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母亲节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母亲节散文随笔

时间:2021-08-06 18:34:33 感恩励志 我要投稿

2017年母亲节散文随笔

  导语:母爱是一条大河,温柔恬静,流淌在我的心头;光阴是一条长河,我在这头,遥望那头。下面是2017年母亲节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2017年母亲节散文随笔

  篇一:2017年母亲节散文随笔

  今天是五月八日星期日母亲节,小女一家由闽北南平搬来厦门市已经有二年了。来到一个城市,一家人最关心的就是户口。南平市一个三、四类城市,厦门市是二类都市,改革开放对外窗口是经济文化繁荣都市。厦门市它又是一个充满人文哲理,适合人们居住退休养老的都。它属于亚热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海洋性气候。全国各地的男女老少都拥进到厦门市,各大学的毕业生都羁住在厦门市谋求工作生活。厦门市有这样或那样困难,工资3—4仟元,生活条件高,居住条件差,因为它的先决地理条件让人诸多留恋,使人忘于思归。

  在厦门市没有户口,住房是很难立足。在一个城市要生活,小女因为没有户口,临时招聘厦门市大同小学语文老师,每月工薪也有4000元,福利也很可观。小女在她哥哥帮衬下,它一家三口户口从南平迁到了厦门,这次厦门市报考小学老师,她如愿以偿地报考。假如能如愿,天造地设地了却了她一家人生活意愿。

  兄弟姐妹皆一个“缘”前生因果有些还债;有些报恩;有些生死爱恋,好友难却。再聚今生,人生世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果轮回,天理昭彰。关键时助一臂之力。去完成人终身难以忘却恩惠。

  小女一家户口落实了,工作有了指望,与读初二的女儿往后人生道路充满着阳光垫出一条道,让薇薇在人生中走得顺畅些。

  妈妈总关心着她的女儿,生活上学习上。饭吃饱了没有,水有没有带着,晚上复习的书有没有忘记带着,身上是否带些钱,方方面面,关心备至。妈妈是个老师,像关注学生一样,每天晚上去关注女儿学习成绩,关注没有消化的课程。母亲爱儿女如长江水浩浩东流,母亲的爱心总是温暖着这个小女儿。

  人世间母亲把自己一生养育了儿女长大成人,儿女长大了,母亲年老力衰,有多少儿女承上启下,好像树叶飘落了下来,就已经很孝顺了,真如民俗一句话:“父母爱子女如长江水倾其所有,子女爱父母如芝麻开花节节红。”为人子女,父母付出多少艰辛,把自己孩子由襁褓养育成人到大学毕业,成了一个时代的风光人物,风光无限,人生孝为先,给自己功德再造。

  子女不嫌父母丑,人有养育之恩,羔有跪乳之恩,人该懂得伦理,父母就是一尊佛,何必再去朝佛。

  人最可怕是没有信仰,不懂感恩行尸走肉,混混沌沌过人生,人的信仰能正一个人的世界,能正其心,人有灵魂才能立足社会,在社会造一番事,得到尊重,做人有方寸。自己也感到在社会风光人生。薇薇也十三岁了,她懂得热爱她妈妈。每天家里给她零花钱,除学习,生活用钱外,一点点积累。今天是母亲节,薇薇还是买了两支康乃馨。给花市小姐钱后,她高高兴兴地把花送到妈妈手上,在她天真的幼稚的脸上红润白净的小脸蛋荡漾起一脸可爱的神色。“妈妈,今天母亲节我祝您快乐健康。”上四十岁妈妈,紧紧地深深地吻了一下懂事的女儿,我多么希望我在下个母亲节也送一束花给你妈妈,告慰一个年老辛苦一生的心。

  篇二:2017年母亲节散文随笔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来了,窗外是江南绵绵的细雨,如同小时候母亲细细的叮咛。有一种想念的心情,在这个季节,油然而生的回忆里,轻轻的飘扬。

  母亲是卑微的,如同小河边的青苔,溪边的石头,总是默默凝望着溪流奔腾向远方的大海。母亲是伟大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她我们心头的朝阳。在这一生中总是照亮别人。

  记忆中我的母亲是个有文化的人,早在50年代时候,女子读书的很少,象母亲这样读到师范毕业的更是不多,尤其福建是当时中国落后的一隅,在古代福建就被称呼为蛮夷之地,不像中原之地有渊源流长的文化。

  母亲师范毕业后并没有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是进入了家乡的供销社,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似乎是比较吃香的,因为可以经常优先得到一些物质上的供应的。虽然母亲放弃了成为教师的机会,但教育的本能还是在母亲的血液中流淌,母亲抓住一切机会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勤劳,善良,本份,学习。。。。,这些教导成为了母亲后来生活的习惯,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姐弟都很烦母亲的唠叨,觉得母亲的啰嗦是让我们想早点离开家的主要原因。而如今,每当和朋友同学聚会,说到母亲现在对我们的唠叨,都明显可以看到一些同学羡慕的眼神,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听到母亲的唠叨,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父母在,我们还可以做孩子,我们就不会孤单不会老。

  历史上伟大的母亲数不胜数,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欧母画荻教子。。。她们都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本着善良之心,教育孩子善良忠义的为人处世之道。我的母亲即使没有她们的'名气大,但在这点上,在我们的心中是和她们一样伟大的,小时候,母亲除了照料我们的生活,孜孜不倦的还有对我们为人处世的教育,虽然语言很平实,没有华丽的表述,但许多道理至今在我们姐弟遇见事情的时候,都会在心底自然而然的油然而生,指引我们行为向善,与人关怀。许多大道理,易经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国传统教育的方式一直以来靠的就是口口相传。而母亲和我的父亲一样,在我们的家庭中恰好也承担了这种责任

  关于钱财观是母亲教育对我们姐弟最多的一个方面,母亲始终认为,无论生活如何清贫,做人都要清清白白,不拿不义之财,不是自己的就是天降之物也不可以据为己有,钱财取之有道,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努力工作来换取,心中方可无愧。如果不是靠双手努力而来的钱财,即使拥有了也无法心安理得。这种观念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姐弟四人,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即使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努力的创造个人的财富,但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对于钱财之物的得来,从来没有违背母亲的教导,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挣钱,虽然这样终究是发不了大财了,但这种干净的内心感觉却带来无可比拟的舒畅。母亲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中年以后,我笃信佛学,就是因为在其中我找到了许多思想的共同点,许多道理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通过母亲简朴的语言早已深深的根植在内心了。美国慈善家查克.费尼,就是一个这种精神的践行者,我们称之为衣裳褴褛的慈善家,他将全部的身家80亿美金全部捐出并不留名字,而自己的生活却极度的节俭。母亲在钱财上也总是考虑别人很多而自己却节衣缩食的。

  母亲对待生活是严谨和是一丝不苟的,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的家却感到了精神的富足,这就是在后来我们长大成熟的日子里,我们能够想起难忘的记忆基本上都是童年的。因为那段日子才是对我们一生影响最大的。那种记忆中有清贫却有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有坎坷和风雨却也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引。

  现在望着母亲日渐苍老的容颜,作为子女心中总是感到难受的,而母亲总会用恬淡的语气说,自然规律,人总是要老去的。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甚至现在年幼的孩子,迟早有一天都是要老去的,自然规律无可抗拒,人因缘起而生,却终归尘土。但即使如此,即使到了现在的年龄,在内心中我还是对母亲十分的依恋,总是害怕有一天要和父母分离,因为和父母,我们还远远没有爱够!

  母亲是出生于一个大家庭,这在外祖父家的当地是名门望族,即使在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的是全员归零平等的公有制的政策,但从家族人数上还是可以体会到之前这个家族在当地的规模,而母亲是这个家族中以及她那个辈份中唯一的女孩子,很受长辈和兄长的疼爱。也就是说成家前和成家后母亲是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和状态里的。关于母亲的家族,在后来的交流中也是常常会听到母亲略带骄傲的说起。以至于在后来我们都很钦佩在那种社会环境中,母亲生活角色迅速转换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人生一乐也。感谢上天的眷顾让我拥有如此的快乐。我愿在生命里不停的祈祷,不断的感恩上苍。人生其实很美好,因为我们有家人,有爱,有歌在欢唱。

  篇三:2017年母亲节散文随笔

  母爱是一条大河,温柔恬静,流淌在我的心头;光阴是一条长河,我在这头,遥望那头。

  凝眸远望穿越时空,映入眼帘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困难的年代,食物缺乏,许多人都在生死线上挣扎着。机关干部、城镇居民的食粮由国家定量供应,白面里掺进麦麸、米糠做出的黑窝头难以裹腹,人们就用野菜树叶甚至一种白色的观音土充饥。农村的情况更为糟糕,没有饭吃导致妇女失去了生育能力,青壮年纷纷死于浮肿病。

  那年头我刚好记事,在县幼儿园上学,自然不知道这人间的饥苦。母亲每天早晨把一小块白面馒头让给我吃,自己吃黑窝头,我不领会母亲对我的爱护,反而嫌白面馒头不好。一天早晨我争着要吃黑窝头,就任性的把手中白馒头扔到了地上,现在想起来还很内疚。

  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生病,每天东倒西歪的,有几次我也病得头昏眼花,没等放学就自己摇摇晃晃走回去。每逢遇上这种情况,身为人民教师的母亲,就从柜子里轻轻取出一个小红薯,在水壶里煮给我吃。说来也怪,吃下红薯后,我马上会好,原来这病名叫“饿”。

  在万物萧条、饿殍枕藉的日子,离县城十来里的大河那头,却有一方富庶的天地,那里的人们还能吃饱饭,实在是个奇迹,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于是就有了成千上万的饥民涌向大河对岸,找亲戚朋友接济,或者带上铁锄在地里翻挖残留的薯根,维持自己的生命。

  记得有一次,母亲对我说:“明天我带你去大河那头,见那位远房的姑姑好吗?”我听了很高兴。次日中午烈日高照,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越过田野越过村庄,来到大河旁。。。。

  这是一条英雄的河流,为了争取自由,有多少勇士曾经在此强渡;这也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她收敛起笑容,低声呜咽着,把逃荒的儿女从这头送向那头。乘上小木船后,我乖乖的偎依在母亲身旁,好奇的看着宽阔的河面,听河水拍打着船舷。。。。

  走呀走呀,下船后继续向前,一直走上高高的山岗,傍晚时分才走到姑姑家里。我第一次看见堆满院子的红薯、南瓜,还有房沿下金黄色的老玉米串。姑姑长得很好看,有一张红红的脸蛋,姑父是个农村能人,有杀猪和竹编的手艺,他们全家对我们都很热情。

  在姑姑家里,我度过了记忆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两天。同农村小朋友一起去田间地头玩耍,一块捉小草上的蜻蜓;第一次看见别人在长竹竿上绑上胶,去粘高树上的知了,重要的是第一次感受了吃饱肚子的美妙。

  得回去了,姑姑送我们母子俩走下山坡,乘上小船,习习河风中我不舍的回望这方让我留恋的热土。感谢母亲!感谢姑姑!感谢大河!是你们让我知道,人不仅有吃饭的权利,还有吃饱饭的权利,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人生来挨饿是应该的。

  母爱是一条大河,温柔恬静,流淌在我的心头;光阴是一条长河,我在这头,遥望那头。为了铭记那份深沉的母爱,我当不忘那曾经的天灾与人祸,请大河作证!

  凝眸远望穿越时空,映入眼帘的是大河中那满载母爱的小舟,漂摇依旧。。。。

  我的生命如此多情原创于二零零二年母亲节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谨将此文献给我饱受苦难的母亲,献给大渡畔曾经苦难的千千万万位母亲。

 

【母亲节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母亲节》散文随笔04-07

别样母亲节散文随笔04-30

母亲节祝福散文随笔05-15

《写在母亲节》散文随笔04-06

母亲节小记散文随笔04-06

散文随笔:母亲节快乐04-06

母亲节献给妈妈的散文随笔01-10

母亲节,传递孝心散文随笔05-02

再忆母亲节-散文随笔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