每到太阳快下山时,潭中央就会浮出一头石犀牛,一动不动地立在水中央,偶尔会张一张嘴。
传说那只犀牛是一块风水石,很有点儿神秘。据说只有不到十二岁的孩子——也就是童男童女,才能看得见它,普通的成人是看不见的。
这两个小男孩当时都不到十二岁,也不知道那是风水石,只觉得它那样站在水中很好玩,因此只要两人一有空,就到牛背上爬上爬下,打水仗,那头石犀牛任凭孩子们玩耍,大约一个时辰后,它才沉到潭底下去,天天如此。
那时候,北方的契丹族人强盛起来,他们一心想占领中原,就派出一个风水先生,到全国各地去查看,一定要找到一块风水宝地。
人们都相信,只要把祖先的尸骨葬到风水宝地,后代就能出皇帝。
那风水先生费了很多周折,找了十年才找到这个犀牛潭,石犀牛的口中就是块好得不能再好的风水宝地。
风水先生年纪很大了,那石犀牛他是看不见的,正当他无计可施的时候,看到这两个放牛娃,一下子就有了主意:我可以把主人祖先的遗骨,用一个小木箱装着,叫这两个放牛娃放进这犀牛口里嘛。
第二天一大早,风水先生就把那准备好的木箱带来了。正好碰上这两个小男孩子还在那儿玩,他就对孩子们说:“你们是不是经常看到有一只石犀牛从潭里出来?”
两个孩子齐声说:“是啊!”
风水先生从怀里摸出二十两银子:“只要你们把我这个木箱放到那石犀牛的口里,我就给你们每人十两银子。”
姓赵的孩子问:“你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那个风水先生心想,这么两个小孩子,给他们说实话也没什么大不了,就说:“是我主人祖先的尸骨。”
两个孩子同意了。等那先生走后,这两个小男孩就商量开了:“他为什么把他主人的祖先的尸骨放在这个箱子里呢?还叫我们放进那石犀牛的口里,这里面肯定有道理。我们为什么不把我们祖先的尸骨,也装在一个小箱子里,一起放进犀牛的口里呢?”
说干就干,他们连忙跑到自家的祖坟里,挖起了祖先的尸骨,也装进了一个小箱子,拿到了这个犀牛潭边。
等到下午,那石犀牛再露出水面时,两个小男孩子就爬到石犀牛头上,想把这三个箱子全部放进去。可是那犀牛的嘴太小,三个箱子放不进去,只好一个一个地放。
说来也怪,当把风水先生那个箱子伸过去,石犀牛的嘴就张开了;把这姓赵、姓杨的箱子伸过去,石犀牛的嘴就紧闭着,就是不张开。
这个姓赵的男孩子一拍脑袋:对了,我先把那风水先生的箱子伸过去,引得它张开了嘴,再把我们的箱子一齐放进去,不就行了吗?
就这样,他把这两个箱子并排放到了石犀牛的嘴里,石犀牛的嘴里就有许多缝隙,合不拢了,也再不张开一丁点儿。姓杨的.孩子一看,没办法了,只好把他那口箱子挂到了石犀牛鼻子上的那只角上。
两个孩子歪着头左看右看,觉得还是有点不怎么理想:那牛口中不是还有很多空隙吗?万一箱子掉下来,怎么办?
他们又游回岸边,捡了一些柴,用石头把这些柴,全部插进了犀牛口中,这下,那牛口里就塞得满满的了。不大一会儿,那石犀牛又像以前那样,慢慢地沉下了潭底。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再也没看到那石犀牛浮出水面来了。
原来,那犀牛口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只不过现在有两个人的骨头葬在了这个地方,占了宝地,因此,就再不出来了。
一月后,赵家小男孩的母亲正在灶屋里洗碗,突然听到外面一只小鸟在不停地叫,那叫声听起来就像在说:“赵家天子万万年。”赵家当时穷得叮当响。当他的母亲一听这个鸟儿还在这样叫,很生气,就用筷子在锅边敲着说:“别说万万年,三百年也好啊!”
那鸟儿其实是灶王菩萨变的,专为来赵家报信,一听赵家的母亲这样要求,只好上天对玉皇大帝说:“赵家的母亲说,只想做三百年皇帝。”
玉皇大帝想了想,说:“别人都想多做几年,她倒好,还要少做,就依她吧。”
就这样,姓赵的人做了天子,从赵匡胤建立宋朝开始,总共统治了三百多年。而姓杨的人家因为把祖先葬在了牛角上,就做不了皇帝,只能做大将,那石犀牛的口里塞满了柴,于是姓柴的人家也大富大贵了。
至于那个风水先生的主人后世当了皇帝没有呢?这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当时和赵家争天下的辽国,就是那个契丹人的后代耶律阿保机建立的。
历史上的励志故事:贫“困”曾国藩
道光十七年,27岁的曾国藩进京会试却名落孙山,只得怏怏返乡。途经金陵时,他在书店无意发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明史》。一问书价,他又喜又忧。喜的是,袋里的银子正好和书价相等;忧的是,买了《明史》便无钱回家。
他双手紧攥着兜里的银子,徘徊良久,最后还是咬咬牙把书买下。他一边小心地把书一册一册地放进担子,一边悄悄地问书店的伙计:“小兄弟,这里可有当铺?”伙计用手往斜对面一指:“那不是?”曾国藩立即挑起担子,径直向当铺走去。当掉长衫后,他便去码头搭船返湘。让他惊讶不已的是,船钱与当长衫的钱又相吻合。
船行了三天三夜,他读了三天的《明史》,睡了三夜的好觉,中途只吃了船家的几个火烧。当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曾国藩挑着担子走进家门时,家人都以为他遭劫了呢。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当上了翰林院检讨,为大清编纂国史。尽管此时他已官至七品,有俸禄银饷,但是除去借支及日用开销已所剩无几,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一天,道光帝突然造访翰林院,众大臣便立即跪倒一地。道光帝翻了翻眼前的日课,随口一问:“曾国藩,有什么新作啊?”
曾国藩马上跪上前来,大声说:“微臣曾国藩给皇上请安!”
道光帝细细打量跪着的曾国藩,只见他身穿一件补了两个大补丁的旧官服,外相极其寒酸。道光帝脑中突然浮现出乾隆年间为博得节俭的美名而刻意长年穿着旧官服的浙江巡抚的影子,心中十分不悦,便问:“曾国藩哪,你身为翰林七品检讨,不仅要学仪天下,还要威仪天下。你穿得这么破破烂烂,成何体统啊?”
曾国藩吓出一身冷汗,谨小慎微地回答:“皇上恕罪。微臣以为,翰林院检讨应以治学为第一要务。如果抛弃学问只靠仪表服饰来装点门面,微臣就有负皇恩了。更何况微臣也不愿举债而刻意装扮自己。”
买件衣服就要举债,道光帝十分不解,便问:“曾国藩,朕来问你,你现在身为检讨,一年的薪俸除掉日常开销难道就买不起一件新官服吗?”
曾国藩略一思忖,平静地回答:“蒙皇恩授检讨后,微臣当日从国库领取全年俸禄三十三两皇银。微臣还会馆食宿银七十贯,用庶吉士服改裁七品官服费银三十贯,做补服裤靴费银一两三贯。余下的银子除了交给会馆,又为祖上祠堂捐香火银二两,孝敬高堂祖父母六两,孝敬父母四两……请皇上明察。”
一席话,倒把道光帝逗乐了。他笑呵呵地说:“曾国藩哪,这件事就过去了啊。”
这件事是过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天,翰林院学士赵楫因老父来京看望,便发帖宴请翰林院官员。接到请柬的曾国藩左右为难:不去吧,赵楫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有碍颜面;去吧,身上仅存一百七十枚铜板,度日艰难不说,也没有谁拿铜板去赴宴的。他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不去。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就受命誊一份“皇考”。而每次交与赵楫审查时,赵都会在上面批两字:“重誊。”一份五千字的“皇考”,曾国藩整整誊了一天才交卷,真是苦不堪言啊。
一月未到,曾国藩又收到詹事府金正毕的请帖。他知道,赵楫的宴席既然没参加,金大人宴请也就不能参加。厚此薄彼,是官员之间相处的大忌。此外,他又担心以后会收到类似请贴,于是提笔写了个告示:“曾国藩出身贫寒,箱内无银,七品小官,俸禄有限。即日始,凡京官应酬之事,概不参加。见谅。”然后,他就把这告示贴到会馆的柱子上。
没过多久,曾国藩就因“办事糊涂,办差敷衍”,遭到御史参奏,被道光革去翰林院检讨实缺。也就是说,他既没实际差事,又没俸禄。不仅如此,同事、朋友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这让曾国藩备受打击。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曾国藩用毛边纸装订了几个本子,自命名为《过隙影》,决定“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在无缺分、无俸禄、无同乡、无朋友期间,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一路前行。
贫穷时,不卑不亢,坚守自己的信念;承辱受挫时,不忘追求,积极进取。曾国藩这种贫不移志,愈挫弥坚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