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业成功故事分享
不是每一个 创业 者都一定能成为大企业家,而每一个大企业家却都是从普通创业者而来。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创业成功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成功故事1
说起苏绣,人们一定会联想到距昆明数千公里外的苏州,绣娘们端坐窗前飞针引线,成就美轮美奂的刺绣艺术品。但其实在昆明,就有一位练就了一身苏绣绝技的90后小伙,不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还带动40多位当地“绣工”实现创业就业。他就是把民间工艺转化为生产力,借助刺绣带动乡邻脱贫致富的小伙李云晨。
8年苦学成就云南“绣郎”
2012年8月,苏州市第二届“姑苏绣娘”技能竞赛举行,在这次比赛上,首次出现了男生的身影,他就是来自昆明的90后小伙李云晨。这次比赛中,李云晨凭借高超的技艺引起了苏州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被冠以云南“绣郎”的名头。
其实在“姑苏绣娘”比赛上崭露头角前,李云晨已经在苏州学习了4年苏绣技艺。李云晨说,他从16岁第一次接触到刺绣,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比较爱好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接触到刺绣后,就把这门手艺当做业余爱好自己学习。” 李云晨说,他曾在昆明跟不少师傅学习刺绣技艺,还曾经到楚雄、贵州等地学习。“我感觉刺绣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民间技艺,但目前做的人非常少,是个空白的市常”18岁,立志要把刺绣的兴趣爱好做成事业的李云晨,决定前往苏州学习苏绣。
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以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多变为特色,代表着刺绣技艺的最高水准。李云晨来到苏州后,四处寻访苏绣高手,足迹遍布江南各地,曾经师从姚慧芬女士学艺。李云晨说,学艺非常辛苦,“我白天在名师的绣庄学习,晚上还要接同行委托加工的活,每天5点起床,常常要工作到次日凌晨。”
刺绣是一门细致活,一幅作品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如果要把人物、动物、风景画的刺绣技艺都学全,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为了缩短学习的周期,李云晨在绣庄工作时,常常借“上厕所”的时间,“路过”其他绣工身边,细心学习其他人擅长的刺绣技法。“学习苏绣的过程太漫长,我正是靠着渴望学习的态度,花了3年的时间,学到了别人10年才能学到的东西。”
经过8年的苦学,李云晨不仅掌握了苏绣技艺,还首创了国画泼墨乱真刺绣,擅长运用自创的加点交叉针法,创造出国画泼墨的写意刺绣。多年来,李云晨创作的刺绣作品,多次在各大艺术展获奖。
带动家乡人开创事业
技术突飞猛进,在业内也获得了较高认可后,2013年,放弃苏州的工作机会和良好平台,李云晨决定回到家乡昆明,“回到家乡,就是想把这门手艺发展起来,带动更多人借刺绣脱贫。”
刺绣是一门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民间技艺,是我国古代“女红”中的一种,懂得刺绣的人曾经遍布各地,在李云晨的老家官渡区陶李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懂得刺绣。回到昆明后,李云晨把自己的工作室开在了陶李新村。在李云晨看来,这些昆明本土的绣工已经有刺绣的功底,只需要稍加培训,灌输现代刺绣工艺的理念,就能够绣出比较令人满意的作品。
陶李新村的陶阿姨已经年逾五旬,因为从小身体残疾,生活来源全靠她的手艺,打毛衣、刺绣都是一把好手。李云晨得知陶阿姨有刺绣基础之后,主动找到她寻求合作。“我把苏绣作品带给陶阿姨看,仔细讲解苏绣的工艺特点,并且演示苏绣的技法。”陶阿姨悟性极高,一看就会,没多久已能独立缝制刺绣旗袍等消费品。
“陶李村就有很多人会刺绣,只是在做工工艺方面没有苏绣这么精深,大家都把刺绣当作业余爱好,没有潜心投入。”李云晨说,开办工作室的当务之急就是培训当地绣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室的专职绣工已经有14人,业余兼职的绣工也有近30人。其中专职固定员工主要以加工艺术品刺绣为主,兼职绣工以绣制旗袍、围巾、挎包等消费品为主。
谈起开辟日用品刺绣项目的初衷,李云晨分析,日用品刺绣的优势一是价格更加亲民,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接受苏绣技艺,其次是可以带动更多的绣工加入,实现收益。
今年79岁的严奶奶是工作室里年龄最大的绣工,老人家绣出的苏绣牡丹花丝巾做工细腻,受到不少客户的好评。李云晨说,陶李新村不少中老年妇女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并不富裕,“刺绣在家就能做,一年下来可以挣一万多元,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份不少的收益,大家都很有积极性。”
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把民间工艺转化为生产力,借助刺绣带动乡邻脱贫致富,李云晨开辟出的这条新路子,也引起了昆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2014年,李云晨带着他的作品参加昆明文博会,他的发展模式引起了昆明市妇联的注意;去年11月,昆明首个“妇”字号的.创业孵化平台——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揭牌成立,李云晨的刺绣工作室受邀入驻双创中心。
走进位于呈贡上海东盟商务大厦的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李云晨刺绣工作室占据了数十平米的独立空间,展示有李云晨的不少代表作品,还设有专门的工作区域,绣工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创作刺绣作品。李云晨说:“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让我们免费使用办公场地,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平台。”每周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客商到中心参观,也带来了一些商机,作品找到了更多销路。
李云晨表示,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刺绣行业中来,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泼墨乱针刺绣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升值空间都比较大,但目前团队里的14名绣工,只有2人掌握这个技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他希望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发动昆明当地更多的人参与到刺绣行业中来,通过不断的培训,培养出更多的昆明“绣娘”,发扬独特刺绣技艺的同时,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精准“施针”发挥群众作用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同时,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创造精神。
昆明市官渡区陶李村脱贫之路,就是精准扶贫的生动体现。做到了从实际出发,找准对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出招。李云晨在带领乡亲致富的过程中,抓住了“人”这个根本,精准施招,授人以渔,灌输现代刺绣工艺的理念,培训当地绣工,让大家学好技艺,不出村就能致富,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创造力,是昆明扶贫攻坚战役中一个典型、生动的创新战例。
官渡区陶李村脱贫之路,是“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最好注脚。
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想方设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扶贫先“扶智”,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帮助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群众有了用武之地,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上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就能够从根本上拔穷根,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开发之路。
近年来,昆明在扶贫开发中,立足基本市情,在工作思路、资金投入、工作抓手、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全市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的状况尚存,实现脱贫致富依然任务艰巨。
陶李村脱贫之路,结合自己的村情,符合农民的意愿,也许不可复制,但经验完全可以借鉴,比如“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做法,就值得各地学习推广。
创业成功故事2
从对电子商务的懵懂无知到做校园跨境电商先行者,他将电子产品和汽车配件出售到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10余万元。近日,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1301班的刘欢被学院评为“每月一星”的创业之星。他的创业经历,让老师和同学们纷纷称赞。
高考失利走向社会学经验
发现不足重返校园学知识
刘欢出生于1992年,湖北黄冈人,2011年,他高考失利,考上一个不满意的大学,就产生了放弃学业、外出闯荡一番的念头。在几经思考之后,他毅然的选择了离开校园,去社会闯荡,准备在公司上班积累经验和资金后,再开始自己的创业路。
当时,国内的电子商务已逐渐兴起,刘欢在京东底下的拍拍网工作了一年,在工作中他发现自己很多专业的东西都不会,依旧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刘欢谈道:“在拍拍网工作的一年中由于专业的知识吃了很多苦头,即使每天加班还是赶不上别人的进度。那段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并且也意识到没有专业的知识是很难有发展的空间的,所以我有了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的念头。”
作出决定的刘欢又重返了学校,复读了一年,最终考上了武昌理工学院。进入大学的他目标明确,选择了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2013年9月,他走进武昌理工学院,成为了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
学以致用选择创业
做校园跨境电商先行者
进入大学后的刘欢在自己的专业课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在学校组织的有关电子商务专业的讲座和研讨会中,得到了很多新的感悟和体会。大一下学期,刘欢在学校举行的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中产生了再次创业的.冲动。他说,“我要学以致用,在创业中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2013年,国内电子商务已经很热门,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网店。而在拍拍网工作了一年的刘欢,发现国内电子商务存在很多弊病,就决定做跨境电商,将国内的商品出售给国外。当时,跨境电商在国内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学校也还没有开设跨境电商这门学科,也没有比较专业的人士可以指引他,刘欢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用自己工作一年的积蓄作为资金,开启了他的跨境电商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在开始创业的几个月里,一笔业务也没有的状况让刘欢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旧坚持了下来。出现了问题就需要去解决问题,而当时他只有一个人,没有人可以给他意见,也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他说道:“在创业初期的那段时间,实际上我是比较迷茫的,没有人可以指导我,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去一步步尝试。”
刘欢一个人从产品质量、物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一个一个去思考为什么没有销量,最终他发现物流服务对于跨境电商是很重要的。刘欢说:“由于是将商品邮寄到国外,所以物流的速度不能太慢。如果物流速度慢了就没有竞争力了。”意识到问题后的刘欢在与物流公司的协商中一步步解决了物流问题,而他的创业之路在开始半年后终于迎来了第一笔订单。随着第一笔订单的开始,他的创业之路也越来越顺利。在2015年一年中,他的销售量达到了35万元,取得了30%的净利润。
产品通过网络售往四十多个国家
年收入10余万元
现在已经大三的刘欢,创业之路已逐步走上了正轨,而他又增加了两个帮手,成为了他继续创业路上的合伙人。现在他的工作目标比之前更稳定一些,主要将电子产品和汽车配件出售到国外,出口范围正在一步步扩大,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四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现年收入已达到十多万元,而这个数字正在逐渐增长。如今,他早已可以自己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并且还能时常往家里寄钱贴补家用。刘欢说,“我准备买车,并将创业项目入驻汉口北,希望以后可以将这个项目做得更大。”
在创业上获得成功的刘欢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在校学生,虽然创业花费了他很多的时间,但是对于学业他也从来没有松懈过。在学校他一直都是认认真真学习专业课的知识,没有因为自己的创业时间而耽误了学校的课业。他的素质导师秦静老师评价道:“他为人低调沉稳,对自己的创业道路规划也很明确。尽管自己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创业这块,但平常基本上很少缺课。即使有事情也会及时请假报备,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
回想自己的创业之路,刘欢感触最深的就是需要坚持。他认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效,正是他的坚持让他取得了创业的初步成功。“我希望有了创业念头的学弟学妹们都坚持下去,对于在学校的创业大赛,创新比赛中产生的一些好的想法,比赛后也应该继续下去,而不是在比赛获奖后就把它们放在一边。要相信自己,坚持就会有收获。”刘欢对学弟学妹们建议道。
创业成功故事3
说到厨师,不少人脑海里浮现的是身材略胖、服装油腻、一张或年轻或老迈的男人脸,总之,如果你见过女孩王潇潇,肯定猜不到这个长相标致、打扮时尚的90后女孩,竟然是位烹饪高手。
回家创业
美女自制私房菜
今年23岁的王潇潇是一个特别热爱美食的女孩,自从辞去成都的工作回达州创办私房菜以来,她的私房菜已销往全国各地,深受“好吃嘴”的喜爱。由于颜值高、厨艺佳,被朋友称为“最美厨娘”。
王潇潇的父母从事餐饮行业已十余年,从小耳濡目染的她特别喜欢美食,也喜欢自己做美食。“7岁时我就自己在家炒土豆片了。”王潇潇说,对于做菜,并没有人刻意教过她,就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做,“结果做出来还不错。”
2014年,王潇潇从学校毕业后,在成都轻松找到工作。工作之余,她常常自制美食犒劳自己,每次做好后都开心地在朋友圈里晒图,得到朋友们称赞。不少朋友还特意跑到她家“蹭吃”,品尝过后大呼过瘾。王潇潇心想,“既然我有这个手艺,为何不自己创业呢”。说干就干,王潇潇到菜市场买来新鲜食材,尝试着做冷吃兔、口水鸡、香辣牛肉等冷吃系列,结果一次性成功。
接下来,王潇潇辞去工作开始专心做起了私房菜的微信营销推广。刚开始,生意并不怎么好,问的人多,买的人少。为了拓展客户,她招了三四名队员做推广,慢慢生意有了起色。从选食材、加配料、再到制作,这一切都是她亲力亲为,忙时,常常要熬通宵。
“一个人在外,父母很担心我的身体和安全,想让我回来。”今年4月,王潇潇回到达州,虽然父母在达州经营着农家乐,她接手经营也没问题,但她还是决定继续创业,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于是,王潇潇开始扩展新品种,并大量招代理,凡是吃过她美食的朋友或是顾客都愿意无偿为她宣传或成为她的代理,目前她的微信代理已有近百人。
追求绿色环保
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王潇潇推广的私房菜中,共有6个品种,包括酸辣鱿鱼、蒜泥泡椒凤爪、香辣牛肉、冷吃兔、秘制口水鸡等冷吃系列,还有4种口味的牛轧糖。
“我喜欢美食,也喜欢在各地品尝美食。”王潇潇坦言,她最喜欢旅游,更是一个地道的吃货,每到一个地方,吸引她的永远都是美食。由于喜欢吃,她发现,现在很多食品为追求鲜、香,添加了太多的添加剂,让人吃着很不放心。因此在制作美食时,她追求的是绿色环保,无添加、无防腐剂。
从食物的选材到配料的购买,再到加工制作、成品包装……每一个环节,她都追求品质。“我都是现买现做,做好后用最快的速度派单发货。”为让顾客在第一时间吃到最新鲜的美食,无论同城还是外地,她都选择顺丰快递,并且在包装袋中放上冰袋、纸巾,发货前还会仔细检查每一个包装袋。“这是我的理念也是我的原则。”
如今,随着人脉的积累、顾客的好评,王潇潇每天都会接到几十甚至上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她上午采购、中午制作,下午发货,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做菜时,她都穿上厨师服一个人玩转厨房,“为了锻炼手劲,我还在坚持健身。”
王潇潇说,虽然私房菜做得有声有色,但她还有更大的梦想,“我想在3年内拥有一家食品公司,做出自己的口碑和品牌。”
创业成功故事4
当常人眼中的“90后”还代表着浮躁和幼稚时,这个词却悄悄地与财富结了缘。湖南伢子刘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90后”,他在挫败中勤勉努力,敢于颠覆传统,从一个985高校硕士华丽转身,到包点行业创新创业,他欲用自己独特创富模式,打造国内真正的品牌包子店。
90后伢子逆袭考取985硕士
颠覆传统毕业不找工作只卖包子
刘盼,1990年出生于湖南邵阳武冈,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小懂事的他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2008年高考,他因发挥失常无缘进入重点大学,于是选择就读湖北的一个普通二本院校。刘盼坦言:“当时真有些不甘心,但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复读,若要逆袭,就只能自己今后努力了。”
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刘盼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个研究生,读一所985高校来弥补高考的失利,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闯劲,本科期间他一直是班上的学霸。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闲暇时间做过家教、摆过地摊、发过传单,也向学弟学妹们推销了生活用品。虽然大学的兼职比较辛苦,但刘盼表示这培养了他较强的服务意识,也为今后进入餐饮行业打下了基础。
2012年,刘盼一举考取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圆梦之后,他仍不忘提升自我,成功担任湖南大学营销战略与品牌研究所研究员。刘盼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吃包子,从大学起就常常在街上买包子吃,经过仔细观察包子店生意后他发现,包子不仅是一种便捷的食品,而且受众范围涵盖各个阶层,市场消费很大。
研三那年,当其他同学在为找工作、考公务员四处奔波的时候,他却坚持去包子店打工。“虽然包子人人皆知,但真正的品牌包子店却寥寥无几,要想打造品牌包子店,首先就要学好制作安全健康营养包点的手艺。”刘盼表示,2015年还未毕业的他在长沙开出了一家包子铺,很多同学都大感震惊:你一个985的硕士,怎么去卖包子了?
创业失败选择重头再来
靠几张商业计划书打动500强高管
但刘盼还是认定了这条道路,创业之初,他把自己多年做兼职赚的钱都投了进去,甚至还向人借了钱,完全就是放手一搏。刘盼告诉说:“当时每天除了睡觉几乎都在忙乎包子这个事情,打豆浆、和面、包包子、上蒸笼,我每天在招呼顾客之外必须重复几百次的动作。”
靠着拼命三郎般的干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头几个月里,刘盼开的小店生意极好,成功淘到了第一桶金。尝到创业甜头的他,通过众筹模式另外开了2家包子店,但因为缺乏连锁管理经营,多家包子铺扩张经营失败。
“一夜回到解放前”,让刘盼领略到了创业过程之艰辛。“当时,家里人都劝我像其他同学一样考个公务员或在大型企业找个工作,但是我始终有一颗在包点行业创业的'初心。与安逸的生活相比,我更愿意去尝试挑战。”为此他沉下心,重新对整个包点行业进行市场分析,决定把包点往区域性的连锁品牌发展,并且做了详细的项目运营方案。
“初生牛犊不怕虎”,刘盼拿着几张商业计划书四处奔波,寻找人生中的伯乐。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是,从起初大家都对他拒之千里,到能引起部分人愿意倾听这个90后的创业想法,持之不懈的他最终打动了在品牌策划、营销推广、产品研发和互联网运营方面有所建树的几位大咖,成功争取这些500强的高管作为自己的合伙人以及投资人。2015年底,刘盼这个团队基于中国传统包点工艺,融合地方特色美味,通过互联网产品思维打造的新型包子餐饮品牌——四川包村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成都亮相。
产品命名创新融入互联网基因
“包村长”首家店铺获300万天使投资
“我们的产品命名具有互联网基因,根据包村长的品牌定位——源于农村,小人物大梦想,所有的产品均有农村的味道,更接地气。”刘盼兴奋地说,开业当天有着全新“LOGO”标志的包点店,选用生态健康的绿色食材,用传统工艺手工精制的包点,一经推出颇受顾客追捧,当日的营业额突破4000元。而“村长马蹄鲜肉包”、“翠花酸菜包”、“嫂子酱肉包”、“吃完早餐去奋斗”、“人有多大胆锅有多高产”等新奇词汇成为了成都八里小区居民的谈资。
为了便于区别传统包子铺,刘盼发挥研究生所学特长,专门为“包村长”店面制定了5S标准化管理,所有物品都有标定的储物区域。“我们研发了独特面粉以及馅料,制作的包子褶子数量严格控制为14-16个,出产一律净重100克。”刘盼表示,捏好一个包子容易,但他要做的是在保持包子口感的同时,实现标准化与流水线作业,要比其他包子铺更有特色,更具逼格。
生意火了,“包村长”也引来了上门寻求加盟的创业者。眼见时机成熟,刘盼采取直营店和加盟的方式向外扩张,面向全国各地开设分店和发展加盟商。刘盼透露,包村长首家店开业后便获得鼎丰资本天使投资人300万的投资,目前已有近20家客户和包村长签约。2016年3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华人教授看了刘盼的创业事迹,颇为感动,更是特意回国考察包村长,满意后表示后期将包村长推向澳洲国际市场。
“我要让包子飞遍全国,在各省都有包村长的连锁店!”谈及未来,刘盼信心满满,“我们会坚持以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门店连锁管理的模式,先以四川和重庆为重心,以成都为核心,以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和北京等地布点,稳步推进全国市场。争取3-5年内,实现公司在新三板上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