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励志文章
不要浪费能量去期望别人变得不同
唯一改变的那个可能是你
诚实地看看你的生命,写下现在你想去改变的人的名字,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一起生活的人、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老板、某银行经理……然后,回顾你的生命,想想有多少次你不得不运用乘法去计算出人数,从不知何时开始至今你想要改变的人的总和。
想想你花掉了生命中多少个小时、日子、星期、月份,为了这个目的努力去改变别人,换回来的却只有失望和难过。因为没有人改变过,没有一个人如你期待的被改变。如果你把这些日子加起来,可能会是好几年的时间,你耗去你生命中的宝贵光阴,有改变过一个人吗?
唯一改变的那个可能是你!让我们看看,当我们也和其他人一样兴致勃勃地参一脚在这个受大众欢迎的消遣上时,将会有什么发生呢?
想想近来令你手足无措的某人,闭上眼睛再次回忆当时的情形,感觉你自己回到那个时候,回忆你所处的地点和所有的细节,并且回忆你在那个片刻的感受——让自己重温那曾经生起过的感受,即使当时的你并没有察觉到这变化。
记起那个情境,注意你体内的变化:感受它带给你的紧张和紧绷——可能在你的胃、你的脖子和肩膀、你的前额、围绕着你的嘴巴和眼睛。查看一下你的呼吸——它是舒缓放松还是紧凑浅薄?
不要以你所看到的来判断你自己,只把它们记下来。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它能滋养我吗?它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吗?它使我感觉开放还是收缩、温暖还是寒冷、坚硬还是柔软?我会希望我的好朋友有同样的感觉吗?
再去经验那个情境,看看当你在要求别人改变时,你是如何伤害着你自己。
你也伤害了别人,你令他们感到难堪。然后对方开始抵抗——纵使他们知道你是对的,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面子,他们必定对抗到底。要他们屈服等于是要他们当上孩子的角色,被告知你知道的比他们的多、你很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或应该怎样,自我决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经验告诉你,你越尝试去改变别人,别人越加反抗你,这形成了恶性循环,然后你们两个都感到更糟。
因此,试图改变他人犹如以头撞墙。
不管怎样,当你问自己,改变他人真的是我的责任吗?这样尊重他们吗?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呢。
你的'头脑会做出很合理化的解释:这是为了他们好: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毛病对他们自己和别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样他们才会进步……等等。
但是你的直觉,你的“感觉”,知道这样有点不太对头。你凭什么去评判别人?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吗?你自己很完美吗?
冲突背后是一个受伤的自我
让我们看着这些事实:
这个人有他们自己无意识的理由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也许他们无意识的行为激怒了你,但那个反应是属于你的,是来自于你没有被满足的被爱、被尊重,被接受的需求,或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看一看那张你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令自己快乐的清单,是否都跟自己希望被爱,被接受和被尊重的需求有关呢?
它们那是你自己的需求,只是你不切实际地希望别人去理解和满足。而真相是,其他的人是不可能满足你的需求的,而且,去满足你的需求真的是他们的工作吗?
他们是现在这个样子是有他们自己无意识的理由,并不是针对我们个人的。你并不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小的时候是被如何对待的,他们携带了怎样的无意识信念,关于如何保护,防卫,免于受伤,并学会用强硬的盔甲隐藏自己对爱的需求。
你可以继续指责他们,投射你不切实际的期待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成为另一个他们不是的人。或者,你可以把更事的智慧运用在这种情况中。
与别人冲突的背后,是一个受了伤的自我。
只要你明白到这一点,你就有机会看到你自己并问:“为什么我这么坚持要去改变这个人?”
假如你对自己坦诚,你会看到在你所有合理化的背后,你有一个受了伤的自我正对着别人说“你无视于我,不尊重我,也不喜欢我,你不爱我,也不接受我。”诸如此类的话语。
这就是隐藏在我们和别人冲突背后的——一个感受不到爱、被欣赏和接受的自我。如果你能够认出自己身上的自我,你也能够认出别人身上的。而“觉察”,就是解决所有冲突的妙方灵药。
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感到不被尊重和接受时,我们会采取报复——激烈地或消极地,不管是直接地恶言相向,还是间接地故意破坏,报复心制造了恶性循环的冲突,而这往往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假如你能了解你对别人反应的原因,以及你期待他们有哪些方面的改变,那么,你便知道要为自己负上怎样的责任,你将得到更多的有利选择。
给自己更多的尊重和欣赏作为开始,因为,如果你真正欣赏和接受你自己,别人对你的反应还可能影响你吗?你还需要这么仰赖别人对你的顺应来肯定你自己吗?深入思考一下。
假如你察觉到,是你内在的无意识造成你对别人的反应——你渴望被认同、接受和爱,那么你内在将会产生一种力量停止这种自我斗争。你意识到受了伤的自我作出的报复其实是幼稚和可笑的,了解到这点能让你如释重负,你放下了!这种了解也让你谦恭并且把你带回到自己,身心合一。
回到自己同时让你有机会看到人们是怎样地被自己的无意识所带动。是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经历,构成了他们——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是怎样被对待;他们携带着怎样的关于自己不够好的信念、和对爱的强烈渴望。
通过与自己对被接纳的渴望与伤痛联结,你就能与对方对被接纳的渴望与伤痛联结,而这为一种全新的沟通品质开辟了道路。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励志文章】相关文章:
抱怨不如改变励志故事03-31
成功需要自己去改变励志文章11-08
成功需要自己去改变经典励志文章02-17
成功需要自己去改变的励志文章10-16
改变自己的九个绝好建议励志文章06-13
只有蜕变才能改变励志文章07-10
改变从现在开始励志文章05-15
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嫌晚励志文章05-25
大学励志:改变自己,拥抱生活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