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时间:2021-08-13 18:14:55 高一上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1、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学习中的重难点: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2、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正确评价理解人物形象。

  三、课前预习:

  1、温故而知新:

  《战国策》是 体史书。作者不可考,西汉 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共 篇,分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2、夯实基础: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今日往而不反者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卒起不意

  秦王还柱而走,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

  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 濡染(rú) 怯懦(ruò)

  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

  4、解释加点的.实词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非有诏不得上 ( 能够 )

  ②诚能得樊将军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得到 )

  ③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 果真,如果 )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的确,确实 )

  ⑤顾计不知所出耳 ( 不过、只是 )

  ⑥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 ( 回头看 )

  ⑦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 靠近 ),( 登上, 离开 )

  ⑧轲自知事不就 ( 成功 )

  ⑩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介词,被 )

  ① 使使以闻大王 ( 派遣 使者 ) ② 进兵北略地 掠夺,夺取

  ③至燕南界/至易水上 到,到达 ④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物

  ⑤愿足下更虑之 改变 ⑥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⑦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赠送 ⑧血濡缕 浸湿、沾湿

  ⑨比诸侯之列 并、列 ⑩愿大王少假借之 宽容、原谅

  ⑾被八创 动词,遭受;名词,伤。 ⑿左右既前,斩荆轲

  ⒀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 又前而为歌曰 ③ 乃朝服,设九宾

  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 使使以闻大王 ⑥ 箕踞以骂曰

  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6.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5)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四、课外延伸

  (二)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③使④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用做动词,成就功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年老无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繁殖)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取下)其环 (做耳饰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子仲,齐国的隐士)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下不治其家,中不索(求)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四》)

  1. 对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的“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A.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B.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C.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D.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A. 苟无民,何以有君? B.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3. 对“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B. 难道把卑贱的百姓放在前面,而把我们国君放在后面吗?

  C. 难道是先轻视我们国王而后再尊重他吗?

  D. 难道是把你们国君放在前面而后再尊重我们国君吗?

  4. 对“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平安无事吧?

  B.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吧?

  C.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没有生病吧?

  D.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没有生病吧?

  5.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得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

  B.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

  C. 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

  D. 赵威后认为齐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是因为齐王不重视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不能举贤任能,不在齐国提倡孝道。

  E. 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

  五、美文欣赏

  《刺 秦》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第四题参考答案:

  1. B 析:考查一词多义。

  使做名词时,当“使者”“使命”讲。

  使做动词时,当“让”“派”“出使”讲。

  “使”②与“者”字构成“者”字短语,是“出使”的意思。

  “使”③与“奉”连用,是“使命”的意思。

  2. D 析:考查词多义,多词一义,例句中的“以”与D句中的“以”都用在目的复句中,当“来”讲。

  3. A 析:翻译时注意语境。“贱”译成卑贱的,次要的。是形容词做名词用。

  4. B 析: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注意此句中“婴儿子”即“北宫之女”。

  5. B、C、E 析:考查筛选信息,把握文章要点。

  第一段写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情况,然后才问齐王是否健康,表现了她重视农业生产,重视人民生活的思想,认为这是国君治国的基础。

  第二段,通过赵威后问两个隐居的贤士是否任用,一个孝女是否“入朝”表达了她主张任用贤人,提倡孝道的治国思想。

【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05-19

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ppt08-14

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08-1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12-01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设计06-28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及答案08-16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08-16

高中必修一《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08-16

高一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05-19