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通用7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时间:2023-04-13 14:54:44 泽滨 高一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通用7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通用7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感情。

  ⑵ 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⑶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2、过程与方法:

  启发讨论型、朗读体会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2、赏析诗歌艺术特点:

  ⑴ 是借叙事抒情。

  ⑵ 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反复诵读,体会诗的感情。

  2、找出诗中的意象,有何艺术特点。

  二、导入新课

  请大家想想母亲每天都为你和一家人做了哪些事情,一年到头都为家里做着什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检查预习

  分别请学生自由朗读、范读和齐声朗读。

  四、分析全诗

  1、点拨研讨作者的思路:

  明确:

  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2、朗读研讨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概括主要内容:突出我与大堰河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着重体会第三小节:

  ⑴ 景物描写的意境。

  特征:凄凉、衰败、荒寂。

  ⑵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反复的作用: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怀念之情。

  3、点拨研讨第二部分:

  第四小节多组镜头以排比句式组合在一起,用反复的手法突出“抱”、“抚摸”的动作的表达效果?

  明确:增强了语气,丰富了内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大堰河慈爱、勤劳的形象。诗人回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中心描画了8个生活镜头,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深切的母爱。

  第5、6小节:

  ⑴ 点拨讨论:回到生母家中的我的生活是富足豪华;但我的心情是忸怩不安,请谈谈其中原因。

  明确:仅有物质生活但没有爱。

  ⑵ 研讨诗人如何借助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明确:鲜明的对比更能显示大堰河家是贫穷的,但充满了爱;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爱。想起这些,诗人心里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第7小节:

  大堰河在忙碌、贫困的生活中为什么总“含着笑”?

  明确:大堰河纯朴、宽厚,命运悲惨但很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过多的祈求,诗人对大堰河既赞美又同情。

  朗读研讨第8小节:

  ⑴ 用一个词概括本节内容:

  明确:深爱。

  ⑵ 点拨讨论:诗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⑶ 点拨讨论:为什么说大堰河的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这是大堰河对乳儿的祝愿,期盼乳儿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满。由此可见大堰河内心世界丰富美好。

  4、讨论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

  明确:紫色象征高贵,“紫色的灵魂”,热切地赞颂了大堰河高贵美好的心灵。

  五、艺术特点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六、疑难解决: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这首诗的主题解读,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方法渐渐过时,至少已经不是惟一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众多方法之一种。但是,是否可以因为它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做出来的,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七、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艾青的诗篇《我爱这土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板书设计】

  悲苦、低微的身世

  第一部分 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怀念、痛悼

  雪─→想起大堰河

  贫穷、繁重的家务劳动

  对乳儿无私的爱

  第一部分 “我”离开大堰河 眷恋、感激

  “新客”扭捏不安

  到“我”家帮工

  深爱乳儿

  临死时一家人的悲痛

  第三部分 殡葬(死后凄凉) 同情、控诉

  家庭悲惨遭遇

  呈给她的赞美诗

  第四部分 直抒崇敬、爱戴之情 讴歌、赞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篇2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诗歌语言的鉴赏力,感悟母爱、亲情。

  2、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排比、反复等手法的运用。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关于母爱的诗歌例如《游子吟》等导入。

  “他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二、速读全诗,把握诗歌写作思路和情感

  教师提示: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由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献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三、具体研读、赏析

  1、第一部分:

  重点是反复诵读体会第三小节,思考:景物描写的特征是什么?诗中反复的运用有何作用?揣摩朗诵的声调。

  2、朗读研讨第三部分,重点是第四节:

  ⑴ 朗读并找出此节中的生活镜头。

  ⑵ 讨论,多组镜头以排比句式组合在一起,用反复的手法突出“抱”“抚摸”的动作有何效果?

  ⑶ 请同学们想象描述大堰河的双手形象。

  ⑷ 学生回忆自己母亲双手的形状,说一说生活中感到母爱的细节。

  ⑸ 读第五、六节,思考作者写两个家庭的不同,有什么写作目的?

  ⑹ 读第七小节,思考大堰河生活忙碌但贫穷,为什么总是含笑?

  ⑺ 读第八小节,让同学们诵读并概括本节内容,找出大堰河对乳儿深爱的细节,讨论写大堰河之梦的作用。

  3、研读第三部分:

  ⑴ 师生共同朗读文本,反复揣摩声调与节奏。

  (抑郁、哀伤、沉重、缓慢)

  ⑵ 第十节中大堰河的坟墓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⑶ 让学生用憎恨的语气朗读第十一小节,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教师指导。

  4、鉴赏体会第四部分:

  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

  四、小结

  本诗的影响。

  五、欣赏朗诵磁带,最后一次感受课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领会“大堰河”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3、品味本诗精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本诗精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作家作品(可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后上台讲解)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1 9 1 0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抚养。 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他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请同学们自读全诗,说说作者的情感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第一部分(1~3节)怀念,痛悼

  第二部分(4~8节)眷念,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赞美

  四、深入研究,体会构思特点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他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敬。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3节,感情最强烈,语句却最少。

  五、教师有感情地范读,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做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朗读,对诗歌的层次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七、布置作业

  课外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这一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语

  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而儿子对母亲的依恋,对母亲的倾诉,对母亲的追思,听来一样叫人荡气回肠。母亲脸上偷偷抹去的泪花,对儿子乳名的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飘动的白发,哪一个做儿子的不会刻骨铭心?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所以不朽,就在于它把母子的心灵传递描慕得如此撼人心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艾青的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朗读、研讨第一部分

  问: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些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

  问: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答:凄凉、衰败、荒寂

  问: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

  答:低沉、舒缓

  (请学生朗读,点评)

  三、朗读、研讨第二部分

  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答: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问: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家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答: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们联想一下自己,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描述一个细节。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说得很好!母爱是真挚的、博大的',同学们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堰河。

  正是这微不足道的细节才更能让我们感动。

  问:“我”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过上了富足、豪华的生活,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为什么会这样?

  答: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同学读4 、 5 、 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问: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答: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问: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但是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答: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

  总结:这部分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变化不定。朗读时也要随之节奏多变,构成变化多端的旋律。

  (学生读7 、 8 、 9三节,读出祝愿,充满希望、憧憬的感觉)

  四、朗读、研讨第三部分

  问: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

  答:微薄的葬礼。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样有对这个社会的憎恨之情。

  (学生朗读,这部分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最后要读出憎恨之情。)

  五、朗读、研讨第四部分

  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观点一:紫色是悲哀、不幸或伤痛、死亡的象征。

  观点二:紫色应是高贵的象征。

  观点三:“痛苦”和“高贵”不矛盾,灵魂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学生自由发言,答案不尽一致,但只要有闪光点,教师都给予肯定和赞许)

  答:这首热烈、深沉的颂歌,不仅仅呈给大堰河,还呈给干千万万的大堰河,也是呈给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

  总结:这部分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因而要节奏强烈,旋律加快。最后一节,诗人的感情已走向高潮,朗读时也应热情奔放,把火山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学生朗读)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整首诗通过一组组意象的排列,写了大堰河凄苦一生的片断,构成了由悼念到感激到控诉再到赞美的跌宕旋律,表达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2、引导学生通过典型细节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勤劳、纯朴、善良。

  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重点:

  1、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学习的重点;

  2、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一、分组轮读全诗。(10分钟)

  二、研读语文必修1《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14—16和语文必修1《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7—8,并自主完成1—6题。(14分钟)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自怨自艾()火钵()冰屑悉索()

  团箕()忸怩不安()炖肉()

  关云长()碾了三番()荆棘()

  天伦叙乐()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酱碗抚摸凋花扭扣B、棺材叱骂漂泊咒语

  C、菜蓝辉煌凌侮凄苦D、青苔虱子围裙瓦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他,常________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在师傅和地主的________声里过着日子。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________。

  A、悄悄叱骂凌侮B、静静叱骂欺负

  C、悄悄责骂凌侮D、静静责骂欺负

  4、填空。

  艾青是________年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抒情短诗和长诗________、________,情思浓郁地表现祖国、民族、人民的苦难,愤怒诅咒现实的黑暗,________;艺术上,他注重诗歌鲜明的形象性、________和语言的明快与含蓄的结合,他的诗歌具有沉郁、雄浑、朴素、隽永的艺术风格。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大量描述了大堰河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场景。

  B、这首诗通篇使用比喻。

  C、“我”看到自己家里那些豪华的陈设时,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

  D、这首诗叙事过多,减弱了抒情的力量。

  6、关于大堰河的形象,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是一个感情麻木的劳苦人。

  B、她穷苦、善良,给予了“我”母亲的温情。

  C、她是那个时代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

  D、她一生辛勤劳作,却无力改变自己悲苦的命运。

  (答案见幻灯片5)

  教案(教学过程)

  一、分组轮读全诗,概括每节大意,明确诗人感情变化的线索。(10分钟)

  1—3组读1—3节、9—11节,4—6组读4—8节、12—13节。

  (答案见幻灯片2—4)

  二、问题探究,分工合作(10分钟)

  1、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P14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这首抒情长诗中有许多叙事成分和细节描写。试找出几例,说说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所起的作用。(P14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3、这首诗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多个诗节的首尾重复。反复朗读有关诗节,揣摩其表达效果。(P14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答案见幻灯片6—10)

  四、点拨评价(2分钟)

  练案

  五、练习检测(5分钟)

  根据诗中的细节描绘,发挥想象,给大堰河填写一份“档案”。

  属相:

  血型:

  体型:

  健康状况:

  人生信条:

  (幻灯片11)

  六、课后作业:《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8[自我检测]第一大题1—5小题。

  教后反思

  学案(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一、欣赏声像资料范读(MediaPlayer课件配乐朗读)。(10分钟)

  二、研读语文必修1《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14—16和语文必修1《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7—8,并自主完成1—7题。(14分钟)

  阅读与品味

  阅读下面两段诗节,完成1—7题。

  (一)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1、大堰河的“梦”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她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反复说“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九节中,写大堰河的家人对死的反应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4、这一诗段的叙事中心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定语多用数量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

  (答案见幻灯片13)

  教案(教学过程)

  一、欣赏声像资料范读(MediaPlayer课件配乐朗读)分,进一步体味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10分钟)

  二、问题探究,分工合作(10分钟)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3、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答案见幻灯片14—16)

  四、点拨评价(2分钟)

  练案

  五、练习检测(5分钟)

  请从你的生活中摄取一个最打动你心灵的真情片段来赞美你的母亲。

  (背景材料见幻灯片17—23)

  六、课后作业:《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8[自我检测]第二至六大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篇5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2、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想要解读这首诗,我们就必须了解诗人的身世。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旧社会的童养媳都是悲苦的,连一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他们村子里就有许多童养媳,都像大堰河一样,用出生的村庄的名字代替她们的名字。

  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这个女孩子从小嫁到畈田蒋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一手把纸钱的灰,用几把稻草盖一盖棺材,旁边也围点稻草,就算是一个坟墓。

  二、磁带诵读。

  三、这种诗其实浅显易懂,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对养母的爱)

  1、具体讲解,理解全诗,学生一段段诵读。

  2、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她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岁就“含泪的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3、课后练习。

  四、分析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这首诗的主题解读,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方法渐渐过时,至少已经不是惟一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众多方法之一种。但是,是否可以因为它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做出来的,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五、引申。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

  大家可能觉得这类题材离你们生活比较远,但事实上远吗?我们班不乏农村孩子、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大家的身边肯定有许多像大堰河一样的勤劳、善良、贫穷的人;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诗人艾青这样有着博大爱心的人。就算是城市的学生身边也是有这种人的。只是大家都习惯忽略。我们人,都是习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拥有的可贵。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象我,也经常后悔。

  编教材的人呢,把这首诗放在这里,就是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大家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远的不说,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妈妈。天底下只有母爱是最理所当然的,也是最无私的,大家可能现在还体会不出来,我只希望大家偶尔可以想想,然后把感动埋在心中。

  我们一起看看这几组画面。

  1、月黑风高之夜,我高烧39度,母亲用大衣把我裹紧,然后抱着我就出了门。外面狂风大作,我隐隐感觉到母亲打了个寒颤。一路上,母亲深一脚浅一脚,有好几次打了趔趄,差点摔倒。我听到了母亲那急促的呼吸和剧烈的心跳。

  2、冬天,晚自习放学后,我一身疲惫地回到家,站在门口等候的妈妈把我迎进屋里,然后打开取暖器,说:“丫头,你先暖和暖和,我去给你热杯牛奶。”不一会儿,妈妈端来了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我接过牛奶捂着手,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3、冬天晚自习回家,妈妈总是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给我捂上半天。然后给端来一碗香喷喷的面条。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妈妈笑了。她边笑边说:“慢点吃,别噎着。”

  4、中午12:30,我要午休,但下午2点钟就得上学,妈妈说:“儿子,你放心地睡吧。我给你看着表。”一觉醒来,我一看床头的闹钟,才13:20。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于是我悄悄地起床,看见妈妈坐在外间的沙发上打着瞌睡。妈妈手里拿着表,强撑着,不一会,她的头低下去了,睡着了。又过了一会,墙上的大钟敲了一下,妈妈被惊醒了,她急忙睁开眼睛看表:“哟,都1:30了,儿子快起床!”我看着妈妈,鼻子酸酸的。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把握诗中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

  2、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

  2、难点:

  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较难捉摸。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

  二、播放朗读录音

  三、课文分析

  1、提问:根据诗人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些什么?诗人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明确:

  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与我的关系。感情: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4~8〕: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格。感情:眷恋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感情: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感情:讴歌与赞美。

  诗,是十分讲求意象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所谓“意象”,用艾青的话说就是“纯感官的,具体化了的感觉”。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记事写人来抒发的,而这些事又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表现的,这一系列的意象又写出了人物形象。

  2、提问: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来写?

  明确:描写了一系列图景,有“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满青苔的石椅”,给人创造一种孤独、凄凉、冷落的意象。

  3、提问:在第二部分中回忆了大堰河对我的爱抚,作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爱的?

  明确:诗人不惜笔墨进行了铺排,先用8个排比句刻画出8个细节,这8个真切、动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写得非常具体、充分。还写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来衬托出大堰河对我的爱。大堰河为了生活,到地主家干活,劳动是极繁重的,作者用了6个排比句写出来,然而她却是“含着笑”,这表明她的勤劳与善良,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真正的母爱。又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的描写,有切糖、夸画、赞儿,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4、提问:在第三部分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写大堰河的葬敛之薄?

  明确:用了“同着……”五个意象,犹如五组电影的特写镜头,给大堰河这一勤劳、善良、普通农村妇女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也升华到了极致。这与前三段中通过塑造大堰河形象来进行抒情不同,作者抛弃了具体的叙述或描写,直接喧泄自己心中火山噴发似的激情。

  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时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艾青曾经多次说过:“诗人必须说真话。”他还说:“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别人的心。”这首诗正是依靠真情实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动人的意象,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这点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诗的再次学习,总结大堰河形象中的悲情因素

  2、细致揣摩诗句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挖掘诗歌的内涵和主题,而把握艾青的创作思想

  其中第2点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作深入挖掘

  第一单元收录的四首诗歌可谓各具特色,无论是诗作还是作者,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都具有着独树一帜的地位。所谓佳作,必然经得住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歌。

  2、朗读: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诗歌的最后两节。

  3、分析

  ①在诗歌的倒数第二节,作者将这首诗的性质定义为“赞美诗”。“赞美”一词包含着称颂和感谢,请同学们归纳出大堰河的哪些形象特点让艾青由衷地“称颂”和“感谢”。用一至两个词语概括。

  勤劳、朴实、善良、坚忍、宽厚、仁爱、平和等等。

  ②但这些特点并不是大堰河形象的全部,她的身上还包含着浓重的悲情因素,请同学们按照诗歌从头至尾的顺序逐一找出相关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她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却没有自己的姓名;

  她凭借一己之力苦撑整个家庭,也侧面表现出丈夫的缺位;

  她去世之后,家庭的破落;

  她操劳忙碌,无休无止;

  她深爱乳儿,但又无奈离别,更无福消受喜宴上的称呼;

  她心愿未了,却早逝人寰,乳儿也未能前来送终;

  她生前饱受丈夫的打骂侮辱;

  她的.丧礼,寒酸凄凉至极;

  她的丈夫,醉酒一生,也随后死去;

  她的儿子们,或落草为寇,或死于战乱,或备受奴役。

  ③大堰河,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位悲情的女性。对于命运,有这样一句话常被人们提及:“性格决定命运”。在她的这一幕人生悲剧中,性格是这个结局的主因吗?请列举属于性格原因的内容。

  ④去除与性格相关的内容后,教师将其他内容进行凝练概括。

  生而无名,劳而无获,壮而早逝,梦而无圆,死而凄凉,德而无荫。

  ⑤请同学分析以上悲剧深层次的原因,

  学生回答:歧视妇女,被剥削压迫,社会混乱,战事连绵,社会不公等

  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板书:

  赞 控

  个体 群体

  美 悲剧 诉

  性格 社会

  诗 书

  ⑦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寄予了作者对她、对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以及生活其中的人民深厚而复杂的情感。请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评论作者艾青的诗人情怀。

  4、小结

  引用冯雪峰的评论作结:“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在根本上就正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着的、本质上的诗人”。

  5、温故并齐声朗读初中课本中的艾青另一名作《我爱这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