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 篇1
一、快乐读文我来答。
1、每年的( )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2、( )省( )市( )镇,据说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3、课文是按照( )、( )、(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 )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语段阅读。
(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 ) 有人告诉我们 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1、给第二句话加标点。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短文先描写了潮来时的( )如( ),有描写了潮来时的( )像( )。同时从侧面间接描写了人群,( )、( )这两个词语突出了钱塘江大潮带给人们的强烈震撼。
(二)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作者按( )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声音。从( )、( )、( )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3、划线部分的句子是( )句,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的气势。朗读时应把( )、( )、( )、( )这几个词语读重音。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 篇2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雷霆( ) 艨艟数百( )( ) 罗绮( )
僦赁看幕( )( ) 渡万仞( ) 如履平地(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方其远出海门 ⑵仅如银线
⑶吞天沃日 ⑷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⑹随波而逝
⑺珠翠罗绮溢目 ⑻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 )
⑵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 )
⑶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 )
【综合练习】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解释词语(2分)
鲸波
心寒
2.翻译(2分)
而旗尾略不沾湿。
3.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及农历等常识来看,“既望”指的是哪一天?( )(2分)
A.初一 B,初五 C.十六 D.二十
4. 文中从听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是
5.文中从视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先用比喻写潮水的变化,初时 ,后如 ,又用夸张手法写出白浪滔天景象。此句是 。
6.文中写弄潮儿挺立潮头,搏击巨浪的奇观,用了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句子是 。
【拓展练习】
一.阅读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②,号焉。有渔者以舟行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③,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人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④,舟薄于石而覆⑤,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观潮阅读答案
[注]①济阴:济水南岸。贾人:商人。 ②浮苴:水中浮草。 ③巨室:世家大族 ④吕梁:地名。 ⑤薄: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覆:翻,这是指翻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贾人急号曰 号:
(2)予尔百金。 予:
2.选出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有渔者以舟行往救之:有个打鱼的划着船去救他
B.我济上之巨室也:被我救上岸的人很多都是大户人家
C.渔者载而升诸陆:渔夫把他拉上船后,就自己跑上岸去
D.立而观之,遂没:站在岸上观看的人,也慢慢的被水淹没
3.按要求填空。(4分)
(1)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
(2)与“舟薄于石而覆”相呼应的语句是
(3)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
(4)渔人见死不救的原因是
4.选出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项(有几项选几项)( )
A.本文记叙了一巨商不讲信用,许百金而酬十金,最终逃脱不了灭顶之灾的.事。
B.本文揭露了商人奸狡巨猾,许金不酬,同时也讽刺了渔夫见利忘义,贪得无厌。
C.本文借一巨商翻船落水求救的故事,批判了渔夫的唯利是图、乘人之危。
D.这则寓言讽刺了只重钱财、不守信用的商人,告诫人们“言必信,行必果”,而不能出尔反尔,失去信用。
E.本文写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贾人许金不能酬,说话不算数;渔者财迷心窍,见死不救。
5.翻译句子
(1).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2).是许金不酬者也 。
二.作文
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北京一位大学教授说:“我小时候读过一篇童话,它影响我一辈子,那就是《海的女儿》,我被那种献身精神深深感动,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予’……”
亲爱的同学,你学过的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文学作品,至于语文课本外的文学作品就更多。哪一篇课文或哪一本文学名著令你感动,激起你感情的波澜?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围绕“文学的启迪”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要写出真实情感,不说假话、空话。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③全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略
2.(1).指潮 (2).几乎,将近 (3).用水淋洗 (4).年 (5).穷尽 (6).消失 (7).满 (8).高
3.(1).比喻、夸张 (2).引用、比喻 (3).比喻;夸张
【综合练习】
1.比喻巨大的波涛 此处指心中害怕恐惧。
2.但旗边几乎一点没被沾湿。
3.C
4.大声如雷霆
5.仅如银线 玉城雪岭 际天而来 吞天沃日
6.而旗尾略不沾湿
【拓展练习】
1 . (1)呼号,大叫 (2)给,给予
2.A
3.(1)今 (2)渡河而亡其舟 (3)认为渔夫不应一下得那么多钱 (4)贾人许金不酬(商人说话不算数)
4.A D
5.(1)你是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获能有多少? (2)这个人就是许诺给别人金钱却不给的人。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 篇3
我认真阅读,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15分)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原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逐渐(),(),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___而____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景象。(请用√划出来)
3快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你一定行!
渐渐()抖动()好像()飞跑()
4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______。(只填序号)
①所看到的景象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
5读了以上文段,我想说说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 篇4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4分)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2)人物略不相睹略:
(3)皆披发文身文: (4)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浙江之潮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B.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则一舸无迹
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海涌银为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小题3:请将文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写观潮人数之多,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农历十六 (2)一点点 (3)画上文彩 (4)高
小题1:D
小题1:只有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小题1: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成为/被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了解侧面描写的特点,分析其手法作用。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 篇5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吴儿善泅者数百 善战,吾请无攻宋矣
D.皆披发文身 与儿女讲论文义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还有骑在马上在水面舞旗、举枪、挥刀的,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只有“敌船”被火焚烧,随波飘去。
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是一席之地也没有空下来的。
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
B.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C.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4.文中所写的“京尹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两部分内容似乎偏离了文题“观潮”,针对这种说法,清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C
4.反对的观点:衬托“潮”的壮观,丰富“观”的内容
赞成的观点:偏离描写重点“潮”,有离题之嫌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 篇6
农历八月十七的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妈妈风尘仆仆地来到海宁盐官镇观看钱塘大潮。
中午12时,我们来到了长长的大堤上。看那江面,水天一色,苍苍茫茫。再向江口望去,那里的江道像一个大喇叭,头大身子小。此时的江面风平浪静。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大潮的到来。12点11分,忽然传来一阵阵唰唰的声音,好像在下雨,我感到十分惊奇,又非常疑惑,连忙向喇叭口看去,只见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银白色的线,那白线慢慢地、慢慢地变大、变粗,过了一二分钟就把江水拦腰截断了,像一条玉龙锁住了江面。
忽然,那条玉龙被斩成了好几段,不断往前推进,一会儿又汇合在一起,潮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喇叭口。我拿起望远镜,对着潮头看:那大潮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饿虎饿狼,咆哮而至。大潮掀起的浪涛足有几米高,像一堵小墙,轰轰隆隆,汹涌澎湃,气势壮观极了!
潮水的速度真惊人,转眼之间,离我站的大堤只有几十米了。此刻,那玉龙扭动着身子呈S型向前挺进,轰轰轰,它口吐着白色的泡沫,势不可挡,忽然,一声霹雳,玉龙像发了疯似的腾云驾雾,翻滚狂吼,向我们扑来。刹那间,那浪峰冲到我眼前,其势像要吞没整条大堤。接着,它又很快地向西面飞奔而去,波澜壮阔直指杭州。不一会儿,白色的巨龙已经消逝在灰色的天幕中了。
啊!多么雄伟!我呆呆地望着江面,在心中惊呼。
潮水过后,水流湍急。我完全被海宁潮的气势所惊呆,难怪古往今来有那么多诗人为它赞叹不绝!
阅读题:
1.钱塘大潮究竟是什么样的?请你在熟读本文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幅壮观的图画。
2.读句子,回答问题,再仿写一个句子。
那大潮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饿虎饿狼,咆哮而至。
(1)这句话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仿写句子:
3.文中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
4.你读了此文后对钱塘大潮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试着思考一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应怎么定位?
5.本文写出了钱塘大潮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特点,试着想一下你周围的江河、湖海有什么特点,然后紧紧围绕这一特点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1.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2.(1)把大潮比喻为千军万马。
(2)略
3.从侧面渲染了钱塘大潮的壮观。
4.与自然应和睦共处,人类不能再盲目征服自然了。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相关文章:
4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08-16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课堂练习题03-20
《观潮》同步练习题(四年级上册)08-16
观潮课堂精选反思04-05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练习题03-0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练习题03-20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题03-2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练习题03-20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同步练习题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