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爱和平课件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爱和平课件

时间:2021-03-05 17:37:47 六年级 我要投稿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爱和平课件

  思想品德,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及道德品质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爱和平课件 ,欢迎阅读。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爱和平课件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情感:

  1.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

  2.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行为:

  1.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

  2.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具准备

  1.课文录音。

  2.录像带(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3.投影胶片(讨论题、战后景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知道当前世界上哪里还有战争吗?

  2.投影(战后景况)。

  提问:你们看到这战后的景况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我们看到战后到处是一片废墟,尸横遍地。无辜的儿童成了孤儿,在那里啼哭。我们感到这情景十分悲惨,为他们难过。

  我国河南省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她渴望和平,憎恶战争,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学习课文;分析明理

  1.听录音,看课文。

  2.提问:

  (1)小女孩为什么给许多国家元首写信?

  (2)小女孩的信为什么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

  小结:小女孩给这些国家元首写信是为了促动他们用自己的权力制止战争、扑灭战火。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强烈愿望。她的愿望受到了许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说明世界人民和我们一样希望和平,反对战争。和平是人类的共同心愿。

  板书:世界人民期望和平

  3.了解战争对中国的创伤。

  (1)过渡语: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创伤,中国人民饱受太多的战争之苦。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大家都知道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又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华北,同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2)放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小结:看到我们的同胞,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我们心如刀绞,愤慨万分。但是,在战争中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4.提问:你看过哪些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电影或书籍?说说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事例。

  小结:同学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情况了解得还比较清楚。侵略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了生命,流离失所,使无数的孩子成了孤儿,在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

  5.介绍白求恩、宋庆龄的事迹。

  (1)过渡语: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争取和平,制止战争,奋斗了一生,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2)提问: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做事要负责任”一课时看的录像“手术台就是阵地”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3)提问: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这样做?

  (4)宋庆龄奶奶为什么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小结: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伟大的和平使者宋庆龄奶奶,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善良的人,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努力奋斗了一生。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应为维护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辨析讨论.指导行为

  1.投影讨论题。

  有人说:“既然我们反对俄争,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有军队,还要加强国防建设?”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小结:热爱和平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帝国主义还存在,还有极少数的人侵略本性不改,总想发动战争。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迎击敢于来犯的敌人。为此,就要有人民的军队,用强大的国防来保卫我们的祖国,防止敌人的侵犯。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和平,使我国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开展“我们渴望和平”的活动。

  从最近的报纸和电视中了解国际间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就感兴趣的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同学们都很关心国内外大事,所以了解了许多国际上近期发生的大事。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外国元首也不断来华访问,我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这说明我们的国家、人民热爱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